2018-02-09 11:0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张桂辉

否极泰来月牙泉


鸣沙山

不久前,中新网关于敦煌的一则电讯,吸引了我的眼球:“随着一系列应急项目的实施和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渐近尾声,素有‘沙漠第一泉’之称的甘肃敦煌月牙泉,终于‘转危为安’,长时间保持在1.35米至1.5米之间的稳定水位,意味着其暂别‘消亡危机’。”电讯还配发一幅该社记者去年(2017年)8月拍摄的水草丰茂、泉水外涌,形成大面积积水的月牙泉的图片。

读着这则消息,我仿佛又一次来到了月牙泉。1999年暑假,在闽北一所中专学校任职的我,前往乌鲁木齐参加一个“专题研讨班”。研讨结束当晚,从乌鲁木齐乘坐火车前往敦煌。列车连续行进十几个小时,第二天早上睁开眼睛时,看到的还是戈壁滩。

上午10时,火车终于抵达敦煌站。虽历15个小时的旅程,大家并不觉得累,而是精神抖擞地前往心仪已久的莫高窟观光。下午4时,我们离开莫高窟,向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进发。途中,“地导”告诉我们,鸣沙山——月牙泉,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1994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因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又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 鸣沙山——月牙泉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

鸣沙,又叫响沙、哨沙或音乐沙,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受到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或滑落互动,众多沙粒在“运动”或“摩擦”时,产生“空竹”效应,发出“嗡嗡”响声的地方,这便是“鸣沙”。在中国,敦煌鸣沙山,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银肯塔拉响沙群、新疆巴里坤鸣沙山,并称中国“四大鸣沙”。

传说,鸣沙山所在地是玉皇大帝的一座宝库。为遏制人们的贪婪之心,这位最高神灵特命太白金星用黄沙淹埋。因为里面是空的,所以会产生响声。还有另外一种传说——汉代时,汉朝军和匈奴军队交战,难解难分之时,大风突起,漫天黄沙将两军人马悉数埋入沙中。后来人们听到的响声,就是两军的拼杀声和战马的嘶鸣声。

敦煌鸣沙山的形成,已有3000多年历史。东汉《辛氏三秦记》:“河西有沙角山,峰愕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躇。”这里“沙角山”,即为敦煌鸣沙山。魏晋《西河旧事》说:“沙州,天气晴明,即有沙鸣,闻于城内。人游沙山,结侣少,或未游即生怖惧,莫敢前。”《元和郡县志》载:“鸣沙山一名神山,在县南七里,其山积沙为之,峰峦危峭,逾于石山,四周皆为沙垄,背有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随足颓落,经宿吹风,辄复如旧。”沙子下滑山底,一夜之间,却单凭风的力量,就把它们“搬回”山上,恢复原貌,委实令人称奇。

登山道

那天下午,我先是站在鸣沙山下静观,发现鸣沙山与月牙泉,如影随形,相映成辉。虽已日薄西山,许多游客仍兴致勃勃,爬上鸣沙山顶端,坐上木竹构置的“滑具”,向山脚快速滑去。已是“奔五”的我,受到感染,决意“聊发一次少年狂”,也爬上鸣沙山巅,排队等候“滑具”。此时,但见远方一支驼队驮着游客,成一字儿,在沙漠上游哉优哉地巡游……

滑下鸣沙山,走向月牙泉。月牙泉,古称沙井,又名药泉,酷似一弯新月。“月牙晓澈”,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清代始得现名。月牙泉面积不大,池水不深,水质不清。导游告诉我,现在看到的月牙泉,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有文献记载,百多年前,月牙泉里还能跑大船。直至上个世纪60年代末,湖水面积仍有20多亩,最深处可达9米。

否极泰来。进入新世纪后,敦煌官方在实施禁止打井、禁止开荒、禁止移民等“三禁”措施的同时,推行系列生产生活节水及治理办法,着力进行拯救。2016年开工的月牙泉补水工程,总投资8100万元,是国务院批准的《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中的八大工程之一。通过回补地下水,月牙泉区域水位逐步抬升,泉水开始向外渗涌,水草又见丰茂,销声匿迹多年的敦煌土著鱼种——铁背鱼再现群游场景。预计到2020年,月牙泉水深可望恢复到2米,湖水面积不小于12亩。

保护环境,善待自然,得福的不仅是今人,还泽及子孙后代。月牙泉从“消亡危机”中走出,不单是月牙泉之福,而且是游人之福。

驼队

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