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洋文昌阁
沉 洲
中共闽西一大旧址——上杭蛟洋文昌阁
在中国楼阁建筑里,福建上杭蛟洋的文昌阁既非立地险要、高峻之处,周遭也没有庞大的建筑群相拥相环,外形外观无法与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楼阁相媲美,但它却底蕴十足,是道教所列的10大文昌阁里,唯一跻身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一座。
蛟湖村口的一块平地,透过路旁的行道树就能看见文昌阁。小广场的台基上,粉墙黑瓦赤柱葫芦刹顶,砖木结构的文昌阁坐西朝东,虽无巍峨堂皇之貌,但下部四方上部八角攒尖的玲珑造型,在其后山冈苍郁树林的烘托下,精气神俱存。
清乾隆六年(1741年),蛟洋傅氏先人为祈求四乡文化昌盛,在3条山溪汇聚之地,建起一座文昌阁。闽地素有多神共祀传统,文昌阁1至3层分别供奉孔子、文昌帝君和魁星等读书人顶礼膜拜的文化神祇。每年二月初三,四方文人绅士于此阁集会,祭祀祈祷,举行文会,吟诗作赋,蛟洋文昌阁遂成周边一带的文化中心。蛟洋傅氏族谱记载,此后,果然文才辈出,成为一方望族。
上杭属客家县,勤劳节俭是这个族群繁盛的基因之一。蛟洋立地偏僻,建阁是举一氏族财力的工程,还因为主阁玲玲,跨度不大,便采用南方应用成熟的穿斗榫卯结构,没用一枚铁钉和其他铁质固件。沿房屋进深立柱,并以数层直木穿通,组成一组组的构架。不用横梁,木柱直接承负上一层重量。如此不仅用料经济,而且施工简易,省钱省工省时。从主阁一楼正厅侧门转出,左右两侧及后部均有近两米宽的U型环廊式通道,一间间小厢房围拢着主阁,据说当年是供学子考试、宿读和南来北往文人的留居之用。
正厅中堂屏风后侧隐有木楼梯,在黯然的光线里拾级而上,很快,眼前亮堂起来。2层为方形神殿,朝东木门外挑出一圈回廊,建筑上叫悬臂梁结构,它省去了基台,在缺乏一边支撑的基础上,伸出多根木梁与周边建筑构件连接,荷重比较大、经济,还具有防震作用。在回廊上环楼阁走一圈,登高临远,近水远山皆收揽于目前,视野的开阔,让人心境顿时豪迈,难怪古时文人会因此诗兴飞扬。
靠在回廊的木栏杆上远眺,讲解员告诉我们,当地老人都说这里地势好风水棒,文昌阁造型像鹞婆(客家话老鹰),后来,对面山上建了座庵庙,有蛇形之状,香火渐旺,经高人指点,后人便在主阁两侧建起了外观相似、协调的附属建筑——单层的天后宫和五谷庙,为老鹰展开羽翅,平添威慑力。
上到3层,这里已变为八面开窗的八角形状。顶上的藻井被楼板封严,仅留有五六十厘米见方的一个活动口。讲解员说,过去是靠一架木梯爬上最顶层。为了保护,现在已不准随意进入。上头藏有一个罕见的秘密。
话说20世纪70年代,在维修这座建筑时,施工人员发现安全隐患。撑着屋面及葫芦刹的那根盈尺粗的中心顶梁柱,居然悬空,离楼板2厘米多。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立即派古建筑专家赶赴蛟洋,对整座建筑进行勘察测量,得出这样的结论:此为古籍上记载的“中心柱悬梁结构”,实属罕见。从古建筑力学而言,悬浮不定是为了更好地保持整座建筑梁柱间牵引力的相互平衡。
因为看不到实物,讲解员费尽口舌,我还是不得要领。好在一层有文昌阁建筑特色展板文图介绍。认真看后始知,所谓中心柱悬梁结构,在其上部还存在一种跨度空间的伞骨架结构形式,犹如撑开的雨伞一样,等距设置的横梁斜支杆呈放射状连接于中心柱,阁顶重量被均衡分解到梁柱结构之中,因为传力路线较短,省去了主梁、次梁,节省了材料,利用了空间。而且通过悬空柱的调节,还可以消化强风蛮力,保持整座建筑梁柱间牵引力的相互平衡。如此奇思妙想,让人无法不叹服两百多年前客家工匠高超的技艺水平。
从主阁一层侧门走下台基,左边是天后宫。旧时,蛟洋一带很多人去浙江、广州等地经商或闯荡世界,走的是水路,都得祭拜妈祖,保佑行船安全。天后宫为单层五凤楼宫殿式建筑,屋顶像5只彩凤,5对翅膀展翅高飞。由前后两厅、一天井、左右两厢房和右侧横屋组成。后厅为正殿,正殿屋檐斗拱精致美观。右边的五谷庙为单层歇山式建筑,由前后两厅、一天井和左右两厢房组成。如今,这里的前后两厅被布置成“闽西土地革命发展史”图片展,在这片红土地上,昔日的五谷庙与中国的土地革命神奇“联姻”,使人一时感喟欷歔。
辛亥革命废除了科举制度,1918年,蛟洋文昌阁请走了孔子、文昌帝、魁星君和妈祖、五谷神像,办起了广智小学,真正做到重文兴教,服务于乡人。1928年初,闽西地区以蛟洋为中心的北四区各级共产党组织成立,闽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之一的邓子恢到蛟洋文昌阁,协助创办平民学校和农民夜校,广泛发动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开展土地革命。从文绉绉的吟风弄月场所到融入了战火诗情,在那个被闽西民歌唱成“汀江两岸都红遍,红山红水红满天”的年代里,蛟洋文昌阁完成了它的深刻蜕变。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可别小觑外观古朴寻常的蛟洋文昌阁,它成就了中国的一件大事,因此载入历史。
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第2次入闽,盈月后,已经初步建立了以龙岩、永定、上杭3县为中心的闽西革命根据地。蛟洋革命风云如波涛汹涌,土地革命斗争的烈火愈烧愈烈,为了进一步促进革命形势的发展、解决土地革命战争中日益突出的问题,闽西临时特委根据红四军前委的建议,决定1929年7月在蛟洋文昌阁召开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总结闽西土地革命斗争的经验和教训,制定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方针和路线。红四军前委派毛泽东、谭震林、江华、蔡协民、曾志等5人代表红四军出席大会。
蛟洋文昌阁正门的花岗岩门梁上,镌刻着“凤起蛟腾”的横批,寓意文才辈出,如凤凰腾空而起,似蛟龙翻江倒海。当年,以红四军特派员身份前来指导大会的毛泽东目击这四个字,会是怎样的一番心潮起伏呢?
毛泽东住在蛟洋文昌阁一楼厢房,他修改、审定了由邓子恢起草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政治决议案》以及关于土地问题、苏维埃政权、妇女、共青团等决议案。1929年7月20日,50多位代表在2楼正式召开中共闽西“一大”,邓子恢代表闽西临时特委作工作报告后,毛泽东也作了重要讲话。事后,据参加会议的邓子恢、张鼎丞回忆,在毛泽东指出闽西党组织今后的任务是巩固和发展闽西红色根据地时,他问与会代表:能不能巩固?大家高声回答:能!紧接着,毛泽东追问道:有什么条件?看会场一片寂静,毛泽东这才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实现这一任务的6个有利条件:一、闽西根据地已有80万群众,经过了长期斗争,而且暴动起来了;二、闽西各县有了共产党,这个党与群众建立了亲密的联系;三、闽西各县已建立了人民武装——红军、赤卫队;四、闽西的粮食可以自给;五、闽西处于闽粤赣3省边界,山岭重叠,地形险阻,便于与敌人作战;六、敌人内部有矛盾,可以利用。
毛泽东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与会代表斗争的信心,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其后,中共闽西“一大”通过的《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点燃了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在不到一个多月时间里,根据地的群众被广泛发动起来,土地革命如火如荼展开,大约有80万贫苦农民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地主、豪绅的田契烧完了、田分完了,农民家里堆满了收成的谷子,欢天喜地。这不仅奏响了闽西苏区土地革命的壮丽诗篇,还对其他革命根据地乃至解放后的土地改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史上的典范。而且,在后来20年尖锐复杂的形势里,龙岩、永定、上杭一带大约20万亩“苏区”时期分得的土地始终保留在10多万的农民手中,在白色恐怖包围的环境里,堪称20年红旗不倒。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与张鼎丞、邓子恢等一起领导军民坚持3年游击战争的谭震林,这样评价闽西的保田斗争:“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当时,闽西革命根据地星火燎原的形势,使毛泽东因红四军“七大”落选前委书记之职的阴霾情绪一扫而空,3个月后,他饱蘸激情写下的一首诗词,表达了对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高涨热情:“……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那一年,蒋介石对闽西革命根据地实行“三省会剿”,闽西“一大”提前闭幕。7月29日,陈毅、朱德赶往蛟洋,就在文昌阁举行红四军前委紧急会议,研究、部署粉碎闽粤赣敌人会剿的策略。会后,陈毅取道漳州,转赴上海,向中央汇报红四军的实际情况,后来带回了中共中央著名的《九月来信》,毛泽东重新回到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这次紧急会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党指挥枪”的古田会议的前奏曲。
从这个意义上说,地处僻地的蛟洋文昌阁,虽然不是什么恢宏雄伟的建筑,但它内涵深厚,犹如璞玉一般,内敛通透,应该更红更火,蜚声华夏。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上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