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1 15:5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张锦才

我看世博



东方之冠——中国馆




等待参观的群众队伍


自从5月1日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幕以来,“看世博”成了热门话题。熟人见面,免不了要问,“去看世博了没有?”去过的人大谈各种见闻,未去的人多数表示要择日前往。笔者动作迟缓,直到9月底才得以成行。

圆梦之心看中国馆

来上海之前我说过,别的馆多看一个少看一个都行,唯有中国馆非去不可,一定要看。谢天谢地,这话终于没有成为空话,参观后有一种圆梦的感觉。

中国馆的造型为红色斗冠,人称“东方之冠”,是上海世博会的象征性建筑。台湾知名作家李敖亲切地叫它“阿斗”,说是游完世博,最喜欢的还是“阿斗”(中国馆)。

这座充满东方神韵的红色宫殿,通过媒体尤其是电视台的不断宣传,已经在人们的脑海里深深打下了烙印。但是,亲身体验与观看影像毕竟不同。因此,当我伫立在馆前抬头仰望时,不禁被一种气势所震撼,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宏伟与壮观。

走进馆内,乘电梯直上12层,从那里开始了参观中国馆的行程。

整个中国馆分三个单元,人们最先看到的是“东方足迹”,那里用实物、图片与数字,生动而形象地介绍了“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中国城市普通人家的生活情景,它从一个側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可谓事实胜于雄辩。

走过这些普通人家的展区,走过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城市(沙头山)的沙盘 ,眼前出现的便是无数观众都想一睹为快的高科技制作下的《清明上河图》。

一般而言,中国观众对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是比较熟悉的,但过去所欣赏的是纸上的画,再生动也是“死”的。现在,这幅画不仅“变”大了,占据了长长的几十米墙面,而且画中的人物、车马、舟船,等等,都“活”了起来,甚至汴河的水也在流动,观众惊叹连连,大呼过瘾。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那是几个人在河边观鱼,有的手舞足蹈,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弯腰探视,很有生活情趣,这是静画所难以表达的。我还注意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原来只画白天,如今馆里放映的,却有白天与夜晚的两个版本。白天城里城外,到处是繁忙的商业活动,还有北方来的骆驼队进城,夜间则是“灯红酒绿”的市井生活。这个处理,更全面地反映了当年汴京的真实情况,无疑值得称赞。可以说,高科技演绎下的《清明上河图》,给国宝注入了新的元素,使之焕发更大的魅力,既让外国朋友惊奇,也让中国人大开了眼界。

走过流动的《清明上河图》,进入了第二单元——寻觅之旅。展馆的介绍称,这里将以古今对话的形式,让参观者感悟中华民族在城市规划与营造中的智慧与传承。

怀着浓厚的兴趣,我与众多的参观者一起,乘坐轨道车前行,先是穿过一道道古城门,秦汉唐宋元明清,由远而近,历史一闪而过。接着看到的是古代的各种桥梁,听到的是对中国桥梁史的介绍与赞美。两边的大屏幕则出现各式各样的现代桥梁,如跨海大桥、斜拉桥,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桥梁建筑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过了桥,眼前是一片斗拱柱的“丛林”。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重要而独特的元素,用它来作为中国建筑的象征是再合适不过了。闻名遐迩的“东方之冠”,其设计者的灵感很可能就来源于此。斗拱之林的周边,是现代化都市建筑的影像,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我想,把上述这些不同历史的东西置于一起,应该就是古今对话了吧?

“寻觅之旅“的尾声是园林建筑,小巧的凉亭,曲径通幽的回廊,精美的太湖石,完全是一副中国气派。而今,在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这种园林式的街头小公园与日俱增,它体现了对普通市民的一种人文关怀。

第三单元是“低碳行动”。这里,用一系列的事实发出警告,由于各种人为的原因,我们的城市已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更多的展品在于证明,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正在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减少碳排放;全国人民响应政府的号召,也在积极行动之中。看过这一单元,我与众多的参观者一样,既充满希望,也增强了信心。

走出中国馆,华灯已上,世博园区五光十色,一片灿烂辉煌,参观的人流四处涌动,正是方兴未艾时。放眼望去,各国各地区各组织的展馆异彩纷呈,显得更具魅力,特别是中国馆“东方之冠”,光芒四射,红透了天,令人叹为观止,而世博轴上的霓虹灯,红黄绿蓝紫,来回变幻,也相当精彩,难怪人们说,看世博,晚上胜过白天。笔者今天到此一游,方觉得此言不虚。

走马观花看外国馆

有句老话,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此次参观世博会,尤其是看外国馆,那么多,还要排队,时间有限,大多只能匆匆而过,说看热闹并不为过。但看热闹不是白看,因为从中也获得了感受,也有某些思考。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每个展馆都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用实物和影像加以表达,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但是,各个馆都有自己的特点,或馆的形状,或展品的布置,或举办各种活动,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那天看的是欧洲区,那里的建筑与展览所体现的是西方文明——从古希腊、古罗马直到今天。

芬兰馆的大厅为圆形状,上面无遮无盖,抬头仰望,但见蓝天在一圈白墙之上,深邃幽远,给人以无穷无尽的遐想。馆内有位“铁匠”模样的人,为参观者“锻造”留有展馆外形的“硬币”,收取的“工本费”是人民币20元,我家女儿也排队购得一枚。

英国馆的造型非常特别,外表像一只刺猬,身上长满令人生畏的“刺”,其实它是由6000只纤细的亚克力管所组成,白天迎风摇弋,夜里发出微光,是个很有创意的杰作,据说专家们的评价很高。

西班牙馆的外表“贴”着用竹篾编的一块块“补丁”,仿佛是穷汉住的“破屋”,但里面的展品与影像独具一格,特别是风情万种的西班牙女郎的劲舞,引得参观者纷至沓来,成为园区的热门馆之一,排队常常要等候三四个小时。

以“感性城市”为主题的法国馆到处有绿树,充满生机,馆里的法国大餐正在厨房烹饪,观众可以从现场直播的影视里窥见一斑,而最受欢迎的当然是七件名作,其中有梵高的油画《阿尔的舞厅》,罗丹的雕塑《青铜时代》。

丹麦是安徒生的故乡,举世闻名的美人鱼远渡重洋,从北欧来到上海,深受参观者的喜爱,而我尤其欣赏展馆对丹麦国情的介绍和对中丹友谊的赞美,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多年来,有个梦驻在丹麦儿童的心里:如果坚持不懈地挖洞,出口必将是地球另一端的中国。

瑞典馆有个互动场所,称“创意舞台”,许多观众对着两个问题——你在城市中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作出了各式各样的回答,如听到了鸟鸣,也听到了吵架;闻到了花香,也闻到了河水的污臭。

罗马柱、人物雕塑,提醒人们——意大利馆到了,整个展馆犹如一座微型的意大利城市,充满着这个南欧国家的传统元素。时装、赛车、音乐,影像制品,林林总总,让人眼花缭乱;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人物米开郎基罗的名画《水果盘》,更是镇馆之宝。

土耳其馆,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人们首先看到的是中土两国古老日历的对比,中国历画着十二生肖,土耳其历也有十二种动物,所不同的是,中国龙换成了鳄鱼。土耳其地跨欧亚两洲,既信仰伊斯兰教,也受古罗马文化的影响,追根溯源,也留下了东方文明的印记。

希腊古代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尽管希腊馆与人们的期望可能有些落差。然而回想起前年世界爆发金融危机,希腊正忙于应对国内经济不景气的状况,却还能建馆参展,这种对世博会的执著精神让人产生由衷的敬意。

参观上海世博会,笔者最大的感受是,文化的多样性与生活的多姿多彩,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还是农村,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特点。今后应么样让生活更美好,文化更富有魅力,既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要求,也绝非说说就能做到,它必须以人为本,从各自的国情出发,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

上海世博会,正是朝着这个宏伟目标出发的一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