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9 23:5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文山



一座村庄的童话

 

黄文山

 

 

记得是1973年春节,我到政和县镇前乡探望下放在这里的父母亲。村子傍着一条大马路,父亲告诉我,这条马路是闽北通闽东的大动脉,往西翻过高大的稠岭,可达政和县城;往东则一马平川,大约30里外是周宁县的泗桥乡。正是泗桥的地名,引起我浓烈的兴趣。仗着年轻脚力好,一天我起了个大早,顺着公路一个劲往东走,一心想去看看这个叫作泗桥的地方,究竟有什么来历,是个什么模样。

大约走了两个多小时,看到左手旁现出一处大村落,密密簇簇的黑瓦黄墙,比肩搭臂,围出一条盘陀村巷。村口则卧着一座石砌廊桥,歇山顶青瓦屋面,飞檐翘角,气势不凡。最有意思的是廊桥天棚上的5个藻井上隐约见有彩绘画像,与灰黄色混沌一片的村容形成鲜明对比。

我想:这里应该就是泗桥了吧?心里正踌躇着,要不要进村子里看一看,问一问。忽然天色骤变,黑云翻卷而来,不一会儿刷刷拉拉下起了雪霰。我未带雨具,不敢多停留,赶忙折返。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47年忽忽而过,之后招工、返城,为工作和生计忙碌,但一个地名的疑问始终盘桓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2020年初秋,一个到周宁采风的机会,让我重新见到这座暌违已久的廊桥(村人称之为“虹桥”)。我进入村子,沿着S形的盘陀村道,去捡拾古村昔日的记忆。

虹桥所在的村子叫赤岩,属泗桥乡,也是这一带最大的村落。走在村道上,当地文友向我娓娓讲述泗桥的来历。泗桥,原名泗洲桥,宋初属宁德县关隶镇,后属政和县,明景泰六年(1455年)曾划归寿宁县。1955年划入周宁县。泗桥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历史上被称作“三管三不管”的地带,但却是沟通闽北与闽东的交通要道。闽东北的茶道和白银古道都从这里通过。之所以叫泗洲桥,是因为旧时这里的泗水河上架有4座桥,分别通向4处岔口古道。往北可达浙江衢州,往南过宁德至福州,往西经杨源下建州,往东,经寿宁通温州。明崇祯年间曾任寿宁县令的冯梦龙在他编撰的《寿宁待志》中这样描绘过泗洲桥:“距城九十里,为政、宁、古田三县之总途。出葛布、福生。民极顽,欠粮、拒捕、窝盗、贩盐,无所不至。”点出这里交通位置的重要以及民风之剽悍。

赤岩是泗桥乡最大也是最典型的村落。明洪武三年(1370年),朝廷在这里设巡检司衙门,配巡检1人,书手1人,皂隶2人,弓兵18人。当时衙门前是散落的民居,称为司前村。但后来,越来越多的民众在衙门后建房,并渐渐发展成千人聚居的大村落,所以被叫作衙后村,司前之名自然淡去。又因为村中分布着大片棕红色的花岗岩,人们便又叫它赤岩。1949年后,赤岩成为正式村名。

村党支书告诉我,赤岩村户籍人口3000多,由于不断有外来户迁来入住,现在村子里已有5000多人。我们走进村子,看到的是一派祥和热火的景象。肉铺、菜摊、杂货店、小菜馆,熙熙攘攘。一种熟悉的农村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不少农村都面临着因为大量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造成村庄人口锐减的空壳化现象,而地处闽东北的一个古村落依然保持着这样的盎然生机,着实让我惊讶。

我了解到,赤岩村不仅地理位置好,还拥有良好的文化教育资源。而这些到赤岩村的外来人口多数从事商贸和服务行业,正是由于他们的到来,赤岩村已成为一处繁盛的农产品贸易集散地。村庄的建设也蒸蒸日上。

村党支书引领着我们径往古巷深处而去。历经风雨,古村里大多建筑已经破损,但依然保持完整的格局。这里原是一座堡垒式的村寨,因为主村道呈S形,所以也被人称为“八卦村”。村道的进出口处各有一座瞭望炮楼。边墙厚数尺,于进口门洞上方安置三四寸厚木质大闸门,平时高悬,遇警放下。上层有个10多平方米的阁楼,供当值人员居住。前后都有漏斗形外宽内窄的射击孔。主道两旁伸出十几条弄巷,居民房屋开门均朝弄巷。每条弄巷靠主村道处也都设置有小岗楼。民居看似各自独立,而厝与厝之间都有小门互通,遇紧急情况能及时规避。村中央则修有一高台炮楼,可瞭望全村及四野情况。一个村庄有这样严密的层层防御措施,实在罕见,但也见证了这里曾经的峥嵘岁月。可惜的是炮楼已经大部坍圮,只能想见昔日傲然峭立的雄姿。也因为古村有如此坚固的防御措施,使得赤岩得以躲过数百年间波及闽北、闽东的多场战火劫难。

赤岩村现今保存尚好的清代古民居还有十几座,当地人叫汉唐厝,以示其历史久远。这些民居分为明厅和楼厝两种。明厅厝建筑考究气派,主人皆为富商人家,且多以贩茶致富。门梁以整条青花岗石磨琢,镌上对联和吉祥图案。进门有木质屏风,屏风后是天井,围以石条。有的人家还在天井中设置花台、石鱼缸。两厢壁雕花窗格,或绘人物故事或雕刻飞鸟虫鱼。正厅面积有20多平方米。两旁是房间,从左右门进入后厅。后天井两旁是厨房。明厅厝相互间于2楼开设小门通道,供彼此往来。楼厝外观及结构基本同明厅厝,唯正厅上加设楼厅。因为楼厅地板比2层高3尺,所以也叫半高楼。

赤岩不仅城防坚固,而且风光秀美,历来文人骚客于此多有题咏,且吟哦出赤岩八景:虹桥鞭影、鱼山远眺、圣殿香烟、仙岗夏云、崇寺钟声、梅溪跃鲤、榅岭鸣蝉、帽石中流。

沿着迤逦的村道,我们来到村后一处林木蓊郁的小山岗,村党支书说这里就是八景之一的鱼山,也是村里自建的农民公园。公园里除了设置石桌石凳,供人休憩,还张挂着多幅赤岩村历史人物、事件及风光景物介绍图片,漫步在山头小径上,仿佛遇见一位位赤岩人物,正神采飘逸迎面走来。

他们中就有谢凤冈(1898—1944年),他毕业于燕京大学。1922年投笔从戎。因不满军阀混战,吏治腐败,愤然弃职回家。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他在家乡发起成立抗日后援会,任会长,宣传抗日,表现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他在周宁与政和交界的山亭上写下“来来救国,不分男女老幼;去去守土,无论南北东西”的著名抗日对联,至今犹存留亭梁间。

还有谢笑山先生,原名谢春荣,清例贡生,清道光六年(1826年)生,1920年卒,享年95岁。先生幼承庭训,以孝友传家,尤其热心公益事业,善待乡邻,颇受村民爱戴。他热心教育事业,1910年划出200石水田作为学田,为办学和资助子孙读书之用。1918年独资改建笑山初级小学校舍,是笑山小学的创始人。

赤岩是方圆4000里最大的村落,也是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早在清代,就有私塾。1918年由村民谢笑山出资设立笑山初级小学校,开始近代学科教学, 1941年升格为赤岩中心小学,是县立6所中心校之一,生源来自邻近30多个村子。赤岩小学还有校歌。歌词:“鱼山苍苍,梅水淙淙,环境优胜,人物豪雄,心血育红花万朵,汗水浇绿苗千丛,满园桃李秀,未来主人翁。主人翁,主人翁,百尺竿头日正红。”

虹桥居村水口,横跨梅溪之上,因形似彩虹而得名。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642年),为木拱廊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谢笑山独资改建为石拱廊桥。虹桥长27米,宽5米,临溪面10余米,下部为石台石拱,桥面中心行道铺条石。上部建廊屋9间,中间设神龛,供观音菩萨。廊屋檐下以木板为披,桥两侧设板凳供人坐息。天棚饰藻井5个,彩绘历史人物故事图画,尤以配图书法颇为珍贵,虽经百年仍可辨认。

有意思的是,赤岩村地处周宁、政和交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言汇合区。村里语言驳杂。乡谚云:“麻岭过去泗洲桥,口语不同心也焦”,说的就是赤岩。赤岩村有许多妇女是从外省嫁进来的,她们的语言更是五花八门,浙、赣、湘、川、滇、黔、粤方言应有尽有。所以,走进赤岩,就像邂逅一场南腔北调的方言大会,让人饱尽耳福。

走过虹桥,告别赤岩,但我的心依然久久地留在那里。一座传统村落生生不息的童话,让人着迷,让人流连,更让人思绪难平。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