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南北古街的遐想
吴建华
我曾经在石狮步行街徜徉,领略了闽南瑰丽的风情。集购物、美食、娱乐、休闲、文化、观光为一体的风景街、文化街、休闲街、观光街,成为石狮商业文化的名片。
绿色的集美,是最自然的本色,是人类最健康的色彩,也是集美一张最靓丽的名片。绿色城市、绿色乡镇、绿色通道,构成了绿色集美春意盎然的绿色世界,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平潭的南北古街,百年前呈现出的是满目的繁华,一家一店遍地开花,家庭工业如雨后春笋,人们用“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诗句,礼赞它的盛况。
平潭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是省政府颁布的第3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这是一条沉淀百年的历史古街,散落着年代久远的古迹,留下了才子名人的足迹,在时光的冲刷下依旧清晰如昨。
从南街行至北街,阵阵古朴传统的气息扑面而来。南街两侧,是一座座整齐排列的闽南红砖建筑,这些古厝构造轻巧,砖雕精细,风格独特,颇有闽南的古厝建筑特色。据这里的老人说,过去,这里店铺林立,商贾穿梭,一派繁荣景象。而今不少古厝早已人去楼空,都是一些古稀老人,执着地守望着这条老街。一簇簇绿树藤,给古朴的老屋增添了勃勃生机;一阵阵马蹄声,在石板路上留下回响。
听当地老人说起南北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清朝时期。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周鹤芝移兵海潭镇,建镇总署。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平潭城区建有108间房屋,形成了街道的雏形。至20世纪30年代,县城共建有北街、南街、合掌街、土地街等共8条街道。
随着街道的延伸发展,南北街成为近代平潭县城的发源地,并沉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据平潭文史专家赖民介绍,南北街曾经是平潭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街以手工业为主,南街以商业为主。当时,这条街道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它依潭城港码头而建,是一个物流集散地。
古街方圆几里地之间,聚集着许多的文化古迹。如高诚学故居、詹功显宅第、四眼井、五福庙等。值得一提的是,南北街还是海坛水师文化的发祥地,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名人将才,如詹殿擢、刘尧宸等。这条古街沉淀出的光辉与香醇,成为了平潭重要的城市文化底蕴。
经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如今街区商铺经营的业态,以服饰、农贸、建材、酒店等为主,包括了日杂百货、五金家电、传统手工作坊、特色小吃、理发店、棋牌馆等。传统手工作坊如刻印店、裁缝店、割花店。每逢节假日或民俗祭日,更是不乏男女老少、婆媳儿女,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拥挤的人群中,还有慕名而来的四方宾客。
悠悠岁月,改变了南北街的容颜,却改变不了一代代平潭人心中炽热的情怀。他们怀着一份执着的坚守,守护着南北街那片眷恋的家园。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昔日或繁华或衰微的关联,让人从中获得文脉的意蕴。就平潭而言,南北街记录着平潭的城市之根,也昭示着平潭的城市之源。同时,它不但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平潭的发展,从而成为一代又一代海坛人的永恒历史记忆。
“一座城市的发展,不能抛开历史与文化,而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城市文化之源,要想让游客对平潭有感性的认识,就要抓住城市文化。”平潭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詹立新如是说,“在平潭大力发展旅游的背景之下,我们要注重对南北街的保护,把平潭的城市文化渲染得更加浓厚。”
如何保护好、利用好南北古街,是摆在平潭人面前的一道难题。首先,要摸清老街目前的状况;其次,要做好整体街区的规划工作;第三,要充分利用街区留下的文化遗产,结合旅游,让历史文化街区“活”起来。一个个古街的历史印记,留住了旧时平潭的记忆。让南北古街追溯着尘封的旧事,维系着平潭的文脉。
南街,在民国时期曾是平潭最繁华的商业街,迄今仍保留着极为古老的青石板路,以及极具闽南特色的建筑群落红砖骑楼。骑楼是一种近代从南洋传入国内的商住建筑样式,福建的骑楼则是上世纪20年代从广东传入,这种建筑样式曾风靡一时。福建的近代骑楼多集中于闽西南,平潭南街保留的这些柱脚纤细、外观别致的红砖骑楼,是难得一见的建筑群落。由于南街的特殊历史与地位,如今人们说起古街,常常泛指南街。
平潭古街,专指北街到江仔口一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之前平潭县城的全部城区,包括后围、北街、辕门街、南街、新府口、夏致街、土地街、亭下街、五福庙、万顺头、合掌街等地,古街承载着一段沉甸甸的平潭历史。在这里,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既有年代悠远的旧时庙宇,也有欧式建筑风格的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古街上的“五福庙”“土地庙”“后围庙”“观音庙”等,大都始建于清代,为研究平潭旧时“一境一庙”的特殊民风,提供了印证。此外,平潭历史名人也多出自古街,如“一门三代皆虎将”的施氏祖孙与“福建抗英第一人”江继芸、民国刘尧宸中将、民国名人高诚学等。
海岛北部的乡下人进城,从辕门进入。进了辕门,即有一条南北走向、两米多宽的窄街道,长数百米,称为北街。北街是县城北段的街道,十分兴盛。街道两旁均为店铺,东西走向的人字形瓦房屋檐下就是铺面,仅两米多高,店面开关全用窄长形木板片拼接。低矮拥挤的街貌,有一种亲切而温馨的感觉。北街东侧为后围村,南至卢厝埕,村西北侧,就是陈氏府邸,东侧有石围庙。北街西侧,北端为平潭一中校园,南端称“新府口”村。县城西部海域称内海,南段海岸悬崖峭壁,北段为缓坡带。城区讨小海的人流,多从新府口西的缓坡带下海。
辕门街以南为南街,经过民国时期的拓宽改造,可谓是平潭古街的代表,拥有整洁的青石板路和闽南风格的红砖骑楼。街道两旁,摆有农产品的地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往南走,两旁均为宽敞整洁的大店面,为主的是布店,还有药店、渔网店、织布店、水果店、食杂店等。
辕门街西部和猪仔街以南,地势渐低,为夏致街。夏致街主街道南北走向,南段接土地庙。南端西侧,为水产公司加工厂,两边是水产批发市场。当年厂内有数十口大缸,酿造虾油。主街道两旁均为店铺。
20世纪60年代前的内海,亦称潭城港,图中可见老县城、码头、航线,以及通往北、东、南三个方向的公路。竹屿口围堵后成为陆地,现为岚城组团,东屿、霞屿等岛屿成为山丘。当时,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居住10来户人家,取名“十间排”。十间排往西,便达宽广的海岸,称为“渡船头”。这里是清朝时的码头,也是当年平潭与内陆对接的唯一贸易港口,又是清朝军事系统海上重要交通枢纽,扎有兵营,故称兵城。操场东侧是民国时期的县府,大门朝西。解放平潭时,革命烈士吴国彩在这里战斗牺牲。操场东北侧,沿石阶而上,即为“衙门顶”。往南走,两边均为宽敞整洁的大店面。除了大店面外,还有不少的景观,诸如观音井、五福庙、金榜埕、南炮台(后改为烈士陵园)、一庙堂、城隍庙等,城隍庙在这里颇负盛名。
辕门街与南街相接的十字路口向东,其上坡路南侧,为亭下街,街道南北走向,两边均为店铺。南街东侧店后方,中北部连亭下街,南部连五福庙村。亭下街和五福庙的东侧,自北向南的民居,称“万顺头”村,万顺路亦由此得名。辕门街与南街相接的十字路口,向西有一条街,称“土地街”,尽头有土地庙。南街以西,土地街、夏致街和渡船头以南的区域,地盘颇大。金榜埕还连接观音井街,是全县主要的集市贸易场所,区域内的市场,极其繁华。
合掌街西侧向南延伸一条路,有一詹厝官家府邸,即詹鼎园、詹功显的故居,门前双狮,显示威严。该府邸在县内名望居首,人才辈出,家族名声显赫。
詹厝门前路西,为原县委所在地。县委南面,为原县人民委员会所在地。县人民委员会东面,原为武装部。武装部东面坡下,为20世纪60年代的平潭汽车站。后又改为县干部家属居住区。大路顶南部,地势下降区域,为江仔口村。人口众多,是繁华的居住区。这里,留下了岁月的沧桑,也留下平潭老人永恒的记忆。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