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东关寨
西 禾
去过几次东关寨,都是作为游人,走马灯似地在寨子里转转,在边上的林子看看,呼吸呼吸来自山区的清新和清幽而已,第一次作为受邀客人走进了东关寨,还是在今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三日,应朋友的邀请去他家过元宵节、赴“流水宴”。
春寒料峭,东关寨所处的东山村虽然没有下雪,春寒却是触手可及。灰白的天空,浓厚的乌云挤压、推搡着白云,随时酝酿着雨的来临。远处如黛的青山,颜色因距离由浅转深,岁月留给它们的改变也是深深浅浅的横竖撇捺。近处的枇杷,树上结满果子,被纸袋包着看不见真颜,仿佛还是开着的花。
傍晚的东关寨气定神闲,端坐在山坡上眺望远方,三百年的岁月不长不短,护家卫国的故事历历在目。围墙上插着各色龙图案的三角旗,四爪金龙在寒风中舞动着金戈铁马的派头。门口点着碗口粗的大香,烟气缭绕着寨堡子孙对年节和祖先的敬意。抚摸着高高石头垒的墙基和石头上黑褐色、灰白色、金黄色的地衣,冰凉的沧桑从指缝间溢出,对寨堡及主人的敬意和好奇心也顿时升腾。
朋友小何是寨堡的第八代传人,今年的元宵节由他和其他四家人共同承办,这种习惯已经传承了几百年,从宾客的邀请、宴席的张罗、氛围的布置、资金的分担等都是5家人共同商定,宴席结束再定好明年的承办人。每年一次的宴席就像流水一样源源流转,子子孙孙也生生不息,这也是“流水宴”得名的缘故。据当地的习俗,元宵节过完才算过好年,元宵节的时间从正月十二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结束,按各村的情况选定,东山村的元宵节就定在农历正月二十三这一天。
踏上石阶再一次来到寨堡大门前,红色的春联俏皮地站立两旁,护佑寨堡风调雨顺,厚重的大门暗藏玄机,见证了过去岁月里无数次的刀枪厮杀和破坏,除了抵御入侵还设有防火的功能,能够完好地保存至今自有主人的远见卓识。寨子里张灯结彩,烛火摇曳,香气如影,公用的大厅摆满了供桌和各式各样的供品,家家户户忙碌着摆供品祭祀先人、祈福消灾。一对呆萌可爱的狮子趴在椅子上,享受人们的香火供奉。老人们围着火炉取暖聊着家常,孩子们上行下穿嬉戏打闹,自然还有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客人们。
东关寨建于1736年,占地4200多平方米,共有五进,有两层主房99间屋子,还不包括单层的附属间,作为省级文保单位,目前大部分的屋子没有人住,放着农具、旧家具及其他杂物。据族谱记载,何家先人从河南固始、安徽庐江一路南行选择福建作为安身立命之所,先是临海的漳浦,再是环山的东山村,随着人丁的添加从一所四合院,到旧寨再到现在的东关寨,居住面积不断增加,居住的的条件不断改善。东关寨建造者曾是年羹尧的部将,鉴于当初的东关寨地处僻壤,时有匪患的治安状况,主人充分利用自己的军事才能设计了寓军事与生活一体的东关寨,寨子的石头墙基、瞭望窗、射击孔、走马廊、内廊无不体现防御性和生活性,最厉害的是饮水工程,山泉水引到寨内,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所有的设施都隐藏在地下,避免水源被人投毒。除了武卫外,诗礼传家也是寨堡随处可见的用意,连中“三甲传胪”、鲤跃龙门的柱珠、诗词的木雕墙板、拴画的木雕纽等都体现寨堡诗书育人、礼义仁爱的家风家训。
朋友家在第五进,相对独立,高高的防火墙与前面的院子有了不一样的隔断,原来五进是小姐的闺楼,未出嫁前小姐们都在此居住,所以有了不一样的保护和要求。坐在美人靠上,眼前浮现出妙龄女子抚扇浅思的景象,“倚窗听风雨,凭栏卧窥花”,她们的青春就锁在不大的闺阁内,琴棋书画时,也幻想外面的世界。时间无痕,时间有力,所有的改变都在积累,小何的姑奶奶们曾住在这里守望光阴,回眸的笑意都化为了尘烟。
天彻底暗了,开席的催促声夹杂着鞭炮声让人回到现实,红灯笼驱散了寒意,每个人的脸上都晕着祥乐,内廊上、天井边、房间里,吆喝声、谈笑声不断。三进里的乡厨尤其忙碌,锅碗瓢盆在水流声中乒乒乓乓,高高的蒸笼冒着白烟,大铁锅吱吱作响,蒜香肉香油香弥漫。围桌坐定,在主人们联合敬酒致礼后,宴席正式开始,红蟹蒸糯米饭、椒盐猪手、酒蒸鳗鱼等福州特色的菜肴,加上东关寨特有的枇杷酒醇香甘甜,深山里的夜宴有滋有味。
推杯换盏间,夜越来越浓,本地的客人差不多都撤了,只有我们这几个城里人还恋恋不舍。天地间静谧,不忍惊扰。汽车的远光灯沿着蜿蜒的山路扫描着暗夜,路两旁挂果的枇杷被纸袋包着避免虫蚁咬食,袋子因为反光星星点点的,仿佛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守护……
转眼到了3月,已是枇杷成熟的时节,满山黄灿灿的枇杷将绿水青山唤醒。该是再访东关寨的时候了……
(原载于《福州日报》2022年4月8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