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5 11:3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管柏华



屏南好漈头

 

管柏华

 

 

漈头村距屏南县城5公里,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古时是闽东北建宁府连接福宁府、福州府的交通要道。且名列屏南四大书乡之首,素有“屏南好漈头”之称,属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并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该村人口4000多,村驻地海拔850米,四环高山环绕,中间是盆地。

漈头村早年元祖为开村梁姓蓝姓,后迁徙它处。黄姓一族由黄宜、黄研率领于北宋淳化四年(993年)由宁德迁此;张姓肇基始祖张仲真与张景明分别于明朝宣德、万历年间迁来,两姓数十世繁衍生息,瓜瓞绵绵。漈头人杰地灵。明清以降,获科举功名的有200多人,尚存的160多面匾额中,大多为“会魁”“进士”“拔贡”“文魁”“武魁”“恩贡”“亚魁”等,许多古厝至今仍保留桐木楹联,如“四壁书声人静后,一帘花影月明初”“入座衣冠皆礼乐,举头云汉尽文章”等,可见当年这些耕读人家文事的鼎盛。黄童少年才名远播,被解缙召入京师编撰《永乐大典》,后辞官归隐漈头,被封为“朝奉郎”。清朝道光年间的张正元、张方矩先后中进士。二张为竹林叔侄,张方矩廉名在外,得到林则徐的关照外放;而张正元虽只是“平头进士”,他因鸦片烟瘾发作与状元失之交臂,正所谓“供养灯檠烧镪炭,沉埋贪枕误英雄”。

漈头为闽东北第一大村。流经村庄中部的鲤鱼溪自西向东,生长在溪里的锦鲤始于清初。有关鲤鱼的故事最有名的是“鲤鱼弄中救鲤鱼,金造桥畔报恩情”。而令游客颇感灵异的是漈头鲤鱼能嗑瓜子。旧时,闽东北土匪如麻。漈头的城墙经历了百年沧桑,周长3公里半,依地势而蜿蜒,有4座城门,6座碉楼,有的碉楼有地道直通村内。施工中他们巧妙地解决了跨河难题,先是在河面横上结实木桩,以木桩为基夯筑墙体。为防止敌人从墙下涵洞涉水而入,他们在河上每隔20-30米筑水坝。漈头的房子扇墙一般不开窗,四面墙壁都有射击孔。早在清末,漈头就曾组织民团,建有屏南最大的兵工厂。民国二十年(1931),屏南、周宁、政和、建瓯4县1000多民团武装分3路进攻漈头,结果久攻不下,弃尸而去。

漈头的文人、仕紳多,豪宅比比皆是。如漈水路40号、41号旗杆厝是名儒张步齐故居,房中大梁上悬挂着3块朝廷的赐匾,大厅正柱上的鎏金联句:“养生谷为宝,继世书流香。”反映了他耕读传家的人生追求。漈水路34号张宗显宅第,其4进厅高大轩敞,雕梁画栋之精美,举世罕匹。尤以林则徐老师游光绎撰写的楹联“醇吏鴻儒百代衍萁裘弓冶,名将良相千年耀凤诰鸾章”,为其镇宅之物。“十三永,十八千”,源出“四栋厝”的一段佳话。说的是厝主张步齐孙子张永嵩一族永字辈分爨时,已经是收租十八千担,十三个男丁人均收租1385担稻谷。四栋厝的建宅功臣是这家人的主母黄氏,据说其百年之后,娘家孔源黄家全村人都来送行,只留下狗看家护院,而且是“70人来,71人回。”原来是来人中一个孕妇生下了一个男丁。这座古宅里有一株200年的牡丹,是长寿人家的标志。漈头多儒商,该村南洋路4号建于清同治年间,主人名叫张灼林,是名附贡生,生前创办兴华茶行和公利茶行。该宅厅堂悬挂有两块文魁匾,“父子贡生”是福建学政授予张灼林的,另一块则是闽浙总督许应騤授予张灼林之子副举人张运泰的,而板联则由清乾隆时“淡墨探花”王文治书写。宅内还有许多正山小种茶的印模及早期茶叶加工设备,还原出大武夷时代古老的茶叶制作情景图;而且,据说,漈头还是名茶“凤饼”的制作基地之一,其与宋代北苑名茶的“龙团”,合为双璧。漈头是屏南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各种商店鳞次栉比,其中祥兴号是中点,往上走至张氏八家宗祠为后街,往下行至总门楼为凉(梁)亭街,出总门楼,就到了中心街。前街在后街之前,沿河而下,总门楼至祥兴号的凉亭街起始段大街为最中心的位置,是漈头村的中心圈。老板张茂经营百货生资批发,成为屏南县最大的批发商行。民国年间,匪祸猖獗,祥兴号还被多次勒饷,张茂祜的长孙张中壬甚至被殴致死。积谷防饥是农本思想的精髓,也是古代精准扶贫的滥觞。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张正本随父亲张方矩游宦江西数县,目睹了赣省各县水旱虫兵灾害,有赖于族中社谷的发放。咸丰11年(1861年)张正本还家,倡议设八公社谷仓于凉亭街头。而张步齐也举而效尤,设社谷仓于溪头石桥畔。两社谷仓如今壮丽依旧,其龙漈张氏八房社谷碑记云:“斯田与斯谷为八房养生之源,凡属公裔,有丁有份。”

漈头也是平讲戏及屏南多种戏剧的发祥地,素有“戏剧之乡”的美誉。清康熙初年,三藩之一的靖南王耿精忠在闽进行反清复明活动,耿兵也驻扎在漈头龙岗寨,由此耿军中四平戏、杖头木偶戏、花鼓戏也传入漈头等地。耿变失败,艺人逃散民间,为了生存,改用屏南方言演唱,这就是平讲戏的肇始,今已是国家级非遗。据说,耿变失败后,军中戏班曾将木偶行头埋在龙岗寨南面的“恩树岔”,之后每逢初一十五,那里常可听到隐隐约约的锣鼓声,人们认为是戏神显灵。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乾隆皇帝为着胡惠乾事件引起的方世玉打擂台,激化了满汉矛盾,下诏焚毁泉州南少林寺。寺内一个外号“铁头和尚”的武僧,毁容出走给漈头送来了单鞭罗汉拳,漈头村人张宗标将他接到慈音寺。寺内至今还珍藏着铁头和尚的练功石、脉书等文物。这就是“漈头武术甲闽北”的历史渊源。

大凡人杰辈出之地,往往风光旖旎。漈头境内的龙岗寨海拔1049米,为漈头第一峰,有“金交椅”、日照岩、百丈漈诸景。山下则是秀丽的金屏湖。漈头村西的慈音寺侧的拓主坪上,有一株婀娜的“红娘树”,入冬满树猩红,绚丽夺目,传说主男女姻缘事;村庄的东西南北隘口,蜿蜒交错有许多近千年的柽树,这些风水树树姿优美,特别是印月潭畔的柽树,有的如古塔,有的似交椅,有的腹空被称为“空宠树”,有的横卧如桥,被称为“钓树”。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被称为孑遗植物的水松,24棵婷婷玉立,迎客松一样行作揖礼,立于县城至漈头的半路上。

漈头诸美毕俱,民风淳朴。在村北通往旧县城双溪镇的古道两旁,矗立着10座3层精美绝伦的牌坊,这是明清朝廷对漈头节妇的旌表,浸淫着闽地宋明理学的历史印痕,氤氲着那个时代的古老习俗。屏南的廊桥以其精美并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著名的有国家级文保单位百祥桥和县级文保单位的金造桥、清晏桥。金造桥建于清乾嘉盛世,张正元曾有诗赞曰:“双涧波光摇远树,四山峰影倒长川。彩虹斜波浮云去,风约潮平镜里天。”井是乡村的肚脐,漈头有一口千年古井,水质甘醇,传说有神龙潜居,被称为龙井。早年这一带稻田有许多“清水洼”,有岩石如牛鼻子,泉水正是从“牛鼻孔”汩汩而出,龙井最初时就是“清水洼”。漈头村里的耕读文化博物馆被称为“民间故宫”,这里按照“十三展馆、九基地、四长廊、一书院”的布局,规模宏大,有3万多件耕读文物,像镶玉描金双面插屏、华夏第一斗、巨型木链条水车,都是世间绝无仅有的珍藏,尤其馆主张书岩以书生之力,将这一辉煌的“故宫”建成为漈头大范围保护的范本,则令人赞叹。漈头村的凉亭街有一座骑道而建的齐天大圣殿。正殿的神龛里供奉着齐天大圣,每年大圣的诞辰屏南语称“十月七”,其隆重程度不亚于春节。到了这一天,人人喜形于色,游神赛会的热闹简直就要通宵达旦呢!而之后的兼旬连月的酬神饮宴,村民们的粉抹登场,成为环漈头4乡人地地道道的狂欢节。

屏南好漈头,漈头早期肇基的诸姓多是中原的望族,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并予以传承光大。作为先贤慧眼中的漈头自然环境的可意象性,那里的蒲山栖凤、龙岗插汉,漈水潜龙等自然景观还是那么挺秀隽永,而人文环境的可意象性则是这些古意盎然的廊桥、大片黄墙黛瓦的古民居群、溶月耀金的九曲溪、铁头和尚隐居的慈音寺、梁亭大圣殿、张氏祠堂、黄氏祠堂,以及那蜿蜒曲折的漈头城墙和悠长的古巷。所有这些可意象性的原装度比之山西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及周庄、乌镇皆毫不逊色,而在社会学、经济史、民族史上的意义更甚;徜徉于此,会觉得其在美学上的观赏性更强,更震撼人心,且更实惠。漈头古民居是中原文化入闽的重要胎记,在福州则脉络鲜明的衍变为三坊七巷和上下杭古民居,所以不能仅保护某个单体建筑而是要精心保护好整个建筑群以及周边环境,如此我们则会看到它是藏在深山的“世遗”明珠;假如考虑到明年衢宁高速铁路的通车,加上炎夏避暑胜地的价值利用以及旅游区块节点的重要性,则更具战略眼光。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