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4 23:3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欣 桐



一座祠堂的重量

平潭渔限村杨氏祠堂的传奇故事

 

   

 

 

登上大练岛之前,我已对这个遗世独立于海上的它作了足够的想象,且对它独特的离岛风光作了适度的觊觎。期待回程时眼睛和脑子里能重组大练岛的影像与神秘记号,或者别的什么奇遇。

此次渔限村之行,杨氏祠堂一直萦绕在我的记忆里;感动于杨氏几代人为了一座宗祠持续投入财力、心力和感情。参天大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这座建筑精美、气势宏伟的宗祠历经300多年风雨沧桑,见证了杨氏族人的繁荣兴盛,记录了一个渔村的发展变迁,更是成为凝聚家族力量的一条精神纽带。

 

修旧如旧古韵依然

 

驱车从舍仁宫村的路口进入大练岛,按照之前安排的行程,我第一站来到了渔限村的杨家祠堂。眼前这座巍峨雄伟的木石结构建筑,静静地伫立在村口。4根圆木柱子撑着4扇对开的大门,飞檐翘角伸向天空,古老斑驳的石头墙,绵延起伏的屋脊……在清晨的炊烟里,像极了某些电影里的画面。

外祠的前堂是一个戏台,已经被轮回的光阴浸染得发黑的檐柱,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陈年旧事。眼前这座祠堂于渔限村原党支部书记杨建祯而言如同无尽的宝藏,从房子构建还有对联撰写以及关于祠堂的传说,他说3天3夜都讲不完。

“渔限杨氏始祖杨时,号龟山,河南固始县人,宋代入闽,居延平府将乐县。其第4世孙杨肇,因课盐福清,卜居于永宾里(今福清海口地区),清康熙十二年(1673 年),其后代子孙播迁平潭大练岛渔限等村。”翻开渔限村村志,道出了杨氏宗祠为何落户于渔限村的历史。又记祠堂于1945 年8 月动工至1949 年8 月竣工,历时4 年之久。初建时只有一座房屋,南北长12 米,占地总面积264 平方米,为土木结构,也是瓦屋顶,西边为祭祀台,东边为戏台。1949年后,祠堂成了渔限小学的礼堂,随着学校的规模扩大和大练乡初级中学的设立,祠堂两边先后建起了两栋两层教学楼,大厅外则成了操场。到了2005 年,在渔限村乡贤杨国纬的提议下,又开始了一轮祠堂修缮工作,并于2008 年完工。2016 年,杨氏祠堂入选平潭综合实验区第一批历史保护建筑。

杨建祯说的杨国纬,系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来成为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高级建筑师。经多方联系,笔者找到杨国纬先生,今年已78 岁高龄的杨老定居于福州,一生参与设计了无数的建筑,但为家乡设计一座祠堂却是他古稀之年的心愿。

“1945 年在我祖父杨宗舜的主导下重建祠堂,没想到我能为杨家祠堂修缮设计图纸,冥冥之中似乎是祖父委以我重修祠堂的重任。”杨国纬说。

说到祠堂的设计理念,杨国纬表示,祠堂建筑的组织和布局是有规制的,只是规模大小各有不同,大体上可分为门前广场、戏台、大门、天井、享堂、拜堂、辅助用房等几个部分。杨国纬说,杨氏祠堂修复的最大难度,就是如何修旧如旧还原保留祖厅的构建格局。

因此,在修复杨氏祠堂时,杨国纬首先将祠堂大门进行重建,利用原来的旧木料加了柱础,这样大门就有了厚重感。另外,中庭增加了木结构屋顶,采用榫卯工艺,不仅外形精致优美,而且不易锈蚀又方便拆卸。“当年在重建修缮祠堂时,主厝所有拆下来的石料,我主张用在立面墙壁上,长的石条现在用在大厅作为基柱,2楼长石条的走廊完全保留了渔村的味道,这是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杨国纬说。

正因为修缮过程中始终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杨氏祠堂不仅具有平潭地域建筑的特点,还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全区入选历史保护建筑共有26 处。渔限村的杨氏祠堂主体结构保护完整,大量当地的花岗岩被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所以这座宗祠别有一番风情。”平潭综合实验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局国土空间规划处公共事务助理员汪昭容说。

 

立雪堂再现“程门立雪”

 

杨氏祠堂供奉祖先的厅堂门楣上写着“立雪堂”3个大字。原来是出自人人皆知的“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

“程门立雪”故事的主人公是杨氏的祖先杨时,相传北宋时,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2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候。程颐醒来,门外雪已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在祖先祠堂建这个‘立雪堂’,也是教育后人做人要谦卑,做守礼明礼的人,中国人的骨子里朴素的祖先信仰就是宗族力量,这就是为何村里修缮祠堂大家都争相出力。”杨国纬说。

在杨氏祠堂大门前刻有一副对联:

关西夫子清府廉衙四知震天下

闽北龟山尊师重道立雪时古今

“杨震是杨氏族人,对联引用他的典故,是告诫后人如果有朝一日为官, 要清正廉洁。”杨国纬说。

相传,东汉名臣杨震调任东莱太守路经昌邑时,昌邑令王密为答谢杨震知遇推荐之恩,深夜以 10 斤黄金相送。杨震不受,说:“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 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四知拒金”的故事从此千古流传,后人称其为“四知太守”“四知先生”。

在祠堂后厅的柱子上还刻有一副杨氏辈分的长联,杨建祯翻出保护得很好的族谱,他十分自豪地说:“眼前这副长联,族谱里有记载。”

则友文明宗乃大建业在精勤必蔚起英贤成遵祖训

伯仲叔季家其昌存心宜笃厚而继承仁孝长裕孙谋

“从一世祖起至二十一世辈分渔限杨氏排行都在这副联里,古代家谱中的名字都包括字辈、行第、表字。像我是‘大’字辈,而杨建祯是‘建’字辈,小我一辈,字辈文化可以说是‘家族的印记’。”杨国纬说,“上面这副辈分联,读的时候断句第一句 7 个字,接下来 5 个字,再 5个字,最后 4 个字,上联‘成遵祖训’,对应下联‘长裕孙谋’,许多族谱里都将辈分与行第嵌在其中,读起来如同一句诗,辈分的字也都是选积极向上,寓意子孙昌盛的意思。”

 

古祠流芳300载

 

在祠堂“立雪堂”门口还有一副对联引起我的注意:

帝出姬水唐近河汾伯侨受邑称始祖

肇入云楼彦迁渔限宗舜修谱建祠堂

t01a3025886c4241dc3.png

杨氏祠堂内设“立雪堂”

杨国纬说,上联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渊源是杨氏出自“姬”姓,以国为氏。

“下联‘肇入云楼彦迁渔限’指是的杨氏四世孙‘杨肇’的第20 代孙‘彦’迁入渔限村,而‘宗舜修谱 建祠堂’这里的‘宗舜’是我的祖父杨宗舜,他是渔限村的一名坐诊中医,常常为百姓免费看病,在村里威望极高,在1945 年重修族谱时,他就提出重建杨氏祠堂。”说到这里杨国纬停顿了一会说,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福清一个村里有陈姓和张姓两族人,对于发展得很好的杨姓一族,十分嫉妒。因为福清话与平潭话发音相同,“陈”的发音为“丁(藤)”,而羊会吃“丁”,这个“丁”是指‘藤蔓’,所以陈姓族人就将对着杨氏族人村子方向的洞穴封住了,说是将“羊”的嘴巴封住了,就吃不了藤了。传说有点神乎,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宗族之间的势力之争,当时福清人因为交通方便,总是看轻海岛平潭,将平潭人称为“平潭仔”,而福清人以“福清哥”自居,这也是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感吧。

离开杨家祠堂时,阳光斜斜穿过天井照在“立雪堂”的门楣上,投射到宗祠硬山顶的山墙和重檐斗阁间,光影游走,将古祠的细节与局部刻于时间的纬度上……我拿着两本借阅的杨氏族谱,似乎渔限村杨氏家族几百年的历史就在手上,如同杨国纬老先生说,他为何要在古稀之年,从福州回到家乡重修祠堂,因为在这里,无数的子孙可以找到“我从哪里来”的答案……这也是让子孙后代记住一家一族的祖源宗本……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平潭》;图片来源于平潭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