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5 11:0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马星辉



源远流长的金斗洋武术

 

马星辉

 

 

一路青山绿水,一路冬日暖阳。

蜡梅初绽的十二月,天高云淡、风轻气爽。我们一行走进福安风景区采风,这是一个与大海相邻,胸襟开阔、包容四方的前沿;也是一个依山傍水,浓郁葱葱,与蓝天、绿色拥抱的地方。

我慕名前往金斗洋村,拜识远近闻名的金斗洋武术。

从福安市区驱车大约20分钟左右,便到达了金斗洋村。站在村外一个高处俯瞰远望,但见连绵起伏的山岭里,有数个自然小村庄隐藏在其中,四周白云游若,片片飘逸;黑褐色的屋脊若隐若现,让人顿生神秘之感。

金斗洋村是一个纯畲族行政村。原来由金斗洋、池丘、柯树下、老虎坑、石门限、洋中、走马垅、油坊等8个自然村组成,现在只剩金斗洋、池丘、洋中、油坊4个自然村。山水之中充满了道家的数字密码:原来8个自然村按八卦阵势布局,除整个山村的造型酷似八卦外,金斗村又处在周边8座小山的环抱之中,8座小山似连非连,正好是排列在八卦的8个方位上,自然形成了拱卫村落的第二个八卦图,其方位如此精准巧合、布局如此奇妙独特,令人不可思议。

金斗洋风景秀丽、古朴自然,村民们勤劳俭朴、能歌善舞,其独特的语言、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尤有特色的是金斗洋的女人通常有梳凤冠云髻、穿绣花滚边衣衫、头佩“三把刀”的习俗,实际上是3支外形似刀、两面有锋、长五六寸的利器。据说,这种风俗始于明末倭寇入侵东南沿海,时有窜到大山肆虐。畲族妇女把利器插在发髻之中,危急时可用以抵抗外敌,免遭污辱。“三把刀”的习俗显示了畲族妇女豪放、纯洁的品格。

进了村庄,便听到鞭炮声声、锣鼓喧天,甜甜的山风里掺和着浓浓的喜庆味道。原来金斗洋村今天正好有女出嫁,男女老少喜气洋洋,好不热闹!

新娘是个身材丰满、面容姣好的姑娘,在一群花季少女的簇拥下,她头戴凤冠,身着红蓝色凤凰装,发上的凤冠银杆如啄,红红伸翘,在衣衫大襟、袖口上均绣有凤凰、牡丹、彩云等图案,象征着凤凰的美丽红火,新娘在新衣的衬托下愈发显得年轻貌美,独具畲族女子魅力与韵味。

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令人敬佩的民族,它在历史上长期颠沛流离,没有自己的土地,甚至没有民族身份。他们被迫到处迁徙。千余年来,依山而筑,沿坡而居,耕耘于河谷,纵横于阡陌,过着与世隔绝的贫困生活。然而,畲族人的历史并没有因此中断与湮灭,而是在不断的迁徙中写就在艰难困苦的境况中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特性与辉煌的传统文化。

据闽东畲族民间传说与谱牒记载:金斗洋村的畲族先民在明代中期来自广东凤凰山,从水路乘船到福建连江马鼻登陆,进入罗源再往北迁移到金斗洋。他们到达这里时,平坝地区与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已被先行者垦殖。因此,他们只好开山劈岭,拓荒造田,新建家园。经过长年辛勤劳作,他们把荒山变茶园、沟壑变良田,为东南的历史农耕文化添写了重要的一笔。

t015a014fb899d9fc82.jpg

金斗洋村武术

金斗洋村的武林历史故事,富有江湖传奇色彩。

清雍正年间,有少林志士聚集在泉州南少林寺酝酿反清复明大计,此事被朝廷探知,雍正皇帝几次派人剿杀,未能斩草除根。时至乾隆接大位多年后,仍有反清复明志士活动于东南。乾隆皇帝为此存虑于心。不久,乾隆皇帝下江南,担心南少林武僧与郑成功的党羽勾结,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秋,下诏火烧少林寺,派兵焚毁寺庙,肆意杀戮寺僧,使之片瓦无存,寺僧们流离失所,颠沛各地,衣衫露体,惨不忍睹。幸存的铁珠、铁鞋、铁柄、铁饼等少林武僧星散逃难。其中铁珠身负重伤流落民间,几经辗转,逃到了大山深处、地势险峻的金斗洋。

金斗洋的畲民们心善性豪,见铁珠伤痕累累、蓬头垢面,心生恻隐收留了他。为防朝廷追杀,铁珠换姓为潘,隐姓埋名,在大山之中的金斗洋居住了下来。

在村民们的关照下,铁珠逐渐恢复了元气,他心中暗暗发誓要为死去的师兄弟们报仇,不分昼夜地苦练功夫。皇天不负苦心人,几年之后,铁珠的武艺大有长进,练成了铁头、铁身、铁臂、铁掌、铁指的少林真功夫。

当时,畲族人迁居金斗洋村不久,经常遭外族侵扰,铁珠自觉无以为报,感恩于金斗洋人,便将一身功夫传之于村民们。他开馆义务授徒,为人们壮身健体。很快就在金斗洋村掀起了练功热潮。其中有畲族青年雷朝宝,聪颖好学,其早已练有一身祖上流传下来的武功,如今又得铁珠悉心指教,更是如虎添翼,武功比其师之技另有千秋,两人双剑合一、珠联璧合,百战百胜,被方圆百里称誉为“虎豹师傅”。金斗洋人把传统的畲族武术与少林功夫合为一体,衍化出一种技击和健身相结合,具有独特风格和地域魅力的武术体育项目,使得后来金斗洋畲家拳令世人刮目相看,成为中国武林中的一朵奇葩。

金斗洋村的党支部书记爽朗豪气、朴实直率,他也是一个得畲家拳术真传、身怀绝技的高手。得知我们来访,他特意安排了几位年轻小伙子与姑娘上场,演示了金斗洋武术棍、拳,单打、对打几个项目。看着他们动作虎虎生威、喊声如雷振耳,威镇山河的表演,外行的我只知道叫好而已。村支书告诉我,畲家拳以套路、畲棍对练为主,具有南拳步稳势烈,发力短猛,善用手法,防守门户严谨,进攻多用指法、拳法的特点,形威、力猛、马实、手狠;练功要求一疾、二硬、三力,被誉为“三绝”;讲究实战,套路精练,朴实无华,结构紧凑,其动作招招立足于实用,体现了疾、硬、力的特点。

金斗洋村上自90多岁的老人、下至12岁左右的孩童,绝大多数都会打畲家拳,每天黎明时分或夜幕降临的时候,在这个村庄的家家户户都可以听到练拳、对棍的习武声。如今,得益于党的少数民族政策,金斗洋村已成立了畲族武术团队,而且日渐扬名于外。其中姐妹花钟团玉与雷康莲,对棍表演是她们的拿手好戏,她们参加过众多的武术比赛,均获得优异的成绩;还有雷卫平、雷友平兄弟,平时朴素憨实,当他们手提枪棍出场时,如同换了个人,一招一式,风云雷电,惊天动地,威振山河,武功着实不同凡响。而最令金斗洋人引以自豪的是畲家拳第九代传人钟团玉,她是武术团的当家花旦。从12岁开始,她就跟随擅长畲家武术的舅舅学拳,与畲家拳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她参加了各类比赛和演出,获得多项奖牌及荣誉,她带领的武术团多次参加省民运会获大奖,其中的“打枪担”畲家拳项目,曾连续两次荣获全国民运会一等奖。

岁月沧桑,时光流逝,千百年过去了,古朴依旧的金斗洋村,因为有独特的人文历史作支撑,这里的一草一木皆鲜活灵动起来,一砖一石也显得丰盈饱满起来。金斗洋武术作为“畲族武术之源”,亦吸引了众多南来北往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

为金斗洋人感到欣慰,当年因受辱被欺,而不得不练武防身的畲家拳,如今成为中华武术的一朵奇葩;也要对金斗洋人肃然起敬,畲家拳朴实无华,长于实战,制敌于险境,但更尊重礼让谦和,讲究手下留情,这也是金斗洋人做人处事的底线。

我由衷地赞叹!在金斗洋这块传奇的土地上,不仅有着大山的朴实厚重,也有着大海的宽广胸怀。衷心祝福金斗洋武术走向更高更远的境界,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本文选自《走进“八闽旅游景区”·福安》;图片来源于宁德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