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溪之上
崔建楠
福建廊桥较多分布在屏南、政和、寿宁等县,其他地区零星存在,而即使是在这3个县的乡镇村的分布,也较为分散。但是在建瓯的迪口镇,目前却存有23座古廊桥。据历史记载,清代迪口有廊桥500多座,至民国也还有200多座。廊桥在迪口为何如此集中?这在中国廊桥的地理版图上都是较为罕见的现象。带着这个疑问,在初春时节前往迪口,一探究竟。
闽浙廊桥是中国古代交通的一朵奇葩,因为闽浙地区山高谷深溪流纵横,古人为了往来沟通交流,便在山谷之间溪流之上搭建廊桥,实现了村庄之间乡镇之间的往来。所以,廊桥与溪流必然是相辅相生的。
迪口有一条穿越南北的溪流吉溪,也叫“迪口溪”。吉溪源于迪口北部玉山镇的板山岗与狮子岩。从大的地势上看,在迪口的西北部是武夷山脉的东南坡,在迪口的东南部是鹫峰山的西北坡,这两座大山脉相互挟持、挤压形成了层层向东南渐降的山体褶皱,丰富的褶皱之间分布着丰沛的溪流。比如在吉溪的西北面与之流径方向大体一致的是闽江上游支流之一的建溪。建溪在延平汇入闽江,而吉溪在延平以东20千米的吉溪村汇入闽江。形象地说,吉溪就像建溪的小兄弟,在建瓯玉山地面开始伴随着兄长建溪向南流淌,在闽江主流初始河段的大洲一带牵手。再细看吉溪,玉山镇东南部的几座高山狮子岩等发育了吉溪, 也成为北部松溪的分水岭。吉溪一路南下的时候,一路也接纳了许多的微小溪流,形成了迪口小流域范围内丰富的水源网格。溪流丰富是廊桥修建的基本条件。其实迪口的溪流面貌与屏南、政和、寿宁并无二致,甚至可以说寿宁、屏南一带更加山高水深。那为什么迪口这里廊桥密集呢?因为迪口东北、东南属低山、中山区,西南、西北以及中部属丘陵、河谷盆地区,人口相对密集,村庄星罗,人员往来相对频繁,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对比较富庶,百姓宗族热心公益,由此才形成了廊桥密布的现象。
惊蛰之后,春雨尚未到来,吉溪上下溪水清冽,古道边山林苍黄,细观倒垂溪水的枝头,因水汽雾霭熏蒸早发的嫩芽星星点点,廊桥桥头只有紫云英盛开着,透露出春的消息。
迪口廊桥最有价值的当属黄村的值庆桥,它之所以成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发现之一,成为建瓯廊桥里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有原因的。
值庆桥年代久远,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后经明末、清康熙四十五年(1796年)、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多次修缮。闽浙廊桥始建于明代的不少,但是经历清代重修或再建之后,往往明代构建构造荡然无存。
但是值庆桥却还保留了部分明代构建。初春的艳阳里,我们走近值庆桥。从已经被屏南廊桥修造世家黄春财老先生修复的廊桥外观看,值庆桥朴素而低调。因为值庆桥不是木拱廊桥,为伸臂叠梁廊桥,桥体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上,既不险要也不豪华,确实平淡无奇。当我们走进桥中特别是走到藻井下面的时候,抬起的头就收不回来了!
值庆桥内部廊屋重檐部分的内柱很高,其间十分少见地用斗栱构成藻井,单檐部分榀架为四柱九檩,以插梁、插栱、斗栱组成,檐柱出插栱承下檐。你仔细去看,与其他廊桥相比,值庆桥的立柱、插栱、斗栱用材都较粗大,梁、枋、串大多为月梁形,梁、内柱间的串为扁作月梁形,顺脊串与上金檩下的串为圆作月梁形。值庆桥的粗大用材形成的外观效果不仅仅是结实,更明显的是敦厚的明代风格。
在值庆桥廊屋木构架上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代弘治年间墨书题记,题记位于梁、枋构件下皮,记载了建桥主持人、募捐者、工匠、彩画师的籍贯和姓名以及募捐者具体捐资数额,其中还有徽州府休宁县客商捐资。南侧尽间改建部分,也保留了清康熙四十五年(1796年)修缮时的题记,也可了解到当时的建桥参与者与捐资数额。值庆桥彩绘最精彩的部分是在廊屋居中三间的藻井、梁架上,还保存有以莲花、云纹、锦纹为主的明代风格彩画纹饰。藻井顶部绘云龙,主要使用墨色、土红、白色3种颜色,虽然已经残破,都是其明代彩画的样式与风格特点依然明显突出。
有意思的是,与许许多多廊桥不同,值庆桥设有3个神龛, 分别修在桥的中部和两头。神龛迎水而立,为止煞消灾祈福之功能。因为年代久远,特别是近年为保护廊桥防止失火,文物部门指导村民均将廊桥中的神灵迁至桥外设立,所以值庆桥的3个神龛目前均空置,但是桥中的神龛还保留了部分构件,依稀可以窥见原始的模样。桥中的神龛原先安放南海观音菩萨,背板上凸出的支撑隔柱尚在。村主任告诉我们,他小的时候还看见悬立在背板前面的观音和那些童子。他指给我们看那些遗落在神龛里的泥塑水波纹残片。而廊桥两头的神龛是放置什么神灵,村民们也已经记不起来了。
在值庆桥我们还看到了“桥葬”。在村书记的指点下,我们俯身至廊桥外,从桥两头神龛下面栅栏的缝隙里看见了数十个大小不一的金罐。随行的摄影师也将手机伸进缝隙拍摄完整的金罐排列的图片。
村书记介绍说金罐是在2019年修复时发现的。在桥头两端的桥板横梁下面埋葬着大量的金罐,在建瓯市博物馆的文保专家的指导之下,做好了标记、拍摄了图片,将金罐再次原位埋入横梁之下。从当初拍摄的图片看,埋在桥下的金罐与目前放置在神龛下部的金罐很是不同。据说那些黝黑的陶罐是宋代形制,那金罐的盖子内部还有螺旋排列的墨字,记载着逝者的生辰以及去世年代,其中一个明确记载逝者的忌日是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此时疑问就出现了,值庆桥为元代始建,就算金罐是那时埋入的,难道那罐中是宋人的骨殖?若是宋人的骨殖,那就应该是“三次葬”了。或者那些金罐为宋代所制,存至明清再用?还是明清烧陶工匠按照宋代金罐制式烧造?还有人问道,这些金罐是建桥时一次性埋入,还是每当有老人去世“二次葬”时都要撬开桥板安葬?我们一群外行人坐在桥内议论纷纷。
时值初春正是挖笋的季节,我们面前不时有挑着装满春笋的沉重布袋的村妇碎步经过。年年岁岁,活着的人们从金罐里祖宗的头颅上来来往往,活色生香地活着,这就是轮回吗?生与死就隔着一块薄薄的桥板,老百姓的生死观竟然如此通达?
为什么在闽北廊桥会出现“桥葬”这种奇特的习俗,是廊桥堪舆风水文化使然(但是在闽东寿宁、屏南却未见发现),还是有独特的地域风俗习惯?这都期待着文物专家和民俗专家的破题。闽浙廊桥是中国古代交通的一个独特现象, 但凡在廊桥的两侧,都连接着古道。值庆桥横跨璜溪,两头连接着建瓯至福州的古道。在迪口镇南部吉溪下游闽江大洲至政和松溪乃至浙江庆元的一条古道上,也有一个村庄叫“郑魏”。进出郑魏各有一座廊桥,村庄南面的叫“德胜桥”,北面的叫“仙恩桥”。一座村庄“担”着两座廊桥,两座廊桥拱卫着一座古村,村庄与廊桥如此完美地结合,这在闽浙廊桥里也十分稀有。迪口廊桥千姿百态,有以“龙”形显圣的接龙桥,有精致小巧的火烧桥,还有同样有“桥葬”现象的兴龙桥,也有如同闽西“东倒西歪”土楼裕昌楼一样东倒西歪仍然挺立的后建桥。
吉溪上,彩虹道道,览沧桑而阅瑰宝,叹人间绝技遗产传世!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建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