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5 21:0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汪 兰



挑 

 

  

 

 

幡,又称“旙”,原指长条形的旗子,后泛指一切旗帜。挑幡,即用长长的竹竿挑起长条形的旗帜,使之不断翻转、飞扬。它是建瓯民间一种充满奇险动作的绝技表演,一种广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广场艺术,现已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众所周知,建瓯是中国笋竹之乡,层峦叠翠,多为青青的毛竹林。但并非每一根毛竹都有充当幡杆的资格。它必须是当年生的又粗又壮又直的大毛竹,往往要在竹海中好中选优,才能得以产生。它被砍下来后,先要削去外表青皮,埋入水塘淤泥中浸泡数月,待去掉甜味后取出晾干,再用火将其弯曲部位烤直并刨光,最后涂上墨绿色油漆,这才有资格作为挑幡的主体——幡杆。此后,它还要在尾部加上幡箍,套上六角宝塔形的幡顶、四方形的幡斗,再插上一面三角形的小幡旗,并顺杆垂挂下来另一条4米长的条形幡旗,如此,全幡长10多米,重约20公斤,立于地上,直指蓝天白云,让大小幡旗映日生辉,飘飘然蔚成壮观。

164698974712540.jpg

挑幡(全然  摄)

此番走进建瓯,我终于观赏到慕名已久的挑幡表演。

那是在一座天后宫前的小广场上。只见表演者先把幡杆扶正,立于自己的脚尖之上,随着开场锣鼓炸响,表演者用脚尖轻轻一挑,那长长的幡杆便一跃而起,稳稳当当地飞落在他的肩膀之上,而杆顶的大小幡旗也随之展开并飘动起来。顿时,掌声、喝彩声四起。据说,此一开场亮相动作名为“肩扛南天竹”。南天者,南天门也,在民间传说中为天廷的第一道大门。

接着,随着音乐、锣鼓声时而舒展,时而急促,表演者的脚步时而轻轻移动,时而大步跳跃,全身的动作也时而轻柔,时而激越,幡杆在人体上的落点也越来越多了。它或在左臂右膀之间横向跳动,谓之“臂扬万马鞭”;或高高地抛向头顶,谓之“头顶一片天”;或稳稳当当地滑下后背,停留在弓起的后腰,谓之“腰掉日月星”……但见幡旗上下飞扬,左右翻转,如桅杆在惊涛骇浪中起伏,如船帆在激流漩涡中飞旋。然而,更惊险的动作还在后头,只见表演者先后用手指、用鼻子托起幡杆,甚至,还用牙齿咬住了幡杆的底部,此一系列奇险动作,分别名为“一指定乾坤”、“鼻托五岳巅”、“牙咬北海塔”,让观众充分体验到什么叫有惊无险,什么叫绝处逢生,什么叫悬崖勒马、背水一战;什么叫化险为夷、否极泰来……随着演出的节奏越来越快,步步推向高潮,参加表演的人也越来越多,男男女女齐上阵,在你进我退、你抛我接中“龙凤戏长幡”;在你追我赶、你争我抢中“八仙闹东海”……

这是力与美、刚与柔、动与静的完美组合;是倾斜与平衡、惊险与安稳、胆大与心细的对立统一;是音乐、舞蹈、体操与杂技的和谐交融;是在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中不断挑战人体极限,充分体现人类强悍的力量、灵巧的智慧、顽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是最原始、最民间、最富有地方特色,同时又最能走出建瓯、走向全国的广场艺术。它让人时而目瞪口呆,时而手舞足蹈;时而胆战心惊,时而热血沸腾;时而屏声静息,时而忍不住为之欢呼雀跃……

建瓯挑幡,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

据建瓯市挑幡艺术团团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祝石梁先生介绍:建瓯挑幡这一支民间绝技的起源,还与一位民族英雄息息相关。距今340多年前,明朝将领郑成功在闽北招兵买马,组建“抗清复明”水师时,建瓯城郊、建溪之畔,有个名叫大洲的村庄,其青壮年纷纷应征入伍,跟随郑成功渡海征战。待收复台湾战役结束后,凯旋返乡的建瓯将士,将带回的军旗高挂竹竿上竞相擎持,以示庆贺。此后每逢年节,大家都要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装点旗杆,舞动一番。久而久之,舞动的套路越来越多,便逐步演化成有锣鼓、音乐伴奏的挑幡表演。其参演人数可多可少,表演形式灵活多样,又特别适合在街头和广场演出,营造热烈喜庆的节日气氛,因此,深受大众欢迎,成为建瓯城乡一项广泛开展的民俗文化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繁荣,人民文化生活更趋活跃,挑幡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在政府的重视下,近年来,建瓯挑幡在继承传统表演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容,并大胆进行艺术创新,使之更适合在大型庆典活动中进行现场表演,成为建瓯市乃至整个南平市的一大文化品牌,并不断走向全国……

2001年金秋10月,在第五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上,建瓯挑幡艺术团代表福建省出演新创作的节目《同庆》,就以其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间气息,独特、新奇、惊险的精彩表演,在全国32个参演节目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表演金奖。此后,他们又先后应邀参加北京、上海、澳门、江苏南京、江西赣州、山东潍坊、贵州贵阳、浙江衢州和福建福州、厦门、龙岩、湄洲岛等地所举办的各种大型文化活动,并在表演中屡屡荣获大奖。与此同时,他们还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所举办的2006年中秋晚会、2008年“五一”劳动节特别节目、2009年元宵晚会和中秋晚会、2010年湖南卫视元宵喜乐晚会等演出活动,并通过电视现场直播,在全国亿万观众面前大显身手,被许多媒体赞叹为“中华一绝”、“华夏绝艺”……1998年,建瓯挑幡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2005年,它入选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07年,它又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龙虎榜。

当然,在这一次次成功演出的背后,在这一次次如同海潮般掌声的背后,在这许许多多奖状、奖杯、奖旗、奖牌的背后,是艺人们代代相传的执著,日日苦练的艰辛,以及精益求精、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聪明与才智。

从前,挑幡的表演者,清一色由身强力壮的男子来担当。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自动加入,建瓯的女子挑幡表演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的飒爽英姿,早已在第二届全国亿万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会上技压群芳,一举夺得“特色奖”第一名,为此,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还以“巾帼不让须眉”为题,专门作了报道。当然,她们更经常与男演员们同台表演,男男女女齐上阵,不但壮大了演员队伍,丰富了舞台色彩,也在刚柔相济、阴阳互补中大大增添了表演的套路,拓展了表演的空间,使一些大型节目的演出,更能营造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宏大气势与艺术效果。

当然,她们为此所付出的劳动,不但不亚于男子,甚至比男子更多、更艰辛。那天清晨,我起早来到她们暂时设在水西钢材市场一角的排练场,近距离观察她们的晨练。别看她们一个个活蹦乱跳,休息时掀开衣襟,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伤口愈合后所留下来的永久性疤痕。回忆往事,拉伤、扭伤、乃至因咬杆丢掉两颗牙齿的故事,比比皆是。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她们对艺术的热爱与忠诚,对成功的渴望与追求。

其中,最让我钦敬的,是徐瑞玉。头一眼看见她窈窕的身材、轻灵的动作,我以为她还年轻,一问年龄,她腼腆一笑,没想到居然已年过半百了。她是造船厂的一名下岗职工,从17岁就开始玩幡,先从小竹竿玩起,后来就跟男子汉们一起转动起大幡杆来。久而久之,她不但能把幡杆高高擎起,还能在底下轻轻松松地扭起秧歌来呢!她不仅手上在玩,脑子还一刻不停地边玩边转,呼拉圈就是这样玩出来的。练呼拉圈需要腰腹用力,上面还要顶着幡,一开始常顾得了上顾不了下,呼拉圈转几圈就掉了,她马上改变战术,先在家猛练呼拉圈,练到一次能转3000下,再顶着幡就稳当多了。尽管腰酸、背痛,全身骨头仿佛散了架,也要坚持练。这一练,更是克服无数次的偏差与失手,才渐渐熟练起来,由上下顾此失彼到配合默契,最终修成正果,可以上台正式演出了。而这一让人耳目一新的演出,把时尚的西方艺术和传统的东方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自然赢得轰动效应。最难忘的一次,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朱军在场,他听说徐瑞玉能口咬幡杆,腰里套一个大呼啦圈,手上套两个小呼啦圈,连续表演30秒钟时,便亲自为她数倒计时。只见徐瑞玉不慌不忙上了场,嘴咬幡杆,稳如泰山顶上一劲松,腰手并用,旋动呼啦圈,如同三个小火轮,全场观众随朱军一起高呼:5,4,3,2,1……最后,她以超过原计划3秒钟,即33秒钟的成绩,为这一演出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全场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艺无止境,任何艺术都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目前,建瓯挑幡虽也面临一些困难,诸如艺人文化素质的提高、后继人才的培养、创作力量的加强以及在排练场所、资金投入等方面均有所欠缺,但我相信,随着建瓯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文化事业势必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支持,建瓯挑幡,作为建瓯市的一张名片,作为我省、我国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必将沐浴时代的阳光,更加光彩夺目,更加灿烂辉煌。

本文原载于《走进建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