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5 21:1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郑为官



 

郑为官

 

 

秋日的午后,为睹一座古木廊桥,我乘车向建瓯市迪口镇占村黄村这个远离城市的山村进发。进到山里,阳光照射在山间、田野和村落之上,辉映出一种别致的美。蓊郁的森林,满眼的绿,还未泛黄的稻谷,轻微弯曲穗头,等待着成熟。如此甘沃的地方,的确是插上扁担都能长出叶子来的金瓯宝地。

道路顺着小溪延伸,溪里的水,时而溅落时而平缓地流淌。当到一处长形山间小盆地后,有了村落,还未进村,就在黄村水尾看到了这座跨越璜溪极负盛名的古建筑——迪口值庆木廊桥。

远处望去,灰灰的一座风雨桥,黑黑的瓦顶,沉沉地静卧于两山的溪间。走近前,才看清是一座经过风雨侵蚀的杉质桥梁,些许泛绿的梁柱,已是一片斑驳,与山上的葱茏树木相对而立,一种凝重沧桑之感扑面而来;却见周围座座青山,片片绿竹,山涧幽深,彰显出它蛰伏藏匿于深闺无人识的质朴。拂面清风,伴流觞的粼粼清波,却又衬出它骨子里的那份不朽豪情与刚韧坚强。

它,竟是于明朝弘治三年以杉木材质所建的廊桥,如今已傲然挺立了520个年头!它,虽历经几百年的沧桑风雨,但仍屹立在溪河之上,依然英华外发,至今还在发挥着村里人们通往外村及过溪的作用。

漫步轻移在桥上,你会感叹这座木廊桥的奇特。它学名称为单孔井字形圆木叠涩伸臂方廊桥,全桥长37米,内空宽5.5米,进深10柱,用柱41根。桥北端大部分建在硬地上,两侧桥墩为块石垒砌,上铺井字形圆木,逐层向河面中心延伸,最后铺长圆木连接两墩构成桥梁。桥面铺设横木板,廊屋中部三间上覆重檐并设神龛,形成重檐悬山顶。屋梁架处使用大量粗大的丁字形斗拱,桥正中有藻井,尚留模糊彩绘图案,桥的大梁下皮墨书“昔大明弘治三年岁次庚戌月建己丑朔旦戊申越初五日壬子大吉良晨募众鼎新建造上祝”等字样。最让内行人称道的是,桥内造型结构全是宋代建筑遗风,斗拱层层叠叠,靠卯榫穿插不见一颗钉子。如此堪称一绝的手法,加上简洁有力的构件组合,堪称是古建筑中的一朵奇葩。

据传大明弘治三年(1490年),由九村合建而成的值庆桥,其桥两头傍南北走向,左边是蛇山,右边是龟山。桥的南方塑有火德星君手提三角金砖,左塑千里眼,右塑顺风耳;北方塑有玄天上帝,脚踏龟蛇二精,手拿皂旗,以示威镇乡邦梓里;中央土塑观音坐于菩陀岩,左塑护法,右塑神祇;上彩蓝天白云,孔雀鹦鹉、飞禽走兽,下绘碧绿海水,虾卒鱼将、海螺之类;两神龛下做木橱,存放当地先人尸骨罐。神龛里塑神摆香,乡民供奉,寓表收除妖魔,并守拒外来伤亡鬼神。

建瓯是闽北廊桥最集中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境内现有各种廊桥32座,且大部分为木拱廊桥,至今还彰显着它交通枢纽的作用。

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桥上建有长廊的桥,又称为厝桥、屋桥、风雨桥。是桥梁和廊、屋、亭的巧妙结合,其建筑工艺巧夺天工、独具匠心。木拱廊桥,又称木廊桥,廊桥中的一种,建筑材料多采用经得起风雨侵蚀的杉木。虽然形状各有差异,但其结构基本一致,均按河床宽窄,设计成有墩或无墩的。整座桥全部靠木材以榫卯衔接而成,不用寸钉片铁,结构严密,建筑稳固。桥屋的结构造型、细部做法与当地房屋相似。梁架结构多用九檩四柱,五架抬梁式。桥屋正中是一条长廊式通道,两侧有木护栏,沿着栏杆大多设置固定木坐凳并联结着柱廊,巧妙地将其使用功能和结构功能结合起来,坐凳以供人们歇脚等之用。为保护桥梁结构和桥面不受太阳暴晒和风雨侵蚀,栏杆外缘鳞叠铺钉木板(俗称风雨板),木板多用油漆漆成红色。清朝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这样描写过木拱廊桥:“闽中桥梁,最为巨丽,桥上建屋,翼翼楚楚,无处不堪图画”。

据专家考证,建瓯在清代有廊桥500多座,到民国初年还有200多座,其中最长的廊桥为城区平政门外的通都桥(故址即今水西桥),共有亭柱172根。只是岁月和时代的变迁,如今,廊桥已所剩不多。迪口镇是建瓯目前保存最多最好廊桥的地方,能如此存留,在于它作为村庄的风水及供奉之地有关,如同风水林等,当地村民人人自觉保护绝不轻易损毁。9座古廊桥中,值庆桥为近期发现的我国现存有确切纪年最早的木廊桥,比全国木拱廊桥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庆元如龙桥,还早135年。著名的廊桥有迪口镇值庆桥、后建桥、仙恩桥、接龙桥、德胜桥、火烧桥、小吉桥,吉阳镇步月桥,小松镇双龙桥,小桥镇普通桥,玉山镇腾云桥,徐墩镇归宗岩会仙桥,南雅镇集瑞桥等。吉阳步月桥是闽北现存最长、净跨度最大的伸臂木梁结构木厝桥。

说到步月桥,它位于吉阳镇玉溪村南侧,东西走向,木石结构,桥全长130余米,宽达6米,由42间廊亭连榀成一座气势恢宏的双孔木拱廊桥。据史料记载,明正德十四年(1520年),由吉阳玉溪葛氏五世祖万宗公首捐建造。清乾隆己丑年(1769年),该桥被商贾张士华在玉溪河放木时冲塌,赔偿700万枚铜钱修复;至道光五年、光绪十九年,葛军操和玉溪大夫村村民黄声遏又两次募捐修缮。再沿袭下来是1998年,在建瓯历经200年一遇的“6·22”特大洪水肆虐下,玉溪河堤岸坍塌,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桥基向下游一侧倾陷,步月桥处于危在旦夕之中,在当地政府重视关心和玉溪妇女耕山队对修桥资金的积极筹措下,捐资了100多万元,重修该桥,面貌焕然一新,使这座文化蕴含深厚的名桥得以重生又成为人民群众纪念抗洪救灾的丰碑。而今宅桥依旧是吉阳镇通往大夫、圭历、巧溪、张坑山区行政村的交通枢纽。

每逢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之夜,吉阳与玉溪两村村民,就会怀着丰收喜悦的激情,如约而至步月桥送、摘灯笼。产生这样的民间习俗,是与距今480年前建成的步月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灯笼分红、白两色,红的象征吉祥生财,白的象征平安添丁。信民摘取灯笼以求财求子,取灯笼者,须在次年的当晚“取一盏还十盏”把灯笼挂回桥上,遂使这一传统习俗延续至今。故每及至中秋月临,四邻八乡民众都会云集而来祈福许愿。这也是将之取名步月桥的原意吧。

巍巍木拱廊桥,取石为基,架木为渡,虽无雕栏玉砌之华,却有钢铁之身,故能存数百年之久,只因了当地盛产优质木材与古代桥梁匠师精湛建桥技艺,加之村民爱护,才会依然坚挺在幽深的溪涧。当你了解和领略到它的渊源历久与文化沉淀,又凭栏望山水之苍茫,天地之高远后,你便会感叹时光之迅疾,岁月之悠远。定会使你沉浸于无尽的思索之中,它犹如中华儿女吃苦耐劳精神与博大胸襟气度,以及那种不怕遭受外来风雨的蹂躏与侵蚀,依旧挺直着脊梁,永远昂首傲立于世界东方的坚不可屈的民族之魂。人们不得不叹服它的坚强与不朽,夸赞它的超然现实之美与那份厚重历史,继而对它肃然起敬,并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廊桥除了那荡气回肠别有风姿的景致之外,追溯历史,还能寻觅到由古而来的许多传说。如吉阳的步月桥两大桥墩上,分别石刻有两个鸡头,昂首傲立,据说这是一对公鸡精,专门降服洪魔的。自打建步月桥起,再大的洪水也不敢淹到鸡颈以上,就连200年一遇的“6·22”特大洪灾也未能水淹桥面,而此桥体离水面也只2米多高,不能不令人叹服设计者的精确计算和远见。迪口接龙桥传说的是,一个杀猪屠夫过此桥,忽萌放下屠刀之念,遂把肉担、屠宰利器悉投桥下,在此得道,立地成佛,醒悟人们弃恶从善,从此,镇桥之神即为该屠夫并受人供拜。廊桥还提供了山乡民众躲避风雨,休闲纳凉,会聚演说的重要场地,因而也就演绎出诸多与桥有关的民间传说和传闻了。

木廊桥的古韵,还在于它静默在崇山峻岭之中,仰挽高天流云,俯视溪涧清波,睨霁月而凝冷,吐烟霞而聚秀。无市嚣之扰攘,凭雨打风吹而去,任时光之浪淘尽,一桥横架,空余模糊丹青墨痕。其中的历史,藏于山野,不为外人所知,将之演化成木头上的斑斑痕迹,让沾满积垢的青苔与墨水模糊的气息,置于屋顶的瓦砾与梁柱之上;踩在脚底的嘎吱木板,凹陷清晰可辨的踏窝,烙下几百年岁月漫过的长河足印;风雨侵蚀而残缺的挡板里,诉说着多少风花雪月,只是早已追随溪流而去……能够留下的,只是梁柱上的断章残句,不过是那些造桥、修桥历程的简要记录。

千百年来,建瓯这块古老的土地,潺潺不竭的众多溪流上矗立着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廊桥,于山涧里,于村落间。融进了一幅幅古山乡的景象之中,且为周围山水平添几许美丽景观,有“凌虚千尺架飞桥,势控长虹挂碧霄”之慨。木拱廊桥最为形似《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桥梁专家誉之为“古老概念的现代遗存”,具有“活化石的价值”的建筑。而以近年才发现遗存的值庆木拱廊桥,更是极具宋代建筑遗风。由此,更进一步说明了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在明代以后民间并未失传,而且造桥工艺有了极大的提高。

一座座的木廊桥,它架起了交通与经济,承载着文明与繁荣,提供了山里人们通向彼岸的需求,实现着人们走出山外的一份份祈愿;在它那一道道斑斑痕迹不可抹去的烙印里,既见证着沧桑历史时代的变迁,也见证着城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它如同一部山野史诗,接受世人的景仰与观瞻。

本文原载于《走进建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