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7 21:2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张冬青



访

 

张冬青

 

 

早听说闽北古城建瓯有“弓鱼”的习俗,记不清是在电视专题片还是摄影画报里见过这样的镜头:骑着摩托车或自行车从渔场归来的人们,沉甸甸的担子两头挂满弯弓成半月形的大鱼;青黑的鱼背,白亮的鱼腹,团团簇簇,阳光下鳞光闪烁;鱼担上像挑着许多刚从水里捞上来的月亮。画外说明,这就是建瓯特有的“弓鱼”。鲜活的鱼为什么要弯成弓形?弓鱼是怎样弯成的?鱼离开水还能活吗?这些都一直成为潜伏在我心中的困惑。

9月上旬,恰逢随团往建瓯采风,终于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弓鱼”的机会。邀请方列出的采访名录中就有“弓鱼”一项,我便当仁不让地认下了这一选题。

c1d5f54fa3a144d8a3a9572eea286eb6.png


微信图片_20221107214136.jpg

弓鱼技艺

上午开完选题会,午餐后,我躺在宾馆床铺上,就手饶有兴致地翻读当地文友黄明和赠送的散文集,里头就有一篇《弓鱼》。据明和兄在文中介绍,“弓鱼”习俗始于建瓯刚有淡水养殖的元末明初。捆绑“弓鱼”是一门高超的技术。当渔民从鱼塘中捕起鱼后,立即把草绳从鱼鼻孔穿过鱼唇,尾部绑至肛门下,叫初绑;然后将鱼放入清流活水中“吐污纳新”,再进行第二次弓绑,即头部不动,尾部由肛门下移到肛门上,使鱼的身体弓弯成半月形。“弓鱼”是很讲究很科学的。弓过的鱼,头朝上冲着清水,清水灌进鱼肚子,鱼在呼吸时不断地吐出肚子里的脏水,这样腥味和泥味就自然地被洗净了。而且鱼被弓起后,鳃还在一开一合,有充足的氧气出入。鱼身虽然无法动弹,处于一种“假寐”状态,反而使体能消耗大大降低,加上吞进的清水部分被保留在体内,可供生存的基本需求,这样鱼存活的时间就得到了延续。根据渔民说法,捆绑得好的“弓鱼”,在夏季可活2-3天,冬天可活6-7天,这就为在当地贩卖或长途运输提供了时间保证。这种保鲜方法称得上我国民间的一种罕见的“鱼类保活法”。且弓过的鱼,吃起来肉质特别鲜嫩,味道尤其鲜美,是酒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肴。

下午还不到3点,就有人敲门。忙起身,见门外站一位年轻女性。来人是市文体局包小丽局长。我有些纳闷,说可能搞错了,我采访弓鱼,原先预约的是市畜牧水产局。年轻的包局长说,市里安排她来接受采访,主要是考虑建瓯弓鱼2008年成功申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该项目申报是由市文体局一手主持进行的。我和包局长坐下来聊了一会。我给包局长留了电子邮箱,盼她采风过后能将相关“申遗”资料发过来。我还是提了要求,希望帮忙联系到市水产局相关人员。我想能多了解建瓯水产养殖方面的情况。包局长爽快答应并用手机联络。包局长还要接待建瓯挑幡、文庙、朱熹文化等选题的采风作家,这个下午够她忙活的。办事麻利的包局长帮我联系好后即起身告辞。

窗外响起淅淅沥沥的雨声。半个小时后,一个中年汉子领着另一个敦实的年轻小伙子带着雨具敲门进来。坐下后彼此了解,50出头的中年汉子是资深工程师郭哲生,在市水产局工作20多年;30来岁的年轻小伙是当地的养鱼专业户弓鱼能手陈小峰。两位都是淡水养殖和“弓鱼”方面的行家里手,访谈进行得快捷顺畅。从郭工程师如数家珍的口中得知,建瓯位于闽北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的北侧,属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闽江上游的南浦溪、松阳溪在此交汇,形成丘陵与珠状的山间河谷平原,土壤偏酸,氮素中等,有机质丰富。建瓯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气温14-20℃之间,年平均无霜期262-280天之间,这些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合淡水鱼类生长与繁殖。

郭工程师说,建瓯池塘养鱼始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最初,在城关钟楼、豪栋等村养殖,建有200余口高产池塘,为草鱼、莲子、泽泻轮养轮种,俗称“百口塘”。到2007年,全市鱼类养殖面积28767亩,其中池塘19971亩,水库8796亩,总产15751吨。建瓯弓鱼技艺始创于清乾隆元年,发源地为建瓯城关钟楼村一带,至今已走过近300年历史。由于建瓯淡水养鱼业发达,当地年产万余吨食用鱼,全部以弓鱼上市;因此,弓鱼之盛,蔚为大观。

忽然想起曾在相关资料中读到,建瓯弓鱼能手李松婢曾在2009年4月,受邀专程赴京参加由朱军主持的中央电视台“五一劳动节特别节目”——《挑战英雄会》的表演,仅用200秒就捆了20条“弓鱼”,赢得了满堂喝彩,我和一旁不怎么出声的陈小峰有了以下一番对话:你绑一条弓鱼要多长时间?也就十几秒钟。弓鱼有固定的传承人吗?弓鱼技艺简单始终没有改变,建瓯所有池塘养鱼人都会,不需要特殊传承人。这个季节有捕鱼吗?我想能看到弓鱼现场。最近几天都有下鱼塘但要起得早,明天早上计划5点一场6点一场,要不明天早上6点这场我骑摩托来带你?

窗外的雨还在下着。说实话我有些犹豫:一是就现有的了解,写一篇“弓鱼”短文不成问题;二是我早上贪睡,极少凌晨天没亮出外。我又想,能够亲身参与夜捕并见证“弓鱼”,机会难得,我不能错过。我和陈小峰交换了手机号码,说,明天早上如果没雨,6点前我打电话和你联系。

事情就这么定了。当晚,热情的当地文友请我们几个吃夜宵。在一处山脚边的大排档里,男女一堆人团团围坐,热腾腾的水煮活鱼上来了,喷香的红烧鲤鱼上来了,满箱的啤酒上来了。我问道:这些都是弓过的鱼吗?文友朗声:在建瓯没有弓过的鱼不上桌。我挟一口入嘴,果然鲜嫩生香。文友们大快朵颐。啤酒瓶不断空去,欢闹声次第升起;欢声笑语里洋溢着甘草清泉和啤酒花的味道。

回到宾馆已是11点过后,迷糊睡去;一觉醒来,已近5点。想起与弓鱼手小峰的约定,便挂了手机过去。小峰随即回话,他也正要告诉我,今天只在5点后捕一场鱼,他马上骑摩托过来。

我稍洗涮下楼,陈小峰已骑着辆黑色摩托车等候在宾馆门口。赤裸着上身的小峰让我坐在后座,同时没忘了递给我一顶摩托头盔戴上。摩托车在灯火稀疏的凌晨里穿街走巷,约摸10多分钟,就来到了城郊的一处鱼塘。狭长的鱼塘,一边是沉睡的民居,一边依稀可见逶迤小山和暗幽的树影。从不远处街巷路灯反射过来的余光可见,这口鱼塘约有两三亩的水面,靠屋的塘埂上有一溜半人高的黄秋葵挂满青椒般的串串果实。小山般一垛鱼草堆满塘角散发清醇的草香。两驾摩托先后突突响着来到;一个是小峰大哥陈小伟,另一个为不知名中年伙计。

中年伙计首先下到水里,把塘中的增氧机提溜上岸。穿着皮衣裤的小峰兄弟从黑摸摸的小山那头放下渔网,一边一人将渔网沿两边拉过来,只10来分钟,渔网就拉拢到长满黄秋葵的塘岸边。作为下手,我则拿着大号手电筒帮忙照明。

激动人心的场面出现了。渔网离岸还有两三米,水面哗然作响,大鱼小鱼争相跳跃,一大片白花花鳞光闪耀。接下来,渔网围成圆筒状,成千上万尾鱼被收拢在狭窄的水域里,鱼们似乎感觉到命运的安排,一下子安静下来;水面上鱼头攒动,细细的喋水声嘈嘈切切,就像是辽阔草原上一场暴风雪过后挨挤在一起取暖的羊群。

真正的弓鱼开始了。站在齐腰深水塘边的小伟兄弟和中年伙计变魔术似的,不知什么时候每人皮裤腰间竟都有了一扎细细的草绳,右手掌间则捏了一根两头削尖的细竹签。我手中的那把大号手电筒像探照灯似地轮圈转过。只见亮光过处,三个弓鱼手轮番从渔网内提鱼在膝,一手在鱼唇处扎下竹签,蜻蜓点水似的,半米多长的细细的草绳一下穿唇而过,随即打结;草绳一头咬在嘴里,稍躬腰,另一头则在鱼尾处扎牢,宛若幼时记忆里乡间巧妇纳鞋底似的飞针走线。几个动作快速连贯,一气哈成;一条几斤重的大鱼转瞬间弓绑成半个月亮形状。我看着手机的时间显示,每人弓一条鱼只用十几秒时间。弓鱼手随手捞起进行弓绑的都是三五斤重的成鱼,两斤以下的鱼则投回塘内。小峰告诉我,成鱼3斤以上最好上市;每口鱼塘隔两三月都要进行一次捕捞。作为一个偶然进入并也算是参与其中的外乡人,我以往没有过夜间捕鱼的经历,第一次见证这种独特的捕鱼弓鱼方式,我兴奋异常惊喜莫名。我觉得,整个弓鱼现场是和谐融洽的。弓鱼手马不停蹄地弓绑着,其过程就是一种艺术享受;被围拢在岸边的鱼群也是兴奋惬意的。那些大鱼好像都在努力喋动嘴唇,亮出青黑的鱼背,以显示个体的成熟和丰润,好让捕鱼者一眼相中弓绑上岸。这些塘鱼生命信息里也许有与生俱来的教诲,作为一条鱼被弓绑是一种荣耀,是这块土地和水域数百年来特有的加冕;就像深山里将出阁的村姑要坐上花轿一样,就像非洲某些原始部落中的少男少女要进行成年割礼一样。不断有弓绑好的鱼被集中在岸边的水草丛中,鱼们安静地躺着;幽瞑的光亮里,我似乎能从那些没有眼睑的鱼眼里看到那一份期待和憧憬。一会儿,它们就要被集体送到清澈湍急的溪流中去冲洗;在塘鱼短暂的一生中,还有什么事情能够让她们如此激动向往。从柳叶般大的鱼苗开始就命定在这半亩方塘里待着,靠割来的青草和人工增氧机维持着生活;鱼们多么想知道溪流是怎么个样子,被清澈溪水洗礼过后的身体该有怎样的轻松和自在。

半个钟头里,3个弓鱼手弓绑了200多条鱼。大多数是草鱼,还有红鲢、白鲢、鲤鱼、小白鲫、罗非鱼等。鱼们分鱼种类集中,过秤,登记,这一场鱼捕下来总共有500多斤。我见3个弓鱼手摩托车后的横担上都挂满小月亮般的弓鱼,便谢绝小峰要送我回宾馆的好意,自个往附近郊区街上拦了一辆的士回去。

回到宾馆,还不到6点,想到那些弓鱼此刻或许正在某条清溪里集体接受冲流洗礼,然后进行二次弓绑;其中一部分还可能在新鲜的阳光空气里被运送往周边的市镇。对于弓鱼们来说,这一天的历程充满新鲜和惊奇,是凤凰涅槃潇洒一回,抑或是随遇而安听天由命?我想起先贤庄子和惠子那段著名的对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心中泰然,回笼觉很快睡去,梦里有鲤鱼化龙清溪入海。

朋友,你如果来到建瓯,你在参观游览完挑幡、乌木妈祖、,万木林、归宗岩之后,你一定要记住品尝一回这里的弓鱼;如果你还能有幸亲临现场看一场捕鱼弓鱼,那么你就真算是有口福眼福之人,不虚此行受益终生了。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建瓯》;图片来源于福建省非遗中心官网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