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鲤 溪
朱谷忠
初秋的一个早上,我进入九鲤溪时,发现雾还未散去,只觉周遭山隐水动,云低鸟藏,氤氲自生,实在妙不可言。我仿佛站在无边的宣纸上,用双脚在勾勒、描摹一幅溪山淡墨画。但我知道,不是画家的我,无论如何也绘不出眼前浓淡相宜的境地,那轻纱一般的雾,也掩饰不住这里的一种质朴的美,清越的秀!
果然,不一会儿,阳光从云中倾泻下来,闪闪烁烁的,有点刺眼,两岸绵延的山岭突然撞入眼帘,犹如屏风镶嵌于斑斓的溪中,异常亮丽,格外醒目。行至近前才弄明白,这里不过是九鲤溪放筏的渡口。
九鲤溪,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西侧山脚下。这一带,山系着水,水绕着山,松杉滴翠,秘径通幽,空籁处处,令人神往。接应我的筏工告诉我,九鲤溪是游客们首选的生态旅游胜地。他见我点点头,又说,今天就叫你乘坐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朴竹筏,途经九曲十二滩,既可领略优美的、迷人的自然风光,还可体验水上漂流的紧张刺激。
九鲤漂流(陈亦健 摄)
我放眼打量,这里溪面宽绰,水流得宁静随意,甚至带有过浓的温顺和纤弱;它脉脉地幻出了峰峦白云的眷恋,柔柔地润出了两岸树木的浓郁,淡淡地晕出了漫谷的些许雾岚,隐隐浸湿了山里深处牧童的笛音。
此处溪水,是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谷流下来的,高处急,低处缓,更远处似有溪水从岩上泻下,如小瀑布一般,飞溅起团团水雾;但眼前溪水却是清澈透明,可以清楚地看见几只小鱼在溪边漂游。
渡口所在村子叫杜家村。乘筏的排工刚告诉我这个村名,我立刻想起这一带民国时出现一个名叫杜琨的诗人。一问,排工笑了,说我肯定是读书人,才知这个名字。他说,杜琨是渡口下游的赤溪人。赤溪是九鲤溪水流交汇之处,地理位置显要。几句话,透露了他也曾读过书,且谙熟地方文化。只见他一边轻点竹篙,一边说道:“《福鼎县乡土志》记载过,赤溪水流甚大,与霞浦划水为界,行筏可达牙城。”从排工口里还得知,这一带水路有三个古渡口,即杜家村、赤溪、湖里。赤溪渡最迟形成于明、清之际,是福鼎、霞浦两地水上交通要道。渡口水面宽约六十米,置竹排一张,渡工一人,日客流量达八十多人次。当时,赤溪渡是福鼎的唯一筏渡。九鲤等地盛产竹、柴、炭、谷物,经赤溪渡,坐竹排可达霞浦的牙城码头上船,运往闽浙出售。而嵛山、三沙沿海的鱼鲜,也经竹排逆水而上,运到赤溪,供应山区生活所需。可见,竹排在赤溪交通的重要作用,而赤溪人都是行排高手,一篙在手,玩转山川。赤溪诗人杜琨写有《九鲤溪》一诗:“一篙电掣庆脱险,怒沫千点成漩涡。平川既决澄江静,水天一色明秋河。”这首诗描绘了山区的溪流险象,尤其是竹排在漂流过程中的壮观景致。综合起来,让我知道了如今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的赤溪,原来位于九鲤溪溪畔、杨家溪上游。明、清、民国时期,境内原来有旧街道,主要有吴、禇、王、杜等姓迁居此地,设有商铺、手工作坊数家。现在保留有部分旧民居。
太姥山风景区融山、海、川、岛为一体,其中川的部分以九鲤漂流最为精彩。
还是杜琨,他在《九鲤溪用东坡面步洪韵》诗中这样写道:
忆昔青溪泛绿波,飘飘竹筏如轻梭。
溪回山促百川合,急流乱石相挝磨。
水师使篙如舞戟,轻筏下驰如跳坡。
目眩耳震山涧雨,生倾众乱风中荷。
说话间,竹筏时急时缓地前行,沿途可见溪边毛竹丛生,间有许多花木,红的,紫的,蓝的,溪流也就增加了无限的画意。据说尤其在春天时,竹影扶疏下各种花木各不相让尽情开放,让九鲤溪瞬间又变成花溪,溪水载着花香,几乎把乘筏的游人家都薰醉了。令人惬意的是,九鲤溪的水是长久不涸的,一年四季,都是在清风、树影、彩石、鲜花中温柔恬静地流着,唱着那音调和谐的歌曲。而且,因为它是这样的清澈明朗,所以我们不独见到溪中那些快活自在的小鱼,也常常可见翔飞于滩头和树间的白鹭。
一片石滩,一丛樟树;一弯水路,一层枫林。一曲曲,一程程,只见两岸佳木茏葱,奇花闪烁。最是时见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百步,渐向东去,则平坦宽豁,两边杂藤繁茂,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白白的浪花则如清溪泻雪,中有石磴穿云,环抱溪沿,幅幅美景扑面,目不暇接。
九鲤溪全长20多千米,漂流区约17千米,下游延伸到霞浦县境内,和杨家溪景区相连。溪流两岸青山绿树,怪石林立,共有数十处自然景观。这时排工又说,附近有个村庄叫乌杯,原没有人居住。传说过去有位姓杜的财主从外边迁居过来,当他雇人在一片芦苇地开掘立基时,竟看到有鲤鱼突然间从地下飞了出来,其中有九条飞到溪里,从此这一带溪流便叫九鲤溪。这个传说并没有什么太神奇的东西打动我,相反,竹筏下的明净溪水,以及岸边轻悠地摇曳着的嫩枝,和那些倒影映在水中的翠绿的小草,乃至夹杂着三三两两的不知名的野花,浅黄、粉红、微紫,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还感觉有洁白的鸿絮飘扬,似有似无,沿溪漂流,给人一种柔情万端、欲说还休的意绪。
九鲤乘筏需要历经穿曲绕滩,动静对比鲜明。而且每一滩每一曲各有特色,或平静祥和,或峰回路转,或急流直下,偶有浪浸鞋袜,但均有惊无险。两岸的山上,有许多国家级的保护树种,其中最著名的是国家一级保护树木——红豆杉。排工说,树龄最大的大约有二百多年了,主干有两人合抱粗,位于一个叫吉星濑地方的左上方,红果成熟时,许多鸟儿飞来,聚集树上,吱呀和鸣,使人能循声而至,轻易辨认。山上,还有闻名遐迩的中华蚊母树,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是地球上最早的几种植物之一,也是集合观赏、物种研究的珍稀树种。
云间雁落青峰下,天外帆来古渡头。
说话间,顺水前行,一一领略到雄狮把口、唐僧西拜、老鼠过溪、仙女下凡、笔架峰、达摩面壁、雄狮下山、金龟戏鳖等数十处鬼斧神工、惟妙惟肖的山石景致。其间,有个号为江南第一漂的“四杆濑”,坡度很高,水流匆遽,浪花飞溅,竹筏顺水而下,如离弦之箭。但在溪面平缓处,立即換了画面:一湾浅水,有群鹅戏水;水清见底的地方,有许多香鱼、鲲鱼等在鹅卵石间游弋嬉戏,悠闲自得,极是逗人喜欢。
竹筏行经磻溪镇境内时,排工告诉我,这个地方有很多瀑布,如龙亭瀑布、溪口瀑布、龙须瀑、隐龙瀑、烟雨瀑等,这些瀑布从高悬的山涧或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而瀑水就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其中龙亭瀑布落差136米,宽3米。瀑布下方有一块可容200多人观瀑的巨石,巨石下是一个10米见方的龙潭。仰观瀑布,飞流直下,犹如白练悬空,烟雾缥缈,声势逼人,凉风习习。瀑布周围有拔地而起数十米的岩峰“将军印”“文笔架”等几十处岩石景观。而溪口瀑布,位于桑园翠湖大源头下游,落差60米,飞流直下,水汽弥漫,彩虹缤纷。瀑布下方,峡谷两岸布满千姿百态的水蚀石,水雾飘忽,时隐时现,犹如观看神秘的海底世界。
记得,前些年春季曾到过此地,沿途瀑布给我深刻印象。而今乘竹筏穿越,虽不能一一亲近,但在秋日时分,放眼四望,发现愈是下游,溪水愈不平静,呈现出金黄嫣红相互杂驳的粼粼波光,宛若一条条鲤鱼腾跃在水面,使沿途都敷上了一层烟波浩渺的愁绪。这使我不由想到,溪水从古到今一直涤荡着满山岑寂,也为人们擦拭着被种种世相所浸染的心灵。而四周绵亘的群山,似有飞泉在云里雾里闪烁,扬着细微的声浪溶入谷中。平缓的岭头,青的靛青,绿的碧绿,在云端各现其姿,各呈妙色。银带似的蜿蜒的岸脚,纷披着倒垂的藤蔓,一直纠缠萦绕到远处看不真切的峡谷。层层叠叠的丛树不经意地现出一片斑斓的色彩,夹杂着微香的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响声;偶尔,似见有叶片在空中飞舞,慢慢地落到溪面上,晃晃悠悠中,竟从林中撒出一群白鹭,扇着翅膀飞向溪面,盘旋了一会,又迅疾地抖着翅膀,箭一般地冲向山林,消逝在一片轻淡的山色中了。
我不禁看呆了。这时,突有一片明媚的阳光冲出云翳,一下把九鲤溪照得鲜澄发亮。只见云山耸翠,近水泛银,沙汀草浦,温润光洁。眼前景色突变,令人猝不及防。惊喜的瞬间,心底也不禁流出了“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的古人绝句。
九鲤溪时缓时急;平缓处,闲庭信步,悠然自得;湍急处,飞筏似箭,有惊无险。在漂流尽头处的渡头村,有两片面积为250亩的枫树林,林边河滩上是一片面积百余亩的荻花滩。每年秋末冬初,树叶黄里透红,荻花一片雪白,别有一番情趣。在两片枫树林的间隔地带,有十几株树龄为数百年不等的古榕树林,历尽沧桑仍生机盎然,天空密叶交错,地面虬根盘绕,为游客提供了一处理想的小憩场所。据专家考证,这是一片全球纬度最北的古榕树林。而九鲤溪下游,则是霞浦县境内的杨家溪,相传因北宋名将杨文广平定南蛮十八洞而得名,自古是出入闽省的必经之地,至今还保留有秦汉时期修建的古驿道──通津路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闽东最长古桥──通津石桥。南宋状元王十朋任泉州知府曾宿此地饭溪驿站,并赋诗赞云:“门拥千峰翠,溪无一点尘。松风清入耳,山月自随人”。
九鲤溪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里有不同的景象。排工告诉我:晴天,这里风和日丽,碧水青山;若是偶逢山洪暴发,这里也会波涛汹涌,山色凄迷。但更多的时候,九鲤溪如柔静的美人,每逢日出、夕照,或月光皎洁的夜晚,溪面总是变幻着各种迷人的风姿和景色。而以田园风光见长的乘筏漂流,虽清凉逍遥,是游人来此的首选,但如今景区内的杜家峡谷,已拓展了户外时尚运动乐园和户外拓展培训基地。景区致力打造中国养生运动第一溪,旅游项目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先后开发了“勇士乐园”野外拓展项目和镭战CS野战真人对抗赛等项目,将观光、休闲、娱乐、素质拓展、赛事拉练集为一体,赢得了广大中青年游客的青睐。这是因为,旅游景区必须是越来越注重深层次的参与性旅游,即营造旅游的情境氛围、导入文化及体验式主题。只有跳出简单的景观资源开发这一传统模式,做到情融于景、人融于情,才能让游客获得永久回味、获得良好口碑。
水路无尽,遐想无尽。对于流碧凝翠的九鲤溪,我有太多的感悟。在我看来,不管是春风、夏雨、秋声、冬霜,它都像一条色彩的溪流,在云中雾里不甘平庸不甘寂寞地流淌着,让整个生命的内涵不再拘禁在固有的流程。正如有人说的那样:如果你永远面向大海,那么你永远就有梦想和挚爱。所以,不管在什么季节,人都应当到野外去感受生态山水,去珍惜每一缕阳光的温暖,每一簇山花的微笑,以坦然和自信去耕耘那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回程坐车时,我不禁又想到,以秀色著称的九鲤溪,过去由于人文讯息闭塞,也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能不负时代,演绎自身的美丽与丰茂,吸引众多的游人,这实在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幸运。而九鲤溪沿岸的诸多名胜古迹,原来深藏山中,这些年来,也一一种植在世人的梦里梦外。难怪有人说:这一切全凭“政德在民”四个字。而民心是天,往事历历,天地可鉴。因此,来过九鲤溪的人,都会发觉,不论自己有多少心事,都会在九鲤溪澹美的意境中净化;而多少超然的想象,也会随着九鲤溪的碧波,荡漾在四季转换的五颜六色之中……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太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