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寻意三峰寺
孟丰敏
皱褶都揉着泥土与花草的芬芳。山间的可爱与清纯意境,在不可言喻的喜乐期待中,朦朦胧胧地笼罩出禅意。寻找禅意是文人皈依禅宗的一种乐趣,不是为了禅,也不是为了文学,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人类的归宿,尤其在雨中。出家人眼中的雨是法雨,那是佛教词汇, 法雨喻佛法。佛法普度众生,如雨之润泽万物,故称。若天对人间的福佑少了,降雨便减少,人间会越来越热。因此,雨中游三峰寺,是一种福气。
福建是禅宗的主要传播地区。明朝276年间,寿宁境内建造了许多寺庙。一代文豪冯梦龙曾于明崇祯七年至十一年(1634—1638年)任寿宁知县,撰写了一本《寿宁待志》,其中便提及明崇祯十年(1637年),寿宁有寺4座、庵44座、佛堂5处,真可谓佛宇香火鼎盛,其中有一座古刹名“三峰寺”始建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距今已1175年,便是我今天所参访的名寺。
这座山为寿宁县鳌阳镇最高峰,名西山。山路弯弯绕绕,所见风景皆因雨雾而呈现水墨画的意境,尤其那绿葱葱的树木层层叠叠,苍苍翠微中隐藏的古刹,钟声的远韵藏此一片侘寂中。上得此山当是有福分,因为红尘中人多不自由,哪得空闲游山野。尘缘几何,悲欢无常,色空皆难明了,忘情更非凡夫所能,倒是多少痴心人,为问前程事,来此喝一碗醒脑汤。
车到达峰顶,一座古老雄伟的寺院如飞鹤展翅眼前。寺院大门没有高门大院的伟岸森严,倒给人一种低调、谦卑、朴素的好感。寺门与矮墙后的是一整片仿唐古建筑,目光与之交接间恍惚穿越回旧时光中。
进门后,徐徐穿过大殿,想着会有老僧迎面而来,谁知看见一位老尼在扫地,神情肃穆又慈祥,一副超凡脱俗姿态。我笑盈盈地走向她,说明来找住持。她说师傅在做功课,对我微微笑着,又低头扫地去了。看看偌大的寺院,如此清幽寂静,真是修行的好去处,我也想在此借榻偷闲。
在寺院内兜兜转转地参观,我觉得奇怪,一般寺院都是供奉观音菩萨,这里却只有药师佛殿。原来,这座历史悠久的三峰寺原名“东和禅寺”。据《寿宁县庙志》记载:“三峰寺寿宁县城西郊有一座巍峨山峰,海拔1306 米,为鳌阳镇最高峰,因其位于城西,故名西山。从西山之巅鸟瞰鳌城,只见一条山脉像藤蔓一样由西向南蜿蜒而去。其中一支犹如瓜蒂一样垂向鳌城,结出一个硕大无朋的匏瓜垂挂在鳌城中心,将鳌城一分为二——边为旧城区,西边为茗溪新区。三峰寺就坐落在大匏瓜的中心,因寺院周边山峦如五瓣荷花,寺前三峰并峙,故得名三峰寺。”
三峰寺(龚健 摄)
三峰寺始建者是僧人东政。唐咸通十四年(873年),大雄宝殿竣工落成,寺名“东和禅寺”。后梁开平三年(909年)重修,并奏请朝廷敕名为“三峰大梵宝林禅寺”,民间简称其为“宝林寺”。宋人上官佑赋《宝林寺》,诗曰:“野寺无人到,春风扫落花。重寻旧游处,泉石绕烟霞。”
今距宋朝已千年,此诗所描绘之情景十分符合当下。三峰寺位于县城中心,疫情之后,高山上的寺院已是与世隔绝。虽是初夏,连绵一个月的雨季带来的凉意,打落的春花遍野都是。
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该寺更名为“三峰寺”,沿用至今。北宋时,三峰寺佛光照耀寺旁一户陈姓人家,助力其家陈洪轸成为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进士,后官至兵部侍郎(逝后追赠礼部侍郎)。宋淳化元年至四年(990—993年),陈洪轸告老还乡,感恩佛祖庇佑,将三峰寺旁的个人产业捐赠为寺产,祭田30亩,地租由三峰寺和尚收取,田赋由佃户自己缴纳, 三年做一次道场。另外,陈洪轸资助僧人永和、智广、了仪等首事扩建大雄宝殿、法堂、东西钟鼓楼和山门。当年,三峰寺的主要建筑物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等,僧侣达50多人。
如此慷慨的捐赠,陈洪轸自然是为子孙后代着想。然而宋至明600多年间,陈洪轸的子孙没一个显达富贵,反而更加衰微。冯梦龙写《寿宁待志·佛宇》感慨:“历今六百余年,子孙无一显者,今益微弱。岁时祭祀,寺僧主之,颁胙族人。设当时不建此寺,其鬼馁而久矣,轸似有前知。然子孙凋谢如此,德厚流光,意轸亦有愧焉。”冯梦龙当年嘲讽陈洪轸后人德薄,谁知如今的后人想讨回陈洪轸捐赠给寺院的田产。地下若有知的陈洪轸是怎样一种心情。可见家风家训的教育多重要,给子孙造100座寺,不如送他们几本书。功德修自身,福德是与佛谋利。二者区别之大,世人多痴迷不悟。《金刚经》说得再多的七宝布施,不如教人懂道理,学做人更重要。
宋至明,一座寺庙所经历的风雨也是一言难尽。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寿宁境内群盗四起,三峰寺财产被抢掠一空。直至明永乐元年(1403年),寺僧永福重修三峰寺。此后寺僧增建法堂和钟鼓楼等,僧众皆到此诵经礼佛,佛事活动位居闽浙边界之冠。因信众捐赠而来的产业不断增加,从犀溪、伏际、菜坑、下马庄到巡检坑都有田庄,共320亩。明万历年间,寺内恶僧腐化奢侈、放纵淫欲而被告发,官府没收三峰寺的大量田产和税银,从此寺院衰败了。冯梦龙到此任职时,了解情况后说: “当时寺僧不肖,但宜责逐,择贤者代之可也,没其产是相于利矣!”清乾隆年间,僧成觉募捐再修三峰寺。民国年间,三峰寺年收田租200多担干谷。1941年秋,寺院被寿宁县立初级中学借用。1949年,三峰寺佛像被毁。1958年,三峰寺被寿宁工业速成学校借用。1959 年,寿宁县教师进修校借用作初师班。“文革” 期间,僧众被逐,经书、文物被毁,寺院被鳌阳花炮厂占用。
1979 年,花炮厂失火,大雄宝殿被烧毁。1983年10月23日,住持僧步亮、僧福量等依原格式重建砖木结构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及山门、宿舍楼等。1986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三峰寺为对外开放寺庙,寿宁县人民政府将三峰寺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23日子时,僧步亮重建万寿宫并修理金街亭。
2007 年,住持释顿超在基本保留三峰寺原建筑的情况下,在三峰寺东、北两侧征地扩建三峰寺。2008年5月2日,供奉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的药师殿动工奠基。扩建后的三峰寺总占地面积10000 多平方米。
三峰寺地处鳌阳三峰公园中心,扩建后成为县城居民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由于地利之便,三峰寺人气因此日渐兴旺,春节、佛诞之日,香客信众人流如织。寺内现存大宋开宝乙亥年(975年)雕琢的“三峰寺”青石香炉一个、宝林寺石碑一块、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铸造的重18千克的纯铜观音坐像一尊、原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于1988年为三峰寺题字的“万德尊严”匾额。
在寺内参观一会后,老尼来告知,师傅功课结束了,请我们去会堂稍坐片刻等师傅。与老尼闲聊,得知寺庙里这些年也如同养老院,收留了不少孤寡老人。在这佛门清静、慈悲之地修行养老,她感到很幸福,也并未因茹素而营养不良,反倒因减少了油腻,身体更健康了。我们聊家常事一般,真切地感受到她在此生活的满足与喜悦心情。师傅来了后,我又请教了他一些寺院的情况。师傅颇有学问,待人真诚亲和,愉快地交谈一番后,请我中午在寺院吃斋饭。到食堂时,看到三个小碗里剩下一半的三样素菜,还有半盆的西红柿汤,就是大家共同的伙食。清简如此,果真是苦修。我简单就餐后,同师傅告辞。出门前,我往捐香火的箱子里投了一点钱,出门后小雨下来,如赐法雨,追寻人生妙理之意。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