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3 17:0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苏振芳



·“第二届文化论坛·

 

为民造福:福文化的本质特征

 

苏振芳

 


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为民造福”思想。宣传以“为民造福”为核心的“福文化”,要科学认识和揭示其内在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是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历史责任、历史主体高度对为民造福作出的新概括新论断。

 

    一、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为民造福”思想

 

在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对“为民造福”有许多阐释。《尚书》有“天亦惟用勤毖我民”之语;《易经》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句;《诗经》赞申伯勤劳说“亹亹申伯 、王纘之事”;孔子读《周易》致韦遍三绝;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司马迁发愤成史家之绝唱;诸葛孔明辅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与辛勤劳作有关的词汇更是比比皆是,勤奋、勤俭、勤谨、勤苦、勤劳、勤快、勤勉等等,不胜枚举。《左传》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俭是道德要求,侈是万恶之首。荀子在《天论》中强调“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表达了对勤劳耕作和勤俭节约的认同。《墨子·非命下》指出:“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称得上是中国社会福利、劳动保障思想的萌芽。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都崇尚和歌颂“为民造福”,以“为民造福”为美、“为民造福”为荣。许多仁人志士认为:“为民造福”就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期望;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生自由自在;就“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就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就是“长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为民造福”的理解;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滚滚的长江水,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造福”的诗句。

我们的祖先凭着辛勤的劳动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不仅给予了我们无数的物资财富,也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为民造福”蕴含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丰富思想。

“为民造福”奠定了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古代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墨子教育弟子说,“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食者国之宝也”“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在墨子看来,民不可无食,食必须通过劳动获得。明代学者吕坤说:“一年不务农桑,一年忍饥受冻。”不勤劳务农,就缺衣少食。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提出:“治生以稼穑为先,舍稼穑无可为治生者。”这些观点指出了农业劳动的基本价值。清代政治家曾国藩将这种劳动谋生观点加以发展,提出:“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劳动已不限于农业,但是人人必须劳动才能生活。

“为民造福”培养了人的优良品德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春秋时期的敬姜在《论劳逸》中指出“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认为劳可培善和逸则生恶两种不同的品德培养功能。明末清初的教育家颜元提出:“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意思是劳作使人强健。清代学者汪辉祖在批判“幼小不宜劳力”观点时指出:“欲望子弟大成,当先令其习劳。”他认为,古来成功的将相,没有一个是软弱不耐劳苦的。

“为民造福”既包含对劳动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早起”、“辛勤”和“创造”生活观的积极倡导。早起”是“为民造福”起点。南宋文学家叶梦得说:“每日起早,凡生理所当为者,须及时为之。”朱柏庐治家格言的第一句话就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家中大小,总以起早为第一义”。“少睡多做”,体现“一人之生气”。 “辛勤”是“为民造福”的手段。古人关于勤于劳动的论述指不胜屈,政治家劝子侄勤于政事,学问家导儿孙勤于读书,贤母们教女儿勤于纺绩。明朝仁孝文皇后徐氏说:“农勤于耕,士勤于学,女勤于工。”勤则家“兴”人“通”,惰则家“衰”人“穷”。要做到勤,需持之以恒锻炼。等等,绵绵不断、经久不衰、延续至今,不少古诗词更是融洽地将珍惜食物与辛勤劳动结合起来,深深影响并塑造着中国人勤俭节约的美德,成为今天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优秀品德。“创造”是“为民造福”的结果。劳动创造灿烂文明,劳动人民在勤劳创造生活的同时,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明,在建筑、科技、手工业、天文地理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无可比拟的成就。万里长城、天文仪、龙门石窟、都江堰、大运河以及素纱禅衣、榫卯结构、记里鼓车等,无一不是凝聚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伟大成果。

 

    二、“为民造福”与“福文化”的内在关系

 

当前,宣传以“为民造福”为本质特征的“福文化”,要科学认识和揭示其内在关系

1、宣传以“为民造福”为本质特征的“福文化”,要坚持“劳动创造幸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思想。

劳动奠定生存之本。古代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墨子教育弟子说,“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食者国之宝也”“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在墨子看来,民不可无食,食必须通过劳动获得。明代学者吕坤说:“一年不务农桑,一年忍饥受冻。”不勤劳务农,就缺衣少食。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提出:“治生以稼穑为先,舍稼穑无可为治生者。”这些观点指出了农业劳动的基本价值。清代政治家曾国藩将这种劳动谋生观点加以发展,提出:“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劳动已不限于农业,但是人人必须劳动才能生活。

劳动促进个人发展。劳动可以培养人优良的品德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春秋时期的敬姜在教育儿子时说:“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指出了劳可培善和逸则生恶两种不同的品德培养功能。明末清初的学者颜元认为:“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意思是劳作使人强健。清代学者汪辉祖在批判“幼小不宜劳力”观点时指出:“欲望子弟大成,当先令其习劳。”他认为,古来成功的将相,没有一个是软弱不耐劳苦的。

劳动成就君子人格。“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生活的场景。“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把劳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劳动中得到人生快乐,成就君子人格。

劳动倡导勤劳家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含对劳动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有对辛勤劳动的积极倡导。一是要“勤”。古人关于勤于劳动的论述指不胜屈,政治家劝子侄勤于政事,学问家导儿孙勤于读书,贤母们教女儿勤于纺绩。明朝仁孝文皇后徐氏说:“农勤于耕,士勤于学,女勤于工。”勤则家“兴”人“通”,惰则家“衰”人“穷”。要做到勤,需持之以恒锻炼。二是要“早”。意思是“早起”。早起是耐劳苦教育的主要手段。南宋文学家叶梦得说:“每日起早,凡生理所当为者,须及时为之。”朱柏庐治家格言的第一句话就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家中大小,总以起早为第一义”。“少睡多做”,体现“一人之生气”。等等,绵绵不断、经久不衰、延续至今,不少古诗词更是融洽地将珍惜食物与辛勤劳动结合起来,深深影响并塑造着中国人勤俭节约的美德,成为今天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优秀品德。

劳动创造灿烂文明。劳动人民在勤劳创造生活的同时,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明,在建筑、科技、手工业、天文地理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无可比拟的成就。万里长城、天文仪、龙门石窟、都江堰、大运河以及素纱禅衣、榫卯结构、记里鼓车等,无一不是凝聚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伟大成果。

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通向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媒介,也是实现人性至美至善的必由之路。要发挥“为民造福”的立德树人、开发民智、强身健体、审美的功能,充分挖掘人的天赋,不断激发人的创造潜能,从而达到以为民造福,以奋斗实现价值的目的。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劳动改造客观世界,创造丰裕富足的物质生活和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从而使自身得以不断发展和全面提升。

2、宣传以“为民造福”为本质特征的“福文化”要把“为民造福”和享受幸福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只有把“为民造福”作为前提,然后才谈得上享受幸福生活。因为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幸福可言。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什么是幸福?如何谋求幸福?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理解、采取不同的手段。有的人把锦衣玉食当成一种幸福,满足于个人财富的积累和物质生活的富有;有的人把不劳而获当成一种幸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把个人幸福建立在他人劳动与奉献的基础之上;有的人为了谋求所谓幸福生活,不惜坑蒙拐骗、巧取豪夺,以侵犯他人利益乃至生命作为代价;有的人把幸福等同于权力+金钱,依仗手中权力谋求私利、“经营”幸福,以致陷入腐败泥潭不能自拔。如此种种行为,折射出狭隘的、腐朽的幸福观和劳动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仅与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背道而驰,而且根本背离了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蕴含的幸福含义和幸福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社会劳动才是创造幸福的根本途径。只有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才是人生的最大幸福。

3、宣传以“为民造福”为核心本质特征的“福文化”,要充分认识“个人幸福与全社会幸福是相统一的”观点。

首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幸福与全社会幸福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尤其有必要强调建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幸福体系,提倡把集体主义放在首位,兼顾国家、集体与个人,局部与全局,中央与地方的利益,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实现自己的幸福生活。其次、承认个人幸福生活的获得是社会主义幸福观的本质要求。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只有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才能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文明程度。其三,承担、履行社会责任是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本质要求。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要是那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还有什么区别?我们必须批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道德观,坚决避免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曾出现过的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情况

4、宣传以“为民造福”为本质特征的“福文化”要培养诚实劳动的观念。

实现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付出诚实的劳动,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所谓诚实劳动,就是要实实在在地劳动,运用脑力或体力有效地改造世界,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不搞形式、走过场、摆样子。中国传统劳动思想中的“习”字,本身就包含了实践、实行之意。诚实劳动尚力行、忌空谈。重视习行、关心实务,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然而,在历史上也不乏懒于劳动、脱离实际的空谈作风。比如六朝时期的名士,虽然在品藻古今方面颇多才华,一旦任用他们处理实务,却“多无所堪”。这些人惯于高谈虚论,迂诞浮华,不涉世务,不知有丧乱之祸,不知有耕稼之苦,不知有劳勤之役,因此难以“应世经务”。颜之推概括说:“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这是对那些不劳而获、没有真才实学的南朝名士的有力批判。

在诚实劳动中变革创新。创新性劳动与重复性劳动不同,特别强调劳动过程中的变革性和创新性,体现为发明创造。一方面,将科学原理和技术运用到具体劳动中,改变了劳动方式;另一方面,在劳动过程中有所发现,并创新性地解决问题。中国古代劳动思想中就有这方面的范例。其一,劳动中把握事物原理并作创新性运用。墨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不仅重视生产劳动,而且善于在生产劳动中发现科学原理,并据此做出大量创新发明,还教育学生将其运用于生产实践。其二,劳动中进行创新性探索。在中国历史上,清代政治家、请圣祖康熙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曾刊印《耕织图》颁行全国。他在劳动中还留心观察研究并有新发现:“丰泽园所种之稻,偶得穗,较他穗先熟,因种之,遂比别稻早收。若南方和暖之地,可望一年两获。”这段话生动记述了他在农作物良种培育方面的创新性探索。以诚实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让诚实劳动最光荣成为全社会共识,让诚实劳动者在精神层面上获得满足,使诚实劳动者在物质层面上获得体面报酬,使广大诚实劳动者的“腰包”越来越鼓,使诚实劳动者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双丰收”,更好地引导人们尊重劳动、诚实劳动、爱岗敬业,从而迸发出创新的无限激情和潜力。

宣传以“为民造福”为本质特征的“福文化”,要把“福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之中。既要让全体公民认识到:“为民造福”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是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阶梯;是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最佳的汇合点;是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实现的唯一通道;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还要让全体公民清楚看到:今日中国,正面临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也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需我们凭着勤劳、智慧、勇气,以信仰、信念、信心铸就精神的力量,用“为民造福”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坚持为民造福本质要求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是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历史责任、历史主体高度对为民造福作出的新概括新论断。

首先,坚持为民造福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民造福,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除了忠实地代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这就决定了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是否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之所以能够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之所以能够取得执政地位并保持领导地位,之所以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经验、最根本的成功在于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民造福,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始终坚持为民造福的宗旨,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决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我党始终保持着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将“人民”二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坚守着为民造福的初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民造福的宗旨不能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其次,坚持为民造福是由我们党所承担的历史重任决定的。

在中国近代史上,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承担起为民造福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团结奋斗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民造福的历史。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家,在其长期发展中孕育着和成长着为民造福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为民造福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是维系中华民族统一、自立、自强、进步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得以立国的内在依据。但是,也不可否认,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承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重压。无数仁人志士探索中国积弱致贫的根源,探索民族振兴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已经有过许多献身于民族进步事业的人民英雄,为了改变祖国的境遇和命运,为了造福人民进行过艰苦卓绝的反抗斗争,可是,一次又一次都失败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以前的一次最重要的革命,但是,由于没有先进文化作为向导,辛亥革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一大批先进青年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形成了一批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代表中国工人阶级、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顺应历史的要求,光荣地承担起为民造福的历史重任。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老百姓幸福。纵观中国近现代史,没有哪个政党,能够比中国共产党更懂人民群众的心声,更能代表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为民造福放在各项工作中的最高位置。

最后,坚持为民造福是由我们党坚守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体”这一立场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守“人民是历史的主体”这一根本立场,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古今中外,还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与人民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这样阐述党和人民的关系,“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从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二字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位置最高、分量最重。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我们的党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所以总能组织动员最广大人民群众凝聚起磅礴的伟力,战胜一切挑战,不断创造历史。

坚持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最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走这条道路,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人民才能真正成为自己劳动的主人,通过辛勤劳动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迈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出发,继续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得更好,为人民幸福生活接续奋斗,在为人民服务中不断创造新业绩,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

主要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讲话,人民日报 2014年9月24日,

3.《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03月26日, 新华社。

4.陆信礼:《劳动教育应汲取传统智慧》,《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25日第6版 理论周刊·思想前沿

5.  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6.张立文:《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22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