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9 16:3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福建传统的福文化·

 

56.以新理念为指导,弘扬与发展福文化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是对我国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也是为人民谋福祉的伟大理念,与中国传统福文化所折射出的生活观念及价值观完全一致。

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我们发展福文化的具体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是满足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终迈向美好生活的正确之路。

对此,福建不少学者提出很好的对策,比如“将福文化作为福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总抓手,纳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全局,纳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生产、生活、生态、福文化一体推进,以生产之福成就生活之福,以生态之福支撑生活之福,以生产、生活、生态之福打造福建之福”。这一思路是有道理的、切实可行的,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这与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建擘画的“机制活、产业优、

百姓富、生态美”蓝图是一致的。

 图片.png24.png

数字福建博览会情景

首先应将福文化融入“寿山福海”之中,因势利导,展示福建山的魅力、海的风情。 寿山福海,是中国民间常用的吉祥语,比喻寿如山高、福似海深,广受各阶层欢迎。常见的“寿山福海”图,一般绘以蝙蝠围绕海中山崖飞翔,图中突出于海水的山崖是寿山,石上长有灵芝,寓意长寿如意;天上翻飞着蝙蝠,“蝠”“福”谐音。“寿山福海”图多用于祝人多福多寿、福寿绵长。自明代以来,“寿山福海”图得到广泛使用,明清两代皇帝的龙袍必绣“寿山福海”图案,

民间则十分流行家庭中堂悬挂“寿山福海”图。福建枕山卧海,天蓝水绿,山清水秀,一幅天然的寿山福海景致,福建发展当不辜负上苍的恩赐。比如,福建的旅游规划中,蓝色滨海游完全可以从福建寿山福海文化传统中提炼出富有文化底蕴与情调的精品旅游线路,如山海浪漫游、康养颐年游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向往高品质的健康之福。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市沙县总医院实地了解医改惠民情况时,提出了一个“幸福算法”——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 1,其他是后面的 0,没有 1,再多的 0 也没有意义。影响甚广的三明医改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了“以健康为中心”,已作为医改样板向全国推广。当下福建正全方位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已基本实现“一市

一县一中心、一乡一镇一敬老院”布局。三明市沙县区农村的“幸福院 + 乐龄学堂”、泉州市创新“爱心午餐 + 互助养老”模式、平潭综合实验区推出“居家养老服务卡”电子化结算、松溪县中医药领航医养结合等一批新做法,让老年人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享居福建之“考寿之福”。有学者提出,福建可打造“运动之福”“康养之福” “考寿之福”产业等等。比如,“运动之福”:福建是全国体育产业强省,不仅拥有安踏、舒华、匹克、特步等品牌,体育产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位居全国第一;福建具备海洋、岛屿、港

湾、沙滩等滨海运动资源,为省内外游客提供了“运动 + 度假”的新健康旅行模式;闽西、闽东、闽北因其山地优势,登山步道、骑行道等全民健身设施随处可见。居福建既可游生态山水,又可享户外运动,无论是厦门环岛跑一场马拉松,还是围观冠豸山国际自行车赛、去汀江参与龙舟文化节,都能增强群众参与健身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文化与产业的融合方面,文化不断打开产业的价值空间。历史上,老祖宗不断将福文化元素融入建筑、衣饰、器具、文玩等等之中,作为生产要素,大大提升了产品的价值,促进了经济发展。例如,仅以 2021 年保利拍卖会上的瓷器来说,无不富有浓浓的福文化元素,像青花忍冬寿字纹大盘、胭脂红彩团凤纹碗、粉彩国泰民安图碗、粉彩灵仙祝寿图碗、黄地粉彩开光万寿无疆纹碗、黄地轧道粉彩富贵白头纹观音尊等林林总总,正是这些文化元素抬升了产品本身的价值。福文化元素与器物的结合,还大大提高了器物的文化审美价值。时下流行的文化创意,将福文化元素植入手提包、杯子、挂坠以及景区景观中,是历史的继承,也是创造。

图片.png25.png

福州元宵灯会场景

文化的力量在于润物无声,不是轰轰烈烈地“打造”。前几年南安市康美镇梅魁村村民苏子强的一幅画书“福”字苏绣作品拍出68 万元高价,这得益于他祖传珍宝——“龙凤福”绢本绘画。这幅由五只轻盈飞翔的青凤和两条遨游的青龙组成的一个“福”字,被誉为“中国第一画书”。 这幅作品长约两米、宽近 1 米,据专家鉴定,是明朝皇亲国戚府邸中堂摆设作品,将两龙五凤入画,构成一幅吉祥汉字“福”字,字融于画,画藏于字,虚实相生,华美雅致。作

品由炭和石膏经特制工艺制作的颜料绘就而成,保存至今仍焕然若新。如何赋予珍宝新生,苏子强大胆构思,将其转换为中国传统名技“苏绣”。借刺绣专家妙手,耗时一年多,完成两副苏绣龙凤“福”字,作品高 128 厘米、宽 98 厘米,每幅用了 2000 多万针。整件作品典雅高贵,气韵流动,既有书法之韵味,更有苏绣的秀美,实为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因此受到藏家青睐。

 图片.png26.png

                                                                            福字刺绣

                                                      图片.png27.png

                     福文化宣传logo

历史上,福文化激发着人民的创造性,在创造中又享受福文化,而劳动是创造福文化的基本途径。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漆画、剪纸、瓷器、石雕、木雕、竹藤编织、木偶戏等等,为福文化创造提供着永不枯竭的资源。如莆田,是全国重要的工艺美术产区,拥有“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金银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中国银饰之乡”等多个工艺美术“国字号”称呼,至于全省就更多了。不少工艺美术师以自己对福文化的理解,守正创新。设计、创作本身也是一种感悟幸福的过程,文创活动,要有“文”

“创”,“创”必有“文”,这是传统。

福州福文化建设起步早,注重自身资源挖掘与地域特点。宋代时福州已经商贸发达、文教鼎盛,“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路逢十客九衿青,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福州注重挖掘、宣传福文化资源,提高了福州文化的自信度和市民参与美化、建设福州的自豪感。不知不觉中,福州空气更清新了,街道更整洁了,休闲散步的去处更多了,餐桌更安全、丰富与高品质了。

“五凤朝阳生丽水,九龙经脉出金汤。”福州有 1000 多年利用温泉的历史,辛弃疾、李纲等逗留福州时留下了赞美福州温泉的诗句。明清时温泉与百姓生活密不可分了,清代福州竹枝词“浴罢半瓯茶乍试,归途凉趁日初昏”,也就是施鸿保《闽杂记》说的“浴后,茗碗啜香,菰筒漱润,亦闽游一大乐事也”。福州通过对温泉文化挖掘,赋予传统温泉现代体验,打造泡在温泉里的城市,如一副对联所言 :“非福人不能来福地,有龙脉才会有龙泉。”

福州自古以来是“山骨水魂遍地榕”。城在山中,水绕城走,诸峰鼎峙,两江分合,榕荫满城,暑不张盖。城市如榕树一般坚韧博大而有生机,完全可以打造榕树文化地标,造福百姓。

《行香子·茉莉花》曰:“天赋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独逞芳菲。轻盈雅淡,初出香闺。是水宫仙,月宫子,汉宫妃。”茉莉香飘,是对福州最好的简介,是市民之福。2014 年,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年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日的福州茶产业发展规划乃至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规划与远景目标,已升华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打造“茉莉花茶城”文化地标。

2021 年 3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时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引。过去,茶产业是福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如今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拉动力量。红红火火的茶产业让一座座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可谓一条美丽产业、富民产业。“天下之茶建为最”,历史上,福建茶业不断书写着巅峰性的篇章,造福了福建,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

“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这是当代福建人共同的理想精神。这种精神,与福建人民对幸福的理解与追求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认为是福建文化精神层面的指标。历史的宏大叙事以鲜活的、个体的、微观的展陈来展现,福文化从来不是凝固的,而是扎根在鲜活的市井生活中。幸福靠自己创造,福建人民应发扬福建精神,凝聚全省力量,加强福文化修行,在新发展格局中,促进福文化建设,支撑福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