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涨潮落三捷河
戎章榕
在福州,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有两处。
一处是三坊七巷。如果说修复改造后,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缺水,没有将水引入修旧如旧中,少了几分灵性和秀气。沧桑变化,旧时的三坊七巷那可是“舟载者昼夜属其门庭”“潮回画楫三千只”的水泊景象。
另一处是上下杭。毗邻闽江北岸大约一公里的地方,原是一块江水冲击形成的陆地,经年演化,遂成东西走向的两条并列的古街,从高空俯瞰,宛如永不沉没的航船停泊着。古时,“杭”与“航”同音且同义,由此可知上下杭与水关联。时至今日,水系幸运地被保留了下来,尽管河道已改变往日的模样。但在正在实施的上下杭修复工程中,水的元素凸显了出来。
而上下杭的水,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三捷河上。三捷河是达道河中的一段,全长1108.9米。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是以线带面,逐步推进,首先把三捷河列入核心保护范围,北起三通桥,南至隆平路,河道长约450米,所辖3.9公顷面积,2016年8月已修复2.6公顷。通过三捷河的整治和两岸改造,可以窥见上下杭修复的雏形,让人们在唤起上下杭过往回忆中对它的未来更加期许。
是的,三捷河并不起眼,较之福州的“两江四岸”丰沛水系,它是微不足道的;相对如今全福州市尚存的107条内河,不论长度或是宽度,它也摆不上位次。都说“浓缩的是精华”,从标有“上下杭”三个大字的仿古牌坊下走起,在不到半小时步量的长度上,却有9处文保建筑和4处历史建筑,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故事和人文传说。这弯曲的河道两岸,曾是明清至民国时期福州商业中心,演绎了多少昨日繁华与商贸兴衰。
遥想当年,在陆路交通尚未兴起之际,古人出行“以船为车,以楫为马”。上下杭街区密布的内河,与闽江连通,形成了重要的运输水路。其中,三捷河航道和济南河航道最重要。货船抵达闽江的台江码头,将货物搬至小舢板,通过内河运抵三捷河两岸商铺。各路小商贩也来此盘货,市声嘈杂,此起彼伏,很是热闹。“临衢车不绝,夹道阁相连”,堪称是它的生动写照。如今济南河已经消失了,只有三捷河依旧蜿蜒在街区内,河上的道头(码头)依然可见。随着时代的变迁,航道也变化了。有人填河建房,挤占河道,河道变得愈发窄了。
可能有人旋即会问,即便不是如今狭窄的河道,就凭浅显的河水,哪怕是小舢板,又如何进出自如?这就得靠潮水啦,潮水涨,商船进。如果货物未清,船家就会在哪里等候,等待下一次涨潮后继续前行。多半是夜里涨潮,船家与商家相互吆喝,叫卖与问候的彼此应答,星光下船桅穿梭,渔火中人影晃动……“三桥渔火”曾是“南台十景”之一,虽不完全是描述这里的情景,但“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在水城福州还是到处可见。
历史的念想除了撩人的昔日风情,还有斑驳的沿岸建筑:张真君祖殿和陈文龙尚书庙,即三捷河上的两处文保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藏风聚气,得水为先。遇水则发,以水为财。山管人丁,水管财禄……三捷河沿岸是商人聚集的地方,张真君祖殿也成为风水宝地。张真君被奉为福州商业保护神,得益于当地人口口相传的一句谚语:“圣君殿水两头涨,涌出黄金滚滚来。”这其实是缘于一种水文现象。台江地处闽江入海口感潮地带的边缘,二潮吞吐,九汇交流,东南并海,水陆难分。而三捷河与达道河、新桥仔河的三股水流在后洲汇合,在张真君祖殿前成为会潮之地,也迎合了商人“财源滚滚”的吉利彩头,从此不胫而走,闻名遐迩。想要发财,先拜真君。香火旺盛,信众如云就不难想象了。祖殿门前的这一奇观,也就将周边的地名进行了演绎。比如,背靠的彩气山,“彩气”,福州方言音同“财气”,寓意吉利;门前的三捷河(又叫星安河),没有人能说得清它命名的由来,就将“捷”作“捷运、捷达”解。至于“三”会不会来源于“三通桥”呢?也是吉利数字。现存的建筑物为清末福州钱业商帮重建,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独特的水文景观和地理位置,当地商人也将张真君祖殿逐渐转化为各商帮、各行业在商务活动中议行论市、商业信息发布中心,遂成为“福州商魂”的发源地。水孕育了上下杭的商业文明,同时,商业活动又丰富了水文化的内涵。
陈文龙尚书庙是纪念南宋抗元名将陈文龙而修建的庙宇。自明洪武五年(1312年)之后,直至清光绪十年(1879年)止,琉球与中国是藩属关系。明清两代政府曾派遣册封使团前往参加“册封礼”庆典。因琉球与中国隔着浩瀚大海,为保佑使团海上往返平安,凡“册封使团”出发前,必定就近先到陈文龙庙祭祀而后启程,或随船供奉陈文龙造像陪同使团前往琉球。陈文龙“神灵显赫”,力尽护佑之责,均报使团平安,很受皇朝赞赏,敕封为“水部尚书”,直至加封为“镇海王”。随着岁月更替,从事水上商品运输贸易的商贾以及长期久住在闽江下游两岸的水上居民也崇拜和景仰陈文龙,“尚书庙”就此在福州人中兴盛起来,光是福州市区就有5处。从此,陈文龙进入了福建民间信仰的神祇行列,受万众顶礼膜拜,经久不衰。
一个是商业保护神,一个是水上航行安全的庇护神,足以见证当年的商帮在此经营久远。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地商人和百姓是多么在乎这方水土!
有河就有桥。三捷河上最具特色的是三通桥和星安桥,均为市级文保单位。
建于清嘉庆年间(1806年)的三通桥,桥栏石板依稀可见“嘉庆丙寅仲秋吉日造”的字样,后经多次重修。三通桥东通小桥,西通三保,南通新桥仔,是三捷河上保存最完好的最大石拱桥。二墩三孔,桥墩为船型,颇具气势。这里曾是中亭街重要的货物中转码头,见证着上下杭百年商贸兴衰。
星安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桥两侧石栏板有“乾隆丙午新建”“嘉靖己丑年重修”等题刻,是清代从仓前山渡江后入城走陆路的唯一通道。岁月的足印打磨着桥面的石板,使之泛着古朴的光。苍老榕树的气根缠满桥墩,护卫着古桥,形成独特一景。星安桥的由来,有“一桥飞架,两铺相通”一说,横跨双杭与苍霞洲之间,“两铺”指的是双杭的福星铺和苍霞洲的安乐铺,桥名各取两铺之中一字合成。
如果说三捷河是勒在上下杭的一条翡翠腰带,那么,古桥则是镶嵌在腰带上的珠宝。因为三通桥和星安桥各置张真君祖殿的两端,有“两桥一殿”之说,相映成趣,视为一个整体。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当陆路交通兴起后,水路运输的没落就不可避免。是三捷河功能退化导致上下杭商业之光的黯淡,还是上下杭华丽谢幕致使三捷河归于沉寂?总之,三捷河被遗弃了,与福州其他内河一样,沦为沿岸居民的下水道。“繁华殷盛,曾为全城之冠”的上下杭,成为福州人口密度最大的棚户区,管线布置外露凌乱,河道淤积严重,水质发黑发臭……
福州是城在水边,水在城边。怎么就“近水而不亲水”呢?与水相伴的环境才是理想的家园所在,更是人居住所上佳的选择。
从2011年开始,福州市投入70亿元对城区75条内河进行整治,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既注重截污治污、河道疏浚、景观工程建设,又保留内河的历史风貌和自然名胜,进一步彰显内河的文化底蕴,基本达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福州目前可以通航的内河有28条,里程约138公里。在这次上下杭的修复改造中,三捷河也得到初步治理。去污、清淤、管线、蓄水、驳岸……重视水环境建设、改造上下杭从水做起。
据介绍,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修复是由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来进行。三坊七巷是成功的案例,有人评价,福州的旅游业很大程度是靠三坊七巷带动的。借鉴成功,复制经验,避免走弯路,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对已有的历史资源和特色给予严格保护,维持原有街区的格局和尺度,设置文物及民俗文化展示区,将现有院落式大宅改造成特色客栈,适当加入集中式商场……最大限度保护历史真实性与完整性,体现原汁原味。怎样防止从复制经验异化为简单地复制模式?这一问题,应当在旧城改造中引起注意,避免在福州一个辖区内的“同质化”倾向。是水造就了上下杭的商业文化,也是水区分上下杭与三坊七巷的风格差异。有差异才有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凸显水文化,打造风格迥异的历史文化街区,三捷河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承载不一样的使命。
从现行的整治效果看,除了两岸建筑的修旧如旧,彰显古韵特色,运用大量花朵盆栽点缀优美河岸,还突出了水,截流蓄水,让福船摇曳在碧波荡漾的三捷河上,这固然不失一种景致、一种风情,但这还不足以吸引人。三捷河最鲜明的特点是“潮水两头涨”,可惜的是,2000年中亭街改造,不仅把三通桥让位房地产商,而且将桥下的三股水的一脉也给堵上了。虽然2004年对该桥进行修复,将部分被毁的三通桥按原构件整体位移47米,并保持原状面南扭转70度,却没有将三通桥下的一脉水流疏通。时光流逝,台江特有的繁荣商业风貌可以重塑,但不可能再回到三捷河“桅杆如林”的从前。历史上是水孕育了上下杭,如今上下杭又在涵养着水。恢复“潮水两头涨”的奇观,现代科学恐不难做到。一旦如愿以偿,改造修复后的上下杭,不光是临水休闲、酒吧、咖啡、茶座等现代旅游商业服务吸引消费者,还能唤起“老台江的记忆”,每逢农历初三、十八,一睹水文奇观的就会纷至沓来。
当然,其意义还不尽于此。福州是一座交织在水系中的千年古城。河汊和溪流纵横交错,具有“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水韵格局,历史上曾有“东方威尼斯”之美誉。福州现存内河107条,总长度将近240公里,河道面积500多万平方米,水网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达3公里以上。上了年纪的福州人,言及最忆念的是河畔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品一壶茉莉花茶,闲聊市井趣闻、家长里短,那是老福州最有情调的地方。近年来,“沿江面海”是福州市的发展战略,“显山露水”是福州市追求的宜居目标。是的,只有山之仙气、水之灵气,才能造就人之福气,才是有福之州。“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水城市、绿生活不仅仅是人们物质欲望的彰显,更是人们精神追求的满足。城水相连,心水相依,幸福在水一方。我们期待三捷河能够成为福州内河治理的典范、“闽水文化之旅”的标杆,更期待福州因水而变,因水而美,因水而名。
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临水而居、择水而憩的水岸生活画卷!水流涌动,钟灵毓秀,观碧波而赏鱼戏,待日落以望月升。
(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