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2 00:0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莱笙



 

黄莱笙

 

 

有一种旅游,不完全是观光,不完全是览胜,而是去偶遇内心的安宁,邂逅生命中真正的自己。如果体内承载着传统文化, 如果胸中有远古的经文穿梭,这种偶遇与邂逅的体验式游程总会遇见古寺。或许,政和山野,就是可以安放静谧时光的和美境域,因为丛林古寺,因为经久不衰的禅意传说。

即便在福州,我们也能听到闽刹之冠鼓山涌泉寺与政和之间的法脉喧响。《福州晚报》2018年12月4日刊发闽都史话《涌泉寺住持道霈禅师与政和宝福寺》,记载了一则资料。道霈禅师(1615-1702)有“古佛再世”之称,曹洞宗第三十三世祖师,曾任福州鼓山涌泉寺住持。康熙十年(1671),道霈辞去鼓山涌泉寺住持,开始了云水行脚僧的旅泊生涯。恰同年秋季,风干物燥, 一场大火骤起,将政和宝福寺烧成瓦砾丘墟,僧众大多离去,香客影稀,只剩几位道心坚固的老僧,墨守残舍旧屋,维系深山法脉。次年(1672),老僧们合谋议请高僧住持。那时,道霈云游驻锡于浙江庆元镜湖,宝福寺住僧历经波折寻至诚邀,道霈为其感动,赴政和丛林游历,觉得宝福寺所在“溪山形胜,堪为道人隐居之所”(道霈禅师《旅泊庵稿·重兴宝福禅寺记》)。康熙十八年(1679),道霈开始驻锡政和,重建宝福寺,历时四载, 修葺一新,不但在规模上超越旧寺,而且在布局设计上多依鼓山涌泉寺,显得更加巧妙。据道霈《重建宝福寺碑记》记载,重建后的宝福寺“金光闪烁,辉映林间,四方衲子有志慕道者渐至, 常余千指,朝暮禅诵,晨昏钟鼓,琅琅法音盈于耳目,可谓一方真阿炼若正修行地”。这期间,鼓山涌泉寺僧人多番前往政和宝福寺反复求劝道霈还山,道霈就自己不愿还山之意作《复三山众护法公启》一文,自谦道孤德薄,不堪绍继先师,且年事已高, 岁月无多,乐于终老宝福寺,一心求道,融于法界。然而,涌泉寺众僧依旧不依不饶,反复迎请。道霈无奈,只得应答曰:“候七旬不掩息,当归耳。”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十九岁的道霈在宝福寺撰写完成了《华严经疏论纂要》一百二十卷。康熙二十三年(1684),道霈七十岁,仍然身板健朗,这下没得推托,只得履行诺言。他依依不舍地出离政和宝福寺,返回福州鼓山涌泉寺,后来一直活到八十八岁。道霈禅师在宝福寺留下的“内坚谋道之志,外宏清净之风”和“修身有戒,治身有慧,以法共往,仰报佛恩”诸多教诲,成为僧众始终恪守的修身礼佛信条。这类资料令人引颈遥望,习习禅风,古意穿梭,政和是一处怎样的殊胜之地?

政和县的宝福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的千年古刹,是政和境内历史最悠久的寺院。远远望去,宝福寺坐北朝南卧于山腰密林,土墙黑瓦,由多座楼宇不规整组成庭院式建筑群。不知是山风还是兰若瑞气四溢,寺院周边翻滚着一卷卷林波,这第一眼远眺令人油然而生遁入之意。通向山门的石径比较难走,是一条磨得光亮的古道。一进山门是好大一面半月形放生池,水光浮着天上云朵。资料介绍宝福寺总面阔46.5米,总进深55.3米,总面积2571.45平方米。

图片.png44.png

铁山宝福寺(余明传  摄,下同)

进寺观瞻殿堂布局,宝福寺似乎与一般寺院并无差别。中国佛教寺院,大多规守中轴线依次设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佛殿、法堂、藏经楼(阁)等,东西两侧通常布局钟鼓楼、伽蓝殿、祖师殿以及客堂、禅房、斋堂、寝堂、浴堂、寮房等,只是宝福寺少了本寺主供佛殿、钟鼓楼、伽蓝殿、祖师殿等建筑。果然,见到伫立在弥勒佛大屏风背后的韦驮菩萨,手中之杵朝地。佛门有个讲究: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示意本寺为大寺院,可招待云游到此的僧人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表示本寺为中等规模寺院,可招待云游僧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拄于地上,则示意本寺乃小寺院,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僧人免费吃住。宝福寺韦陀杵朝地,显然是自谦非大中寺院。

天王殿供奉弥勒与四大天王及韦陀,牌匾一般书“天王殿”。宝福寺也同样供奉,却不见“天王殿”三字,而是迎面高悬“等个人”三字,这在全国寺院中比较少见。“等个人”是有佛门掌故的,有的作“等个人来”提法,我在典籍中读过两则内容。一则是中国禅宗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等个人来,最终等来了神光,也就是禅宗二祖慧可。再一则是《弥勒八句赞》: 弥勒佛化痴呆,街头上等个人来,手提布袋笑盈腮,张海口畅心怀,三界无安不可住,几时铁树花开,常日稳坐待当来,补处上莲台。正因为有这样的掌故,天王殿浓缩着“等个人”的佛法精髓,宝福寺不书天王殿牌匾而直接高悬“等个人”匾额,实乃禅机微妙。

宝福寺的大雄宝殿所供佛陀造像与一般无异,却也不见“大雄宝殿”匾额,仅高悬“调御殿”牌匾,这也不多见。“调御” 的完整称呼是“调御丈夫”,众多佛教典籍都有“佛陀十号”记载,即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光大辞典》有云,虽称十号,然一般皆列举十一号,佛在不同地方就现不同的名字。“调御丈夫”意思是,佛法不离世间法,同样以正反两种方式待人接物,或软美语,或悲切语,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使往涅槃,诸佛教化众生,既可示现善相,也可示现恶相。“调”开示的是诸佛以平和、柔顺的方式来教导、帮助正直善良的修行人。“御” 开示的是以强硬甚至打击的方式来管教刚强蛮横、愚痴颠倒的众生。至于“丈夫”,常见两种诠释。一种是指佛陀乃有节操、有作为的伟岸男子,正如“大雄”的大力伏四魔之雄伟,作为一个词语来解。另一种是分开两个词汇解释,“丈”者,系丈量,带有分析之义,该调到什么程度、御到什么火候,要权衡比较; “夫”用作语气词。宝福寺在大雄宝殿门口上方仅悬挂“调御殿”牌匾,是一种直奔佛法精要的开示,所含菩提意趣盎然。

调御殿内正方悬挂着道霈禅师手书“人中师子”匾额。这是一句佛教用语,多作“人中狮子”,意指像狮子一般沉毅雄强、极具威严的杰出人物,“师”乃“狮”的文献异字。此匾显然是宝福寺对佛陀的无限赞美。

福元寺留有朱熹二首诗,其中一首:“踏破千林黄叶堆, 林间台殿郁崔嵬。谷泉喷薄秋逾响,山势空蒙画中开”,勾勒出政和古寺的空灵意境。护国寺则留有朱熹父亲朱松《护国上方》:“久知喧寂两空华,分别应绿一念邪。为问脱靴吟芍药,何如煮石对梅花。”政和民间信仰普遍渗透着佛文化,就连唯一的国家风景名胜也称为“佛子山”,乡野之间弥漫着儒释道交融的民风。

县民宗局的《政和宗教简介》,记载了清代以前27座政和古寺,其中唐宋时期就占了23座。徜徉政和丛林,忽然想起北岛那首著名的《古寺》:“消失的钟声/结成蛛网,在裂缝的柱子里/ 扩散成一圈圈年轮/没有记忆,石头/空蒙的山谷/传播回声的/石头,没有记忆/当小路绕开这里的时候/龙和怪鸟也飞走了/从房檐上带走喑哑的铃铛/荒草一年一度/生长,那么漠然/不在乎它们屈从的主人/是僧侣的布鞋,还是风/石碑残缺,上面的文字已经磨损/仿佛只有在一场大火之中/才能辨认,也许/会随着一道生者的目光/乌龟在泥土中复活/驮着沉重的秘密,爬出门槛。” 与北岛所述的沉寂、荒凉景象不同,政和古寺呈活态情境。那些天南地北从黑龙江、广东、上海各地慕名而来的居士、沙弥、比丘、比丘尼及老和尚,那些保留着农禅传统的寺院生活,那些穿梭着“一花五叶”的法脉禅流,让我们感觉到盛世当下,石龟正在复活,在政和游程中微笑着迎接远来的目光,在政和的山野丛林里发出般若声响。

    俯瞰清平寺

图片.png45.png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