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遗风四平戏
则 生
观看四平戏
暮云收尽,月出深山。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英节庙,门前层层叠叠挤满人群,正兴趣十足地观看着四平戏。台上,演员唱念做打;台下观众喝彩叫好,洋溢着一片愉悦气氛。
“四平戏”,又称“四平腔”,由明代中叶流行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演变而成。后人将它带到政和杨源村,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四平戏高昂、风趣。山村古老戏台,逢年过节,结婚生子,建房搬迁,都要演一台戏庆贺。
四平戏得以保存下来实属不易。雍正年间,有一次,戏班在寿宁演出,不慎引燃一场火灾,烧毁戏班行头、道具,仅存小板鼓(今尚存)。雍正末年,酷爱四平戏老艺人张子英变卖家当,重新购置戏装道具,组建戏班,四平戏在杨源得以延续。咸丰年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四平戏再次中落。?同治年间,当地武庠生张香国,再次组建一个规模较大的四平戏班,自任总管授戏传科,剧目和表演艺术也有所开拓,除继承明末四平戏以曲牌联缀体为主的传统剧目外,还移植兄弟剧种板腔体剧目。同时,角色行当亦趋完善,生行渐分为正生、小生,共有生、旦、丑、外、利等12个行当。表演上,生角强调文雅,旦角要求细腻,净角注重粗犷,丑角讲究滑稽,形成政和四平戏一种独特的表演风格。?光绪七年,江西赣州四平戏艺人到政和,将禾洋村李延文、李德文等人的四平木偶戏加以改造,建立禾洋四平戏班,编演《宝带记》、《双义记》等剧目。数年后,又建立岑头四平戏班,政和县内因此有三个四平戏班。?民国时期,杨源遭受烧杀抢掠,四平戏艺人被杀害或流落他乡,四平戏渐趋衰落。?1954年,杨源四平戏业余剧团整理演出《沉香破洞》、《白兔记》等传统剧目。“文化大革命”期间,演出活动停止,剧本几尽散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平戏恢复演出活动,1982年,老艺人张陈招、张应选、李式舒吸收一批青年演员。此时,四平戏也打破一贯男扮女角和传男不传女的旧传统。
此后,四平戏艺人收集和整理出清代四平戏手抄本《陈世美》、《二度梅》和《苏秦》、《英雄会》、《九龙阁》、《蟠桃会》等传统剧本。1988年,四平戏演出剧目增加24个,演出活动活跃,除传统庙会外,节假日也在所在地乡村演出。
四平戏唱腔属于高调系统,古朴粗放,句末帮腔,一唱众和。后台只有锣、鼓、钹、板鼓四种打击乐器,以鼓为主指挥,音律抑扬顿挫。这与清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的“弋阳、四平腔,字多腔少,一泄而尽。又有一人启口,数人接腔者,名为一人,实为众口”,论述完全一致。四平戏艺术上处于较原始状态,其表演动作,因不同的行当手、脚动作而有规定的口诀。其语言唱腔古朴粗放,清新悦耳,优雅动听,句末帮腔拖音演唱,道白皆用大官话(俗称正宗腔)。剧本没有标注唱腔音符,只有标注轻重音符号,无谱有调,语言和唱腔全靠口头代代相传。现完整保留《荆钗记》、《刘知远》、《拜月记》、《杀狗记》及《琵琶记》等五大宋元南戏的代表剧目。2006年3月8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源乡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四平戏的繁荣发展。去年春节后,乡政府本着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将原来980平方米的人民会堂加以改造,作为四平戏展示、展演专用大戏台。并以政府搀扶方式,组建起杨源四平戏和禾洋四平戏两个业余剧团,剧团每外出演出一场次补助2000元,确保剧团和演员的生计。乡政府还征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政和四平戏代表性传承人张孝友同意,动员38名青年女性每周两晚集中培训四平戏表演技艺,从中挑选14名青年女性正式进入四平戏演员队伍,使四平戏后继有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平戏,如今成为杨源乡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
古韵遗风之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