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的琵琶
李学朴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琵琶令人过目不忘。纵观壁画,有三种琵琶,即曲项琵琶、五弦琵琶和阮咸琵琶。
曲项琵琶,是由丝绸之路传到华夏的西域乐器之一,时间早在汉末。南北朝至隋唐更加盛行,成了敦煌常见乐器。它的特点是四弦四柱,梨形音箱,头部屈折度大,几乎呈直角,面上贴有彩绘骑象鼓乐图的捍拨,面板上端开有两个对称的凤眼。据珍藏于日本正仓院唐嵌螺钿曲项琵琶的实物资料查到,弦长97.26厘米,比现代琵琶的弦约长15厘米。隋唐时期,曲项琵琶常以独奏和领奏的形式出现。据记载,长安举行过琵琶演奏比赛,乐师在对搭的彩楼上独奏,声音十分有力。 露天演奏能有如此效果,说明当时的曲项琵琶有较强的音量。
五弦琵琶,传入中国时间稍晚于曲项琵琶,大约在六朝后期。保存较完好的唐嵌螺紫檀五弦琵琶,全长108.5厘米,弦约为66厘米。比现代琵琶的弦短了6.5厘米;梨形音箱比曲项琵琶略小;头部屈折度小,基本上与琴面平直;五弦五柱,每柱相隔一律,即半音阶排列,曲项琵琶的第一柱与散音(空弦音)相隔是二律,即全音,以下三柱才相隔一律。
敦煌壁画中的曲项和五弦琵琶有两种共同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琴体朝左上方)和倒持(琴体朝左下方)。尽管画师笔下带有夸张和浪漫色彩,但没有脱离现实。由于这两种琵琶只有四、五柱,相当于现代琵琶的“相把”, 所以手指按住取音不必上下大幅度的移动,为左手承担琴体部分重量创造了有利条件。斜抱和倒持这两种姿势能使左臂放低,避免上举,从而达到省力持久的效果。这两种琵琶皆用拨子弹奏,以后才逐渐改为手弹。演奏姿势分“坐部伎” 和“立部伎”。坐部即席地坐奏,立部就是站立或行走。“立部伎”的倒持式是琵琶乐师更加常用的姿态。采用竖抱坐椅弹奏时,琴体的重量主要由大腿承担。
敦煌反弹曲项琵琶,以生动美妙的艺术形象著称,是唐代音乐、舞蹈和艺术的结晶。莫高窟中唐112窟壁画中,反弹琵琶舞女,将琴体斜上举,左手握琴颈,右手臂勾住琴底,琵琶背面向外,置于头部后面,右手小臂被琴体遮盖,只看到大臂和肘关节。她的两边是“坐部伎”的伴奏乐师,每边三人。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倒持琵琶相当于现代乐队的首席演奏者,其反弹舞姿非常优美且合乎道理。这是对艺术生活进行过细心观察的结果与再现。此时,弹唱者手中的琵琶既是乐器,又是道具。据实物考证:琵琶是用贵重紫檀木红木或乌木为背板制作的,重达3.5公斤多。专用于反弹的琵琶可能形体较小,重量较轻,是以轻质木料制作的。
阮咸琵琶,汉代称为秦琵琶,传说乌孙公主出嫁前,汉武帝令知音者参考其他弹弦乐器,造出一种能够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琵琶应运而生。琵琶一词系由枇杷沿变而成的,东汉刘熙所著《释名》云:“枇杷,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到了东晋,“竹林七贤”中的阮咸最善弹秦琵琶,《晋书》中记:“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阮咸使用的秦琵琶被命名为“阮咸琵琶”。据说,阮咸死时,以一件琵琶殉葬。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人在古墓里挖到了一件铜制的正圆形乐器,经过考证,它是阮咸的遗物。后来,技巧高明的乐匠依其样式仿制了木制乐器——“月琴”。唐德宗时期,学者杜估为了怀念他,将月琴定名为“阮咸”。 以人名给乐器命名,在中外音乐史上也仅有阮咸一人。
敦煌壁画中的阮咸琵琶有多种形象,大多是圆形音箱,也有近似秦琴的六瓣梅花形,弦数不统一,有三、四、五弦的区别。共同点是直柄多柱,柱数较抽象模糊,这些特点说明南北朝至隋唐这段时间,阮咸琵琶已产生了分支,逐渐演变成阮、秦琴、月琴。秦琵琶的结构具有方便演奏的科学性,琴体轻,柱贴于直柄之上,利于左手上下移动换把和减小负重;多弦多柱使音域宽广,丰富了表现力。秦琵琶多用于指弹奏,用拨子的较少见。
古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