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9 10:0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白永芹

 

“天下三大行书”背后那些事儿

白永芹

 

《兰亭序》.jpg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祭侄文稿》《寒食帖》是我国古代三大行书。它们背后有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江南一派山明水秀鸟语花香景象。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等社会名流41人,在他的辖地会稽兰渚的兰亭,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文人聚会。酒酣之际,王羲之提议,来一次传统的“曲水流觞”助兴。文友们于是来到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前,各自挑好位置,在溪旁一一落座。王羲之命书童在小溪的上游,将装满酒的觞(古代一种木制的小而轻且底部有托的酒杯),放在一个个木盘里,木盘顺流而下,当盘子停留在哪个人的身边时,那个人就要即刻吟诗一首。如果做不出诗,就要罚酒三杯。游戏结束,有二三十首好诗问世。为纪念这次聚会,大家提议将这些诗汇编成册,取名《兰亭集》,并公推王羲之作序。王羲之当时已是微醺状态,也不推辞,一挥而就。名满宇内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由此诞生。

《兰亭集序》全文共28行,324个字,文章、结构、笔法都堪称完美。后人评价其字体,飘若浮云,势若惊龙。“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据说王羲之酒醒之后,重新审视这幅字,也被自己如此惊艳的书写所惊呆。光看那“之”字,全文共出现过二十几次,却字字不同,它们或“坐”或“躺”,或秀美或随性,真是各具形姿和神韵。王羲之忍不住再次拿起笔,提足精神重写。写来写去,发现再也超越不了当时的水平。众人更是感叹:“此乃神来之笔,不可多得!”

这幅字写成后,一直由王羲之的后人珍藏,代代相传。传到第七世孙、和尚智永手中。智永临终前,又传给了他的徒弟辩才。酷爱书法的唐太宗获悉后马上派出官员萧翼,命他务必把《兰亭集序》弄到手。萧翼扮作一个懂书画的书生,借住寺中,一来二去和辩才混熟了。有一天,萧翼故意拿出一些书画请辩才鉴赏。“曾经沧海难为水”,天天把玩天下一流书法的辩才,对那些书画根本看不上眼,说:“我珍藏一副书法,那才是举世无双。”说完,从房梁上取下《兰亭集序》让萧翼观赏。结果,第二天,萧翼不辞而别,《兰亭集序》也不翼而飞,辩才只能捶胸顿足,后悔不迭了。

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爱不释手,不仅自己常常把玩临习,还命令手下的大书法家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等人临摹,摹本供皇子皇孙们临习使用。后世流传的众多摹本中,冯承素的双钩摹本最为精妙,保存了更多原帖的风貌,达到以假乱真。据说,唐太宗驾崩后,《兰亭集序》的真迹,陪葬在了昭陵。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时任范阳(今北京)等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伙同部下史思明在范阳起兵,以诛杀奸相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叛军南下河北道,大肆烧杀抢掠。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堂哥常山太守颜杲卿,挺身而出,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颜季明被捕,并先后遇难,颜氏一门共计有三十余口被杀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战场的废墟中寻找颜杲卿与颜季明遗骨,只携得颜季明的颅骨归来。为追祭从侄,他在巨大的悲痛中,挥泪援笔写下祭文《祭侄文稿》,缅怀堂兄一门忠烈。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以擅写楷书著称,自创“颜体”一派。他的字端庄雄伟,气势开张,内含筋骨,具有盛唐气象,与柳公权的字并称为“颜筋柳骨”,在我国书法史上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祭侄文稿》一扫颜体平时书写所讲求的规则法度,字迹潦草,且涂涂改改。初看此帖,人们很难把它跟书法精品相提并论。然而,就是这幅作品呈现的,恰恰是最真实的颜真卿笔迹。此帖共23行,234个字。开头几行,写得还较为轻快流畅,交代时间、祭拜人和他侄子的官职。然后,回忆从侄的生平,赞美季明是他子侄辈里最优秀的一位。接着,笔锋一转,写堂哥和从侄的遇害,字体变得厚重。尤其写到“贼臣拥众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时,他情怀激荡,难以自抑,落笔风雷,豪放难收,且气势磅礴,悲愤之情,跃于纸上。

《祭侄文稿》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被视为现存最伟大的行书作品。之所以如此高评,是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而成,作者无意于工法,字体随情而变,纯是精神和平时功力的自然流露,一气呵成,毫无雕饰。苏东坡赞美道:“无意于佳乃佳”。 如果说,王羲之《兰亭集序》以“中和之美”竖起中国书法的第一座丰碑,那么,颜真卿《祭侄文稿》则以他的“气格之美”立起中国书法的又一座高峰。

?宋神宗时,苏东坡因一场文字狱——“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有一年的寒食节,已断断续续下了两个月的春雨仍不见停歇,心情苦闷的苏东坡病倒了,卧床不起。面对破败的小屋漏着雨,锅冷灶凉,乌鸦衔着冥纸从眼前飞过之凄冷情景,联想到皇恩浩荡,宫门却紧锁;家坟遥在万里,无法祭拜先人。尽忠不成,尽孝不能,人生没有出路。那心情呀,真是哇凉哇凉的。这时,他把沮丧憔悴化作两首五言古诗,倾腔而出,吟完之后,挥笔写就《寒食帖》,共计25行,129个字,流传后世。苏东坡不曾料到,此帖竟成闻名天下的第三大行书。

《寒食帖》书法上的精妙之处,在于它蕴含大淡五味的老庄思想韵味。通篇观之,前七行中规中矩。后随情感的激越,用笔开始率意奔放,恣意挥洒,字势起伏跌宕,迅疾稳健,光彩照人。其字或大或小,或疏或密,轻重宽窄参差,恣肆奇绝,变化万端。苏轼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实为此卷写照。

18年后,这幅《寒食帖》辗转到黄庭坚手上。作为苏轼的知音,他在题跋中写道:“此诗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给予极高的褒扬。说也奇怪,黄庭坚的题跋除论语精当外,书法亦算绝妙,与苏东坡的寒食帖堪成珠联璧合。此帖在传世的近一千年里,命运多舛,曾险遭火灼,水灾,还曾一度流失海外。近代几经辗转,最终存放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认为《兰亭集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文稿》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寒食帖.jpg

《寒食帖》

祭侄文稿.jpg

《祭侄文稿》

曲水流觞.jpg

曲水流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