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9 09:5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 斌

 

道家也有兵书

林 斌

张良为黄石公穿鞋。.jpg

张良为黄石公穿鞋。

黄石公《三略》.jpg

黄石公《三略》

 

一般读者或许会认为,道家强调无为柔善,与世无争,不可能有兵书。其实,在战火纷飞的先秦时代,关心众生的圣贤不可能不考虑到战争的问题。道是最高的哲学概念,用到日常生活中即为儒家,用到战事上就是兵家了。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直接提到了用兵之道。《道德经》有十多个章节提到用兵问题。道家认为,兵者乃“不祥之器”,应当尽量避免,不得不动用武力时应当“守柔”,强调因地制宜。

一、黄石公下邳桥赠书张良

这里,介绍一本道家的兵书《三略》。此书后被北宋朝廷选入“武经七书”,是古人学习兵法道家经典资料。说到《三略》这本书,自然要提及历史上有名的黄石公下邳桥赠书张良的历史故事。

黄石公,秦乱时隐居下邳,道家高人。张良,出自当年韩国世家。韩国被秦国灭掉后,张良一心报仇复国,曾经雇佣大力士用飞锤刺杀秦始皇,未遂后流亡下邳。黄石公注意到了张良,准备予以指点。《史记·留侯世家》记载了这段轶事,说黄石公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让张良去捡,还要张良替他穿上。张良求教于他,前两次未能按约定时间来到,被他“赶”了回去,第三次如约而至,他赠予张良一部宝典。

对于黄石公送给张良的书是什么,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认为,黄石公送的是《太公兵法》,曾任宋代丞相的张商英说是《素书》,不少人认为是《三略》。笔者倾向于《三略》的说法,因为《太公兵法》有两万字,写在秦代的竹简或布帛上应该非常重,黄石公一个老人根本提不起来。另外,《太公兵法》这本书是由战国齐威王的一大批学者联手编辑而成的,应该早已传播开,用不着黄石公赠送。《素书》则极有可能是张商英自己写的。据考证,《三略》是黄石公写的,水平极高,如果要送张良什么书的话,黄石公一定会把自己写的书送给张良。还有,张良此后的从政风格也与《三略》一致。因此,从各方面情况看,张良受赐的应该是《三略》。

二、《三略》的具体内容

书名中的“略”就是战略,讲的是治国用兵的战略、策略。全书分上略、中略、下略,特别强调是为动荡不安的衰世而作,“‘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中略’德行,审权变;‘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故人主深晓‘上略’,则能任贤擒敌;深晓‘中略’,则能御将统众;深晓‘下略’,则能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用现代的管理思路总结起来,《三略》的具体内容如下∶

1.上略——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上略是本书的主要部分,讲述如何设置礼赏,辨识奸雄,揭示成败之理。“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治理国家,全靠争取民心,吸引贤才。“祖祖为亲,下下为君”,尊重祖先是亲亲之道,爱护百姓才是为君之道。

治国带兵,获得人才是关键,“治国安家,得人也”,吸引人才的手段就是“礼赏”。国君、将领“礼崇”,有志之士就接踵而至,如果愿意给出“重禄”,义士就会“轻死”。高度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再加上高收入,人才一定会纷至沓来。

百姓是根本,“下下者,务耕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则国富而家娭,然后选士以司牧之”。重视农桑,不违农时,减轻赋税,民众不贫,于是国家富足,民众安乐,然后再选拔贤士去管理他们。贤才是国家的骨干,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百姓富足,则民无怨言。

讲到管理体系运行的机制,书中引用了《军谶》中的话:“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将帅的威严源于号令,作战的胜利在于军争,士卒的勇敢根源于服从命令。这样的军队才能够战无不胜。

战斗风格上,这本兵法不仅强调守柔,还特别强调刚柔相济,要求当强则强,该弱就弱,刚柔强弱四者要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取得胜利。“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用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 为将的风格上,《三略》提出,“虑也,勇也,将之所重;动也,怒也,将之所用”,告诫为将应该深谋远虑、勇敢坚强、适时而动、当怒则怒,这样才能带兵打好仗。

《三略》强调为将的人应该有十二种任职能力,即∶能清(清廉)、能静(沉静)、能平(公平)、能整(严肃)、能受谏(接受劝谏)、能听讼(明断是非)、能纳人(容纳人才)、能采言(博采众议)、能知国俗(了解各国风俗)、能图山川(通晓山川形势)、能表险难(明了险关要隘)、能制军权(把握三军的形势)。

管理风格上,将军应该“得而勿有,居而勿守,拔而勿久,立而勿取。为者则己,有者则士”,就是说,胜利时不要将功劳全部归于自己,获得财物时更不要独占,攻打城市不要旷日持久,要立有为者为君王,绝对不可以取而代之。还指出,“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乃可加”。这样的将军带出来的军队一定令人望而生畏,谁也无法阻挡,“故其众可望而不可当,可下而不可胜。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

2.中略——权变的管理艺术

中略的内容是“差德行,审权变”,即用人要有手段,能“为我所用”才是王道。

说到将领的权变,一个前提就是派出的将领必须有决策的能力,“出军行师,将在自专;进退内御,则功难成”。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只有这样,将军才能有因地制宜的决策权。

“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对智者、勇者、贪者、愚者的使用方法各有不同。有智谋的人喜欢建功立业,勇敢的人喜欢实现自己的志向,贪财的人追求利禄,愚鲁的人不惜性命。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来使用他们,这就是用人的微妙权术,它只能在管理实践中慢慢体会才能做得准确。

中略最后提出,“夫高鸟死,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即得了天下,就该消灭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了。当然“消灭”不是从肉体上消灭,而是削弱他们的威势,剥夺他们的权力,剥夺的办法就是“封之于朝,极人臣之位,以显其功;中州善国,以富其家;美色珍玩,以说其心。”给无实权的高位、给肥沃的土地、送漂亮的女人,让他们享受生活、享受人生,完全放弃在政府中与军队中的权力。“存社稷罗英雄者,‘中略’之势也;故世主秘焉”,对于这样的手段,历代君主都是秘而不宣的。

中略的内容说得好听叫管理艺术,说得直白叫管理手腕。

3.下略——道德文化

这一部分是在探讨国家管理的思想文化价值观,“‘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即陈述道德,考察安危,说明残害贤人的罪过。道家的“道”是最高概念,是本体,指天道,德则是道的“作用”、“显现”,是道本体的一种外化,一种体现。

“贤人之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圣人用道德文化征服人的心,“降体以礼,降心以乐。所谓乐者,非金石丝竹也;谓人乐其家,谓人乐其族,谓人乐其业,谓人乐其都邑,谓人乐其政令,谓人乐其道德”,“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仁者人之所亲,义者人之所宜,礼者人之所体;不可无一焉”,“道”是人们的最高理想,“德”是道的作用,“仁”是仁爱之心,“义”是人们应该有的行为,“礼”则是人们的行为规范。用道与德征服了人的心,人就变得爱岗、爱家、爱国了。上文提到的《素书》实际上就是道德仁义礼的展开说明,道家高高在上的“道”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就变为儒家的思想。“夫人之在道,若鱼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者常畏惧而不敢失道”,有了道与德的保证,则国家统治就不会迷失方向。

张良熟读《三略》后应当获得许多教益。他设计击败秦军;劝谏刘邦占领并撤出秦宫;建议刘邦封赏仇人雍齿,以稳定人心,等等,上述事例均体现出明显的《三略》思想。

最能体现《三略》对张良巨大影响的是功成名就后他的选择。“汉初三杰”,张良的结局最好。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最后被刘邦砍了头。萧何被捕入狱,差点被杀。熟读《三略》的张良一定记住“夫高鸟死,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的章节,刘邦要封他做三万户的齐王时,他聪明地推辞了(韩信就曾被封齐王),说十分想念与刘邦当年的情意,只要在当年与刘邦初次见面的小城留县做官就行了。到了留县,他经常躲在深山中修道。汉初三杰,只有张良一人得以善终,这可能真要感谢《三略》这个道家兵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