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0 11:4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王吴军

 

籍贯由来与翰林始末

王吴军


翰林院长待诏jpg.jpg

翰林院待诏

 

籍贯由来

“籍贯”一词,指的是一个人的祖居地或原籍,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出生地。

古代籍贯中的“籍”和“贯”,其实是有区别的。若是说一个人的出生地,只说“贯”或者“乡贯”、“里贯”,而不说“籍”或者“籍贯”。《隋书·经籍志》指出:“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意思是,不在此地出生的人,被称为“浮浪人”,“浮浪人”是无户籍之人。就拿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来说,他在《新丰折臂翁》诗中写道:“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诗句中的“贯”,指的是出生地。

“籍”,虽与出生地有关,却指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古代,每个家庭要为朝廷负担各种徭役,而这些负担要落实到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籍”上。比如,承担产盐徭役的那些人户,在唐朝的时候被称为“亭户”。五代之后,承担产盐徭役的那些人户则被称为“灶户”、“锅户”、“井户”、“铛户”、“盐户”等。

以“籍”为标志的户役,唐以前就出现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以“籍”为标志的户役被称为“士家”,在南北朝时期,以“籍”为标志的户役被称为“使作户”、“军户”、“绫罗户”。唐朝的时候,除了承担产盐徭役的亭户之外,还有承担织造徭役的绫织户、承担建造徭役的工匠户以及承担其他徭役的各种人户。明朝的时候,承担各种徭役的诸种人户多达五十来种。这些人户的户役就是他们的“籍”,也就是户籍。史料表明,明朝同一种户役的人户都被编入了一份册籍中。各种户役各有各的册籍,这是“籍”的发端处。地方官就按照这种“籍”来征收徭役。

明代户籍录.jpg

明代户籍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百姓都属于帝王的当差人户,他们都要被编入某一“籍”中去当差。因此,各种各样的人户都有“籍”,由官府向这些有“籍”的人户派定各种专门的徭役。于是,出现诸如承担煮盐徭役的是“灶籍”,承担做工徭役的是“匠籍”,承担当兵徭役的是“军籍”,承担经商徭役的是“商籍”。

纵观历史,每个朝代的制度都是“役皆永充”,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户籍一旦被官府确定之后,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要一直保持下去。这样,老百姓世世代代只有老老实实地为官府服役。从这个意义上说,“籍”成了老百姓身上一副枷锁。

后来,“籍”与“贯”相联系,并混为一谈,便成了现今的“籍贯”。

翰林始末

“翰林”一词,最早见于西汉文学家杨雄的《长杨赋》。“翰林”指文学之林,如同词坛、文苑。

翰林作为官名并设官署,始自唐朝,见于《旧唐书·百官志》:“翰林为词学、经述及僧道、祝卜等待诏之所。”意思是,翰林是做官的知识分子以及僧人、道士、巫师工作部门。唐高宗时,刘祎之等人以文词之妙被任命为待诏之职,号称“北门学士”,又称“翰林待诏”。所谓“待诏”,即随时等待皇帝的召唤,为皇帝撰写诏书。唐玄宗时,张说、陆坚、张九龄、张垍等人被召入宫,从事待诏,改称为“翰林供奉”,承担朝廷的圣旨、文件和批复的撰写。从此,翰林作为一种官名。

翰林官署的设置则始于唐肃宗至德年间。当时,朝廷下旨,将翰林待诏工作场所命名为“翰林院”。翰林个人称为“翰林学士”,简称翰林。后来,翰林越来越受到皇帝的重视,不但为皇帝撰拟诏书,还参与国务。于是,在朝野眼里翰林院成了人才储备库,是进入国家政务部门任职的跳板。

不过,有相当时期,唐朝的翰林院像个大杂烩。天宝年间,嵩山道士吴筠,乾元年间,巫师韩颖、刘烜,贞元年间,精于弈棋的王叔文、王伾,还有元和末年的方士柳泌、僧人士通等,都成了翰林待诏学士。顺宗时,翰林院更是鱼龙混杂,连工艺群官也称翰林。唐肃宗实在看不下去,就下旨罢免翰林、医工、相工、占星、射复冗食者42人,进行精简,以提高翰林的素质。

辽代,翰林院增加了翰林茶酒使,专门负责茶和酒方面的事务。宋朝,翰林学士还兼管服装、医学、天文等事项。比如,安忠掌翰林司内衣库提点医官院;韩显符懂得天文,掌管天文祭典;钱惟演工于书法入选翰林书学。宋太宗雍熙四年,翰林院有了下设机构,叫局。翰林医官局开始招收擅长医学的年轻人,他们被称为“翰林学生”。宋徽宗大观三年,将医学并入太医局,书法并入书艺局,绘画并入画图局。

明朝,文学博学之士可入选翰林院。翰林院和翰林这一体制延续至清朝结束。

明朝翰林院.jpeg

明朝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