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1 15:0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朱谷忠

 

“振兴篮”和郭志煌的故事

朱谷忠

振兴篮.jpg

福建非遗振兴篮

 

窗外,淡蓝色的天幕下,山岭绵延,田园如织。坡上道旁,到处伸展着密匝匝、直溜溜的藤枝竹。浮岚飞翠的溪滩,一些游客或举步,或探身,好像在寻觅奇花异草,又似在欣赏竹影波光。

此时,我正在闽南龙水村漆篮精品展示馆内。橱中柜上,各种各样的大小漆篮,以崭新、独有的姿态,展示着村民们的精湛技艺,述说着传承数百年的漆篮文化。早先,我只了解到这一带的闽南人,曾用漆篮装着随身物品漂洋过海下南洋,漆篮是这方水土上许多人一生难忘的乡愁记忆。眼下见到漆篮,了解制作过程,聆听沧桑变化,才知道这篮子装的是几辈人生活与奋斗的经历。

我要釆访的主人——村支书郭志煌,一早和村干部们去村里的一处古厝商量修缮方案。从电话里得知,走完工地现场,郭志煌还要去“漆篮制作工坊”巡看一下才回来,趁这工夫,我继续与郭志煌的儿子小郭交谈。当说到他父亲时,小郭的声音,明显多了一层敬重。

郭志煌出生在一个多子女农家。爷爷是龙水村一个出名的漆篮工艺人。郭志煌16岁,便开始分担家庭的重负,挑漆游四乡,为人家油家具、农具。风餐露宿,从不叫苦。成长之年,一边干活,一边自学到大专毕业。随之,在县城做了第一家装潢公司。2004年,他怀揣梦想,毅然南下广州、深圳,做起了装饰业务。一向脚踏实地的他,迎寒送暑,以质量为先,以诚信为本,赢得许多客户的赞赏。但是,汗流了,钱挣了,郭志煌却老觉得自己心里有一件事还没做?哦,原来是一直盘绕在他心头的故乡漆篮啊!那期间,他在许多展馆惊异地看到各地的民间工艺产品,纷纷脱颖而出,赢得国内外许多客户青徠。郭志煌终于明白了:尽管他离开家乡越来越远了,但家乡漆篮对他的召唤却越来越近了。于是,一种念头产生了,一种责任和担当,无声地落到他的肩上。经过一番思索,2012年,郭志煌毅然回到了家乡。决心与村民一起,挖掘历史,整合资源,创新工艺,让漆篮这一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脱贫产业,做大做强……

小郭正说着,一个黝黑、壮实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这就是郭志煌。只见他大步迎来,连声抱歉,坐下后,我说到刚才与他儿子聊的话题。郭志煌笑笑说:“当时,确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让我做出了回乡的决定。其实,那也是乡愁的感召!”他接着说,现在许多来参观的人,都惊呼这里的“竹篮打水水不空”,要知道,这正是龙水漆篮最为神奇的地方。据记载,早在明代,龙水人就能将本地材薄而柔韧的藤枝竹,劈、刨成薄如纱、细如丝的竹篾,最细的堪比发丝,柔可绕指。经过精心编织成型,抹上桐油灰,在提梁、篮盖、篮体上绘饰各种图案,再涂上植物漆,造型端庄、轻巧坚固、不怕烫洗的漆篮便产生了。有一首民谣就这样唱着:“茧手翩飞篾丝舞,经线纬线入画图。竹篮提水水不漏,小可藏针大当橱。”郭志煌说,这些漆篮,在日常生活中很是适用,但要上升到工艺品,还得进行第二次“灰工”,重新上漆,描朱红、安金线,甚至贴金箔,才会变得精致玲珑,锃光明亮,也更具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郭志煌侃侃而谈,脸上洋溢一种自豪感。话锋一转,深沉地说:“龙水村的漆篮堪称一绝,但在过去,随着各种生活用品层出不穷,漆篮的使用价值一落千丈;于是,如何集合资源,发挥优势,让漆篮重新焕发生机,以助力脱贫,成了我与大家经常商议的事情。”他说,上任后,看准创新这一发展方向,极力引导村里的老艺师和从业人员,在传统的基础上试制圆形、棱形、六角形、椭圆形等多种各具特色的产品,却遭到村民的普遍反对。当时他确实愣了。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与村委们分头了解,原来村民们担心漆篮搞所谓的高、精、尖产品,价位上去了,销量下来了,弄不好还把仅有点收入的活计搞砸了,那才叫蛋打鸡飞。虽然当时他是村书记,但怎么动员说服都沒用。几天之后,多少有些憋气的郭志煌在家喝茶,偶然起身,推窗一看,升到天上一轮月亮正好与他对视着,猛然间,似获得了某种启示,他大腿一拍:对啊,要让大家出去看一看啊,人家的手工产品是怎么转向艺术品的……于是,过了几天,他雇了两辆大巴,把有关的人统统安排上车,直扑厦门工艺文博会参观。之后,又马不停蹄赶去德化看瓷器,再到莆田看木雕……回程途中,许多人的脑子逐渐开窍了,一个个议论纷纷,话声不绝。一路上,他们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学习人家的决心、勇气和经验,把村里的漆篮向高端发展!

观念的转变,促进了全村竹艺漆艺和造形的发展,郭志煌集中精力与老艺人共谋共划,设定了全新标准,最大限度地力求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郭志煌说,在创新的同时,他也看重经济实用,尽可能发挥其功能性,让不同的用户有更多的选择。由于寄托着不少闽南人的怀旧和海外华侨的思念,龙水村开发的具有精巧、新颖特色的漆篮工艺品,备受各方喜爱,销路一下打开了,还被人亲切地称之为“振兴篮”。随着漆篮产业复活,全村从事漆篮工艺的从100多人增加到380多人;一度陷入“空心村”的龙水村,从此人丁又兴旺起来了。

之后,龙水村趁势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施之前,郭志煌又用大巴把村民拉到厦门、同安等先进村落,实地参观取经。去的村民,一个个认真听讲,实地咂摸,看得心服口服,甚至想提前回来,赶紧撸起袖子干!郭志煌高兴地看到:榜样的力量,确实溶在村民心上了,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营造什么样的环境,也在他们心中描画开了。回去后,家家讨论实施方案,人人争着出谋献策,不少话都说到点子上去,连进村听取意见的专家和镇干部也感叹道:明白吧?龙水村的人原来都深藏不露呢!从此,村中邻里之间,再没人为一角边坡斤斤计较,为一寸瓦檐争得脸红心跳。作为带头人的郭志煌,更是把多种经营和村民、老手艺人的大小事放在心里,时时为他们着想,处处带他们实干。他还把村党支部书记毎月领到的工资,全部送给村里上年纪的老人。由此,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脸上“幸福指数”的郭志煌,也先后被泉州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泉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对漆篮怀有深厚情感的郭志煌,仍在工艺上一直矻矻以求,精益求精,由他创办、儿子打理的漆篮工艺有限公司也先后斩获许多奖项和荣誉。我正想细问,却听郭志煌说:“走,我带你去看我们村里一只巨型的漆篮。”这就是龙水村震撼人心的“天下第一篮”。此篮立于村中,高3.6米,直径2.1米,造型隶属闽南漆篮中的“盛篮”,它是由村里五名漆篮老艺人采用传统制作材料和工艺,以标准的规格比例,历时两个多月制作完成的。郭志煌自豪地说:“我们的漆篮文化是全世界独一的,别地方都没有。”

临行,郭志煌向我说:“我一直有个心愿:继续钻研提高,让工艺更上一层楼,使漆篮成为国礼,走进人民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