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7 16:1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钟志藩

瞻历史文物 怀志士业绩

——瞻仰丘逢甲创办的“上杭师范传习所”


丘逢甲像


不久前,笔者来到上杭县文物保护单位———丘氏总祠,瞻仰爱国志士丘逢甲创办的“上杭师范传习所”,缅怀他的生前业绩。

丘氏总祠位于上杭县城解放路中段,与孔庙隔瓦子街相望。这是一幢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的客家土楼。是曾任监察御史丘道隆德故宅“进士第”。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丘氏族人将它改建为“丘氏总祠”,奉祀客家丘氏始祖三五郎公。总祠建筑面积3093平方米,分为上、中、下三厅,前有进士牌坊,大厅左右及后面是由100余个房间组成的上下二层砖木结构围屋。总祠是上杭乃至闽西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其造型之宏大,结构之严谨,制作之精美,质量之坚固实为上杭古建中上品,具有典型的客家古民居建筑风格。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丘逢甲致书挚友、上杭举人丘复(荷公)等丘氏族人,建议在丘氏总祠设师范传习所,培养新学师资。获丘复等族人的积极响应,很快筹集到不菲的办学经费。当年秋天“上杭师范传习所”在丘氏总祠正式开学,由丘复任监督,丘逢甲还推荐了林菊秋等3位留日学生为教员。这是福建省第一所民立师范学校。首期招生60多人,次年春季再招生80人。这些学生经过半年的培训,不但成为上杭发展新学的生力军,还为闭塞的山区带去民主革命的新思想和自然科学的新知识,还积极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清朝封建帝制的民主革命,丘梦洲、范景明、丘凤镛等人在辛亥革命中壮烈牺牲。

丘逢甲是宋朝开基上杭的丘三五郎公的28代孙。清同治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864年12月26日)出生在台湾省苗栗县铜锣湾的一个教育世家。光绪十五年(1889年),丘逢甲进士及第,授职工部主事,但他不愿在宦海沉浮,毅然辞职回台,一面编纂《全台通志》,一面讲学,在台湾首开种族革命和研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先河。一时誉满宝岛,成为台湾民众中极有影响的人物。

光绪二十年(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之战。战争伊始,丘逢甲深感台湾孤悬海外,“日人野心勃勃,以垂涎此地”,于是发起组织义军,号召“人自为战,家自为守”。他奔走呼号,动员台湾同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齐心协力“守土抗倭”。经费不足,他“倾家财以为兵饷,不足则乞诸义士助之。”兵员不足,他动员丘氏成年兄弟子侄率先入营。在他的宣传鼓动下,大批青壮年参加义军,共组织义军160多营。丘逢甲从中挑选编练30余营,自任统领,“晓以大义,动以厉害,勤加训练”,义军“成军不久,卓有成效”。

甲午之战,中国方面虽有爱国官兵英勇抗战,各族人民顽强抵抗,却因清政府腐败无能而败北。日本强迫清廷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了赔款,开放商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等条款。

割台消息传到台湾后,全台人民“若午夜暴闻惊雷”,台北鸣锣罢市,群情激愤,誓与侵略者决一死战。丘逢甲召集誓师大会,当即咬破手指血书“抗倭守土”四字,发电报给清政府,坚决反对割让台湾,要求废约抗战。清政府不但不支持丘逢甲的爱国行动,反而加以训斥。丘逢甲怒不可遏,庄严宣告“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决心组织台湾军民抗击日寇。腐朽透顶的清政府不仅电令台湾文武官员弃台内渡,而且还通令沿海各省严禁向台运饷械兵丁。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五月二十九日,日军主力登陆台湾,丘逢甲率义军与倭寇血战20余昼夜,重挫敌势。日本侵略者从本土增派部队,而义军终因“弹尽援绝,伤亡惨重”而失败。丘逢甲负伤血染衣襟,被迫匿伏深山密林中,以图再举。日军放火烧了他的住宅,悬赏重金搜捕,无奈之下,他接受部属劝告,含愤离开台湾回归祖国大陆,卜居广东蕉岭,自署“海东遗民”,将住宅命名为“念台精舍”,儿子丘琮号为“念台”。

丘逢甲在祖国大陆为强国救民奔走呼号,致力于教育事业,培植人才。先后主讲潮州韩山书院等学校。在汕头创办岭东同文学堂,在蕉岭和上杭创办师范传习所,在闽粤两省创办数十所丙等小学,1908年,他被广东教育界推举为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并受聘为两广学务所议绅。他“念上杭为祖居,且与潮嘉邻,故尤注意上杭教育”(《上杭县志》)。他创办的学校热情接待来自上杭的学生,帮助上杭培训师资,派学生到上杭帮助办学。

丘逢甲还建议上杭各乡广设小学。下都乡黄坑村是丘逢甲的祖居地,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创办的崇德学堂是全县开办最早的小学之一,嗣后城乡兴学日臻发展,为上杭贫苦百姓的子女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丘逢甲亲自来上杭视察新学开办情况,兴趣勃勃地视察了上杭的每一所学堂。黄坑的父老乡亲热情地推举丘逢甲先生为崇德学堂名誉堂长,他欣然应允,并为崇德学堂撰写堂联:崇山大河,开扩学界;德行道艺,蔚为国华。

丘逢甲是同盟会会员,在辛亥革命中立下不朽功绩。他热情支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从教育入手,创办同仁学堂,为革命事业输送了许多骨干力量;号召粤籍富商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1908年,他被推举为同盟会岭东盟主,积极支持同盟会姚雨平、朱执信、邹鲁等人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活动。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他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保护被清政府追捕的革命志士。如,把被清廷通缉的同盟会员后来成为辛亥革命骨干的客籍华侨丘映英、温翀远、温相球等以教员身份介绍到上杭黄坑崇德学堂暂避。武昌首义后,丘逢甲配合革命党人促成广东独立,成立军政府。他出任军政府教育司司长,被推举为出席南京中央临时政府成立大会的广东代表,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参议院成立后,他又被选举为参议员。

上杭人民深深怀念丘逢甲,传颂他的事迹,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2005年,上杭举办了纪念“丘逢甲创办上杭师范传习所”100周年活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省内外专家学者,丘逢甲侄孙、台湾著名作家丘秀芷等逢甲亲属和台湾丘氏宗亲参加了活动。2011年,上杭县政府将“上杭师范传习所”原址丘氏总祠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加以维修。



丘氏总祠——当年的[上杭师范传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