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浦城三山会馆
闽北浦城有一座三山会馆。它如同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坚韧地守望漫长的岁月。
福州别称“三山”,浦城三山会馆系福州旅浦同乡所建。据专家考证,大约始建于清朝乾嘉年间,光绪三十三年,即1907年,曾经重修,屈指一算,已经有250多年的历史了。这座古建筑位于浦城城区西南交通路与和平路相交处东北侧。据我所知,外籍人在浦城城关曾经建了五座会馆,他们分别是:前街的江西会馆,瑞龙巷的盱江会馆,江山街的浙江会馆,水南路的江南会馆,以及迎远门外磡头街西段的三山会馆。时光无情,前面的四座会馆已经踪迹难寻,只留下三山会馆让后人细细品味。
浦城是文化沉淀十分厚重之地,历代名人辈出,仅在宋朝,就出了八位宰相,故有“宰相名邦”之称。名垂史册的江淹、杨亿、陆游等都在浦城留下他们的足迹和诗文。走进三山会馆,你会油然感受到,古代的浦城同样是商品经济繁荣发达的地方。
三山会馆南临碧水长流的南浦溪,西近夹岸风光如画的马莲河,处在古城的迎远门与万寿桥之间,交通便利,商贸繁荣,所处的位置,当年是浦城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用今天的俗话来说,的确是个好码头。浦城地界闽、浙、赣三省,控其要津,又是物华天宝之地,外地客商,纷至沓来。古人赞曰“冠盖往来、商贸辐辏”,浦城三山会馆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
这是一座河院式的古建筑。青灰色的大墙,逶迤绵延的乌瓦,屋顶,写意的翘角,横斜云天,恰是古朴而不乏浪漫的歌谣,不知牵住多少人绵绵的思乡之情。它自然让人们想起福州的三坊七巷,因为三山会馆酷似那里的建筑风格。经商是辛苦的,处处无家处处家,遥想当年,远涉浦城的福州客商,莫非是借此慰藉一颗颗漂泊的心么?
浦城三山会馆的正面大门上方,竖刻着四个大字:天上圣母。那是妈祖的尊称。妈祖女神,自从走出莆田,便成为赶海的闽南人以及闽地水上人家的精神领袖,继而走向海峡两岸,也走向万山重叠的浦城。这一宗教信仰和妈祖文化的传承,前往浦城经商的福州客商功不可没。
会馆的建筑坐北朝南,建筑组群由门楼、戏台、拜亭、大殿、钟鼓楼以及前天井二厢等组成,现存面积有821.57平方米,呈长方形,总进深达43.88米,实际上就是一座多功能的妈祖庙。大殿供奉妈祖神像,钟鼓楼分居两侧,最让人惊叹的是以戏台为视点的建筑,两厢环楼,全用上等的杉木建造。环楼的楼上是长长的走廊,楼下是一排镶有精致木窗的整洁的厢房,可以住人。长条的中庭,相对宽阔,那是看戏的最佳位置。浦城有阵容不俗的赣剧、越剧,还有独具地方色彩的茶灯戏。经商的人们是懂得休闲的,当时没有如今时髦的卡拉OK歌舞厅,更没有富丽堂皇的大剧院,三山会馆就是浦城最为热闹乃至奢华的地方了。
建筑是艺术。浦城三山会馆无愧是一座价值无限的艺术宫殿。最耐人寻味是精湛的装饰性的木雕技艺。戏台的顶部,是被称为藻井的艺术雕刻,其精细和炉火纯青的工艺,几乎让所有的美丽的语言都黯然失色,至于戏台四个悬柱的花纹、木质雕饰等,更是充分展示古代艺术的精美和珍奇。
穿越风雨雷电,浦城三山会馆能够一次次地躲过劫难,相对完整地保留到今天,是一个奇迹,也是浦城乃至闽地文化的幸运。就在全面整修的前几年,里面居然住了8户人家,有几户是收鹅毛、鸡毛、鸭毛和废品的,真是满地垃圾、不堪入目。年久失修,屋梁已经倾斜,有几根房柱已经摇摇晃晃。浦城县委、县政府在上级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将里面的住户全部迁出,投入巨款进行重修,终于使濒临倒坍的三山会馆获得新生。
打开一扇窗,拭去厚重的尘埃,可以发现遗落满地的经典史料,让人为之瞩目甚至震撼!
据查,第一位浦城三山会馆的馆主,是叶明勋先生的父亲叶用运先生。海峡两岸的报业人士,对台湾报界的大佬叶明勋先生并不陌生。他于1945年10月5日,曾以中央通讯社特派员身份从重庆来台湾,成为当时第一位从中国内地来台采访的记者,是政府首批来台的前进指挥部人员。后历任中央社台湾分社社长,以及中华日报、自立晚报、台湾新生报等媒体的董事长。还担任台北市新闻记者公会创会理事长。至2004年,还任世新大学董事长。是台湾媒体公认的精神领袖。其妻严停云,是女作家(笔名华严),笔法细腻,构思独特,饮誉文坛,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太太严倬云是亲姐妹,均系《天演论》的译著者严复的儿子严叔夏之女。
叶用运,字用祥,号臻庭,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据载,他身高7尺,膀阔腰粗,力大无穷,绰号黄中大力士。18岁时进入裕源钱庄工作,力主开发闽江运输业,并取得瞩目的成就。1908年,他鼎力发展浦城裕源分号,开设仁和源商行,中转闽、浙、赣各地生意。大量收购土特产到福州推销。又将福州的土特产、海产品等大量运往浦城销售。福州运往浦城的货船一次都在80号以上。他为发展浦城的商贸经济,沟通浦城和福州的经贸往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被商家们推选为浦城商联委,福州同乡会、三山会馆总理即馆主等要职。
叶用运先生在浦城三山会馆的活动及其业绩,虽然因为乏于详细的记载而成为憾事,但他遗落在这里的足迹是永远也不会磨灭的。为了弥补这个缺陷,2001年11月25日、27日、29日,叶明勋先生曾经为其父叶用运先生举办了三场纪念性的讲座,详细地讲述了叶用运先生生前乐于经商,并为发展闽地经济作出的重大贡献。
林则徐和浦城三山会馆有缘也有关。1807年,已经中举的年轻的林则徐第一次到浦城,那是清朝的嘉庆年间,他是来看望他的同学梁章钜的。梁章钜是福建长乐人,后迁居福州,被誉为闽省的第一学者,官至江苏巡抚。他和林则徐交往颇深。其时,梁章钜在浦城任南浦书院的山长。他们一起谈诗论文,还到当时浦城著名的古琴台扶琴弹唱。很可惜,这一古琴台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了。据浦城地方志专家考证,1811年林则徐进京赴考,考中进士,他所走的路线是:从福州的洪山桥上船,溯江而上,经南平、建瓯到浦城大西门上岸,然后,坐轿经仙阳、九牧、庙湾、穿过枫岭关至千年古镇廿八都,最后在浙江江山的清湖上船,直达杭州,然后乘坐运河的船到北京。梁章钜曾经侨居浦城。林则徐曾经多次到过浦城,他是福州人,在浦城多次到过福州客商汇聚的三山会馆。
林则徐在嘉庆十七年十月十六日(1812年12月19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早发,已刻到浦城,遇雨,卸舟移装,寓黄协兴行中,李君亦同寓。询知此处人夫短缺,大差络绎,有客商至省中来,先到半月,尚在此等候。势既如是,亦只可少住耳。(见林则徐全集第九册日记卷第3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林则徐这次到浦城,每天都写日记,在这里会见友人以及客商。至二十一日,天放晴了,才“束装就陆”,在“北风甚大”的日子里,离开浦城,当晚到达渔梁驿站住宿,北上而去。这是浦城有幸,这是浦城三山会馆有幸,能与一代俊杰林则徐结缘。
整修一新的浦城三山会馆,现在是浦城中央苏区纪念馆所在地。2010年3月8日,经中央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浦城成为全省22个苏区县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浦城苏区人们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史,在这里和悠远的古代史对接、交融,可谓是浦城文明、文化建设的一大盛事。不久,有着浓重地方乡土风情、民俗风味的浦城的民俗馆也将落户此地。三山会馆区将成为浦城县文化圣地。
三山会馆,如同打开的一扇窗,让人看到了历史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