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0 20:1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张建光



 

张建光

 

 

梅花属于江南,梅花诗词却盛开在宋朝。

此前梅花,“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也只有南朝的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折寄梅花一枝的诗,产生较大的影响。到了宋代,梅花才真正灿烂起来。人们对其描写不仅仅注重形态、气味和色彩,而是赋予她更多的人文光辉: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的“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李清照的“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宋一朝,梅花诗词多达一千余首。有人说,若要选择一种最能体现宋人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向的草木,那一定非梅花不可。

然而,梅文化的兴盛却离不开闽北文士的努力,仅举几则梅事为证。

其一,林逋可谓书写梅诗的顶尖高手。辛弃疾称赞其“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把断春消息。”可是,谁能想到和靖的名句竟然出自潭城的江为。原诗为“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和靖先生虽然点“竹”为梅,化“桂”为暗,但此句的知识产权当归建阳人氏。

其二,曾为建阳县令的刘克庄,写了一首《落梅》。诗曰:“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言官指控诗人“诽谤当国”,因而落职被黜。刘克庄自叹:“虽然不识桃与柳,却被梅花误十年。”复出后,“梅”兴大发,写了上百首的梅花诗。

其三,爱国诗人谢枋得有首《武夷山中》:“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南宋故国已亡,反抗早已销声匿迹,但诗人仍用武夷山梅花勉励自己,要保持高蹈的节操。最后他被金兵胁迫到燕京,绝食而亡。

闽北咏梅文士中,最不应该,也最被人遗忘的大家,还有一位就是朱熹。朱子给我们留下了38首梅花诗,二首梅花词。有人统计,在他的诗作中,“梅”的意象出现过66次。知南康军任上,他和同事之作,一气竟写下十首梅花诗,分别为“岭梅”“野梅”“早梅”“寒梅”“小梅”“疏梅”“枯梅”和“赋梅”。朱子的梅趣也许受先君的影响,韦斋有梅诗《饮梅花下赠岁客》:

忆挽梅花与君别,终年梦挂南台月。

天涯溪上一尊酒,依旧风卮舞香雪。

梅花难咏。李清照曾说:“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朱子也说,梅花若为赋,“绕树百千回,句在无言处。”他认为梅花诗的高下,当在“风格清新,意寄深远”。也就是托物言志,借梅道情;且能清空入妙,使事传神。那么,朱子笔下的梅花寄托何许蕴籍?

以梅花论高洁。有人评论朱子咏梅:“以人观梅,以梅喻人,由花及己,由己及心。‘高洁’两字,凸现行墨之间。”在中国梅文化那里,梅为“四君子”之首,四德兼具,乃“雪中高士”。朱子先后三度隔空唱和苏轼《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享下梅花盛开》之诗。诗里赞扬梅花为“玉树”“冰质”;开得“云艳”“雪艳”和“绝艳”;“羞同桃李媚春光”,“冷光自照眼色界”;“敢与葵花争向阳,归来只当竹相伴”;“心有浩气,不去凡尘”。苏东坡这首诗写于当年一贬再贬的惠洲。此诗人称“韵险而语工,非大手笔不能到。”而朱子却一而再、再而三和之,说明朱子的偏爱。苏东坡在诗里把梅花的高洁拟人化为仙女:“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朱子打心底里认同。他在另一首《梅》诗中,也把梅花称为仙子:

姑射仙人冰雪容,尘心已共彩云空。

年年一笑相逢处,长在愁烟苦雾中。

朱子所誉的仙子,乃庄子《逍遥游》里的仙姑。在那遥远的姑射之山,有位冰雪一样的肌肤、少女一样绰约的好姑娘。她餐风饮露,不食五谷,已无尘俗之心。梅花绽放,仙女一笑,年年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后人考证朱子此诗应为“庆元党禁”冤案而发。既是咏叹梅花的高洁,又是通过梅花明志。想想在他人生的非常时期,作为一个“不作阳台梦”的道学家,把梅花比作一年一度都要邂逅的仙女。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以梅道友情。朱子深谙梅花的友谊寓意,每每一见梅花便想起朋友不能自己。《枯梅》中说:“千里故人心,今年为谁折?”诗后还附言:“予居家时,刘平甫每折枝为赠”。唱和袁枢的《水调歌头》词中言:“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复元范寄梅花》则表:“感君寄我江南信,一夜清香染客衣。”朱子与张栻的梅花情谊更是让人感叹不已。《忆秦娥·雪、梅二阕怀张敬夫》《其二》云:

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这是朱子湖湘归来后思念张栻所作。一阕写雪,一阕写梅。梅雪相映,难分难舍。词中的“和羹”原指配以不同的调味作成的羹汤。“尚书说命下”曾言:“若作合羹,尔惟盐梅。”盐多则咸,梅多则酸,盐梅适当,才成和羹。后来以此比喻和心合力辅佐君主。朱子梅花词表露出,在这履霜时节,他们像坚贞的梅花一样,仍然坚定地想着丹心报国。可是政治黑暗,梅冷山谷。“为谁凝伫,为谁攀折?”后人评论:“今读此两阕,气浑神闲,声情满纸。”与词人晏殊、秦观相比“当莫辩其工拙”。朱子、张栻和吕祖谦当时被世人称为“东南三贤”。他们志同道合:政治上共主抗金,学术上共倡儒家道统,生活上共济时艰,梅花当然也成了他们共同的精神寄托。我未翻检出吕祖谦的梅花诗词,只知他的老家浙江金华新辟的一处景点——“梅花晚渡”,以他的诗作为形象代理。不过1174年他和朱子在建阳“寒泉精舍”共编《近思录》,肯定是在梅花树下,要不书中怎么专辟一章谈论“圣贤气象”?而朱子与张栻在长沙讲学论道编定《二程先生文集》,肯定离不开城南二十景之一的那道“梅堤”,要不事后双方唱酬中总有梅香可闻?

以梅说自己。朱子以梅自许,心事总付寒梅。梅花生长环境并不好,像东坡先生“松亭下荆棘里”;像韦斋先生所述“风敛天香瘴烟里”,像朱子自己所言“长在愁烟苦雾中。”风刀霜剑,有如朱子人生际遇。他的一生总是受苦受难受屈,总是被人误解、误读、误判。他给友人墨梅画题跋: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装。

这首诗是传统墨梅诗的翻新。诗言墨梅散发的幽香确实令人陶醉,但其瘦削嶙峋的枝条含苞待放的花蕊却凌风傲雪,冷若冰霜。如今的世道,黑白颠倒,是非不分,还问什么梅花高洁呢?倒不如乔装打扮,去讨世俗人们的喜欢。朱子话里有话,针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与辛辣的嘲讽。很多人把朱子的后两句诗理解为他的消极退却,实际不然,朱子一生都是“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最能代表他的梅花人格的莫过于那首《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朱子此词写于浙东救灾归来。1182年,朱子以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的身份,前往赈灾救民。期间六劾台州污吏唐仲友。虽然扳倒了对方,虽然救灾成绩斐然,却因为得罪唐的姻亲当朝宰相,最后落得个请祠返武夷山的下场。这是朱子从政生涯中一次重大挫折,以致对他生前身后的名声造成极负面的影响。词中,朱子以拟人手法,借梅言志:就像梅花在寒风莞尔一笑,群芳中谁是“真香纯白”?人世间的是非曲直顿时立判。只有清高孤傲梅花仙子才是我的知音。不管风霜雨雪有多残酷,都要保持坚贞不俗之心,因为这是冰清玉洁梅花的天然本性。粗俗的桃李引得蜂蝶的轻狂,让人庸俗可笑。怎似黄昏时,梅花面对溪水,悠闲弄影玩月。画角声起了,天色要亮了,仙人要醒了,梅花要谢了。但梅花结出的青梅,是不会轻易地被摧折的。

朱子心中时时有梅,不,他本身就是南宋横空出世的一枝凌霜傲雪的绝艳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