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 谒 上 官 周
陈济谋
清初画坛,名手辈出,灿若群星,上官周堪称其中佼佼者。
上官周(1665—1750年),福建长汀南山官坊人。原名世显,字文佐,号竹庄山人,天分卓荦,学识渊博,精通书画,于诗文、篆刻都有相当造诣。其性冲淡闲远,不赴试不出仕,人品高华超逸,为世人称道;尤其人物画,功夫老到,笔法潇洒,独树一帜,对传统人物画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癸巳初夏,有缘长汀采风。一日清晨,凉爽惬意,我和友人来到古老的汀江之滨,寻访300年前这位前贤的遗迹,拾一段山人曾经的岁月……
朋友告诉我,眼前的景致为龙岩潭,是古汀江最美的一段:逶迤而来的乌石山形似卧龙,匍匐于汀江边;山上奇石林立,古木参天;山下龙潭,碧波荡漾;始建于唐代的古城墙依山蜿蜒,淡淡的晨雾氤氲着周遭的飞阁花台,晕出几许古老气息。上官周纪念亭就掩映于半山腰的草木葱茏处。我们沿着青石小径,拾级而上。纪念亭不大,依山而筑,四周竹树环合,景色清幽。横额上“上官周纪念亭”的书法古老苍劲,两旁“一代神笔画,千秋楷模翁”对联,显得痕迹斑驳;凭栏眺望,汀州古城尽收眼底……“真是风水宝地啊!”禁不住,我们脱口赞叹起来。
或许是听出我的外地口音,一位老人来到身边。
“来看上官周?”
“是的。你知道上官周?”
“上官周,旷世逸人啊!亭子是20世纪90年代群众集资建的,他配得上这块地。”老人说,他是这里上官周研究会的。于是,我们聊起上官周——
上官氏发祥于甘肃天水郡,上祖为战国楚怀王次子兰,封于上官邑,以“上官”为开氏祖,系唐代上官仪的后裔,于明洪武年间从清流迁至官坊。
上官周生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父立琼,秀才,好吟诗作画,家有藏书千卷。上官周自幼资质聪慧,尤喜画画,随父读书,过目能诵,有神童之誉。5岁学书画于族叔立本,14岁上汀州府,拜名画家钟怡为师,寄寓上官氏宗祠冀纶堂,开始习画、卖画生涯。30岁随汀州太守鄢冀明遍游名山大川,结识扬州石涛、南昌八大等画坛俊彦,一时画名鹊起,得到“江南民间神笔”赞誉。老人说了一个至今流传于坊间的“神笔”故事:一年隆冬,山人南昌访八大归来,行至隘岭荒野,突然天降大雪,一连数日困于饥寒,幸得村民相救。后闻知村里常有大蟒为害,临别之日,山人画了《蜈蚣图》答谢。不几日,人们发现大蟒死了。从此上官周《蜈蚣图》吓死大蟒的故事不胫而走,周边山村开始有了抬蟒游村打醮的风俗。故事未免陷于俗,但我却愿意相信老人说的。山人原本是平常人,只是能诗、能书、能画,翰墨生香,只是品行高华之致,才变得如此不寻常,才受到后人如此的尊崇!
望着眼前长流不息的汀江,我在想,山人的人生当是快意的。
你以超凡的人品成就了一段佳话。你被时人视为“奇才”,称你“画如人,人如画”,誉为“闽之有道士”。但你不求闻达,布衣终老,人品高尚,处处透着人格的劲骨。当时的汀州太守鄢冀明(字在公,辽阳人,顺治进士,以礼部侍郎出任汀州知府)十分常识和看重,与你结为忘年交,视如子侄。为成就你的志向,康熙三十三年(1695年),鄢冀明解任时,带着你东下姑苏,遍游苏、浙、赣、冀、皖、粤,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搜尽奇峰打草稿,留下了一段佳话。对于你,这是天赐的机缘和厚爱。正是这次漫游,你的胸襟和视野为之开阔,你的艺术天赋也因了天地灵气的滋养,益加灿烂绽放,为日后的绘画史造就了一位奇才。
你为世间留下一件旷古杰作《康熙南巡盛典图》。康熙为一代圣主明君,在位60年,6次南巡,希望画图志盛。康熙五十三年(1715年),下旨宣召各地名家高手进京遴选。你以一介布衣而凸显画坛,得到皇帝的征召,自然是人生的莫大荣耀。汀州太守吴澍接旨后,派专人护送你进京。《康熙南巡盛典图》,由年过古稀的户部左侍郎、大名鼎鼎的绘画大师王原祁任总裁官,由你绘人物,由时享“画圣”之名的王石谷等画山水、楼台、花鸟。《康熙南巡盛典图》以康熙南巡为主题,自永定门出巡始,直到江南绍兴大禹庙,再由金陵回京止,规模恢宏,场景壮观,表现了当时天下太平、百业兴盛的繁荣景象,耗时年余,方得完成,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全图共12卷,绢本设色,首卷高68厘米,长1552厘米,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李浴的《中国美术史纲》写道:“更为特殊的是上官周画的数以万计人物,形象生动多姿,不但得到康熙的赞赏,而且在中国绘画史上是罕见的,可与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相媲美”。《康熙南巡盛典图》12卷已散落世界各大博物馆,难得一览全貌,但凭你早年东下姑苏对沿途山川风物、世俗民情的了然,凭你炉火纯青的技艺,就可想见你笔下的各式人物将是何等样的刻画入微,何等样的传神生动!从此你的画名播满天下。不久,你又有一次南粤之行,日日浸淫于岭南峰峦壑谷、飞瀑鸣泉之间,精心绘制了《罗浮山图》长卷,上题“割得天南峰一角,请君展卷看罗浮”的诗句。翰林院编修、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看后,推崇备至,称你“识得罗浮真面目”,题诗赞誉:“奇峰三百三十二,一一岂容穷冥搜。眼中岂是好奇者?上官山人今虎头。”把你直比晋代的大画家顾恺之(字虎头)。正所谓人生得意,几人能比?
你还为后人留下《晚笑堂画传》和《晚笑堂诗集》这份丰厚的遗产。晚年,你结束流寓的鬻画生涯,返回汀州故乡,在金水河畔的竹庄,守一园修竹,闭门谢客,“颂古人诗,读古人书,披其图而如见古人,岂非千古之快事乎”,如蚌吐珠,整理生平诗稿,着手《晚笑堂画传》的创作,用你奇峭瑰丽的笔墨线条和已瑧化境的艺术修为为钦慕的历史人物造像,精心描绘自周秦以下刘邦、韩信、司马迁、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120位历史人物,全书分3卷,卷上38人,卷中38人,卷下44人,个个形神兼备,每像你都以力透纸背、结体庄重的书法,或行或楷或篆,书其传略,附以点评,图文并茂,以你超群的见识和人生体验,教人知廉耻、尊德行、作君子、扶国本。你还授徒传艺、诲人不倦,“扬州八怪”的黄慎以及曾霭、王昉、郑以水、兰之琛等人皆受业于你,以后各成一家。
乾隆八年(1743年),你已垂暮,在小孙上官惠的陪同下,带着倾注你一生才情的《晚笑堂画传》和《晚笑堂诗集》,重游广东,遍访名手,雕刻版印。《晚笑堂画传》刊行后,一时洛阳纸贵,成为“学习人物画的临摹范本”。人们赞扬你的人物画,继承以形写神的传统,“功夫老到,各具形态,于唐寅、仇英之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对后世画坛产生深远的影响。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出版的《芥子园人物画谱》就是仿照《晚笑堂画传》的笔意摹绘而成的;日本学者所著《支那绘画史》,专文论述《晚笑堂画传》的价值和影响,还影印发行,不少作品流入日本、东南亚以及荷兰、英、美等国;近代文豪鲁迅对《晚笑堂画传》赞赏有加,曾寄赠莫斯科木刻家亚历舍夫;后世名家改琦、张明山、徐悲鸿、齐白石、丰子恺、张大千、黄君壁、溥心畲等人的人物画,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你的沾溉。
你精于画,也工于诗。清人杨澜赞你的诗“能出自新意,风格美如其画”,“诗中画、画中诗,酷类王右丞(唐代诗人王维)”。雍正初年,你访友夜经篁竹岭,百般感慨,写下《夜过篁竹岭》二首:
老识蚕丛险,今从夜色过。
千盘余梦境,仰立近星河。
白发等闲事,青山奈我何。
孙登余有啸,竹杖带云拖。
履险空山夜,惊魂不易招。
月明云泛泛,风劲树萧萧。
暗石蹲如虎,昏烟望似桥。
未聆深谷韵,谁信有箫韶。
诗写得沉雄俏丽、情景交融。以诗言志,把藐视艰险的豪迈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借景抒情,对荒山野岭夜色中奇特意境描绘的形象生动,写尽世道的艰险,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遗憾的是《晚笑堂诗集》刻本,被岁月尘封,至今难觅。
旭日东升,朝晖匝地。老人带我们去看上官周故居冀纶堂。老人说冀纶堂建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原为上官氏宗祠。自康熙十七年(1678年)起,山人在此居住了整整23年,直至康熙四十年(1701年)金沙河畔的竹庄盖成方才迁出。沧海桑田,几经兴废,竹庄早已无存,20世纪90年代政府将冀纶堂作为上官周故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冀纶堂占地600多平方米,颇见规模,为书院、书馆、宗祠兼用,分背厅、上厅、下厅,两旁是厢房,前后有天井及门楼坪,布局精巧,格调典雅,古韵悠悠。难得的是历经300年岁月风雨,依然保持完整。
指着右厢房,老人说这即是山人起居、读书、作画之所,现已辟为资料陈列室。四周素壁上挂着《苏武牧羊》《王羲之》《岳飞》等《晚笑堂画传》的部分复制品,依然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漫步小院,我们遥想当年。山人青衣皂鞋,朝迎旭日,暮送夕阳,挥毫泼墨的飘然身姿,似乎依稀可见。忽然间,我觉得山人不曾走远!
(本文原载于《走进长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