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4 15:5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思翔

三国遗迹拾零


武侯祠


陕甘边界是三国时期蜀汉与曹魏活动的要地,曾发生过许多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我有幸在两省边界匆匆走过,顺路察看了多处三国遗迹。

祁山堡·木门道

从天水往礼县的公路边赫然竖着一块“祁山”的路牌,这就是“六出祁山”的祁山。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在七擒孟获、平定南中后,为实现他在隆中对中向刘备提出的北伐曹魏、统一中原、统一全国的最终目标,呈上著名的《出师表》,率军北驻汉中开始北伐。此后7年,他6次对曹魏用兵,总称“六出祁山”。其实,据史料记载,真正由诸葛亮率兵北伐的只5次,而其中兵出祁山的仅两次,其余的或与祁山同一方向或在其他地方。

祁山,现名祁山堡,属陇南礼县,往西20公里就到礼县县城。祁山不高,“连山秀举,罗峰竞峙”,延绵约25公里,地扼蜀陇咽喉,为兵家必争之地。中部有一峻峰耸起,如龟似舰,四周悬崖陡壁,犹刀劈斧砍一般。一条弯曲小道依山就势蜿蜒而上。山顶有一块平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发源于天水西南嶓冢山的西汉水从祁山南面流过。祁山为古时汉中通往陇右(陇山以西)门户,是古丝绸路上的一个要冲。自西汉起祁山就开始筑城,三国时曹魏派重兵驻扎。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和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两次出兵,战场就在这一带。“城南三里有亮故垒”,祁山及其周围,留下了诸葛亮征战的遗迹和许多有关的传说。

千年风烟,时过境迁。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较明显的只有祁山顶上的武侯祠。据说祠建于西晋,后几经兴废。现有祠为三进大院,古柏森森,有献殿、正殿和后殿,正殿供奉的是诸葛亮,后殿供奉的是关羽,武侯祠与关帝庙合为一体。由于建在耸立的孤峰上,山下远远地就能看到。站在祠前俯眺,祁山下河谷田畴尽收眼底,犹如江南田园一般。祠内竖一通明万历年间石碑,上刻古诗一首,颇耐人寻味:“斜日沉沉古庙幽,武侯烟祀几千秋。数家瓦舍连残垒,一派青流绕旧州。官道徒存流马迹,佳城犹似卧龙游。老天何时不延汉,五丈原头星夜流。”慨叹诸葛亮出师未捷英年早逝,表达对其敬重之情。

武侯祠东北约1公里处有一块台地,顶高约80米、宽7米,传说是诸葛亮点将台遗址,如今仅长有一棵柏树。围绕武侯祠,四周分布有九寨古垒、圈子沟、藏兵湾、铁笼山等遗址。可以想象,三国时期这一带是兵戎相见、刀光剑影的战场。

从祁山往北10多公里,进入天水地界后,路边有块朝着木门道方向的指示牌,沿着一条泥沙铺的坑坑洼洼的小路,走个把小时,到达木门道。木门道其实是一段峡谷,最窄处仅50米左右,状如天然门户,故名。当年诸葛亮北伐驻军祁山,后因粮草不济欲撤退,恐魏将张郃追击,在木门道峡谷设伏,张郃中箭阵亡。如今木门道属天水泰州区牡丹乡。原来山形地貌依稀可辨,谷地上都种上庄稼。只有山顶建有一座简易的武侯祠,告诉人们诸葛亮的智慧曾在这里闪光。据当地人说,前几年这里出土了不少魏蜀两国的箭镞、刀、矛、弓等兵器,佐证了此地确是古战场。

武侯墓


五丈原·定军山

五丈原位于宝鸡岐山县渭河南面。“一片西塬土,空埋尽瘁身。凄凄烟树冷,似泣汉家春。”这个与诸葛亮名字紧紧连在一起闻名遐迩的地方,走近了才知道,其实是一块长蛇状黄土台塬,塬高10多米,南北长约3.5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呈北宽南窄中间细的葫芦状,“五度丈宽”,故名。

五丈原之所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原因有二:一是位置特殊。它南依秦岭,北傍渭河,东有出自斜谷的斜水,西有逶迤远去的麦李河,东南紧依褒斜道北口斜谷关,而褒斜道又是古代关中连接汉中的要道。二是地势险要。五丈原一面靠山,三面凌空,塬坡陡峭,进可攻,退可守,进退自如。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春天,在经过两年多休整、做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诸葛亮率领10万大军,以魏延为先锋,从汉中出发,沿褒斜道行进,开始第五次也是他最后一次北伐战争。屯兵五丈原后,诸葛亮准备挥师越过渭河,向东挺进,攻击魏国。而此时魏军主力则分两部,一部由郭淮率领在渭河北岸的积石原筑垒防御;另一部由司马懿率领与蜀军隔斜水(今石头河)在渭河沿岸筑垒坚守,二者互为犄角。“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司马懿利用境内作战的优势,采取据守不战的策略,在渭水两岸从而形成两军对峙状态。

诸葛亮不断下战书挑战,甚至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衣服和首饰,羞辱他如女人一样整日待在闺房。司马懿老谋深算,就是不出兵,双方对峙已近百日。此时已到盛夏,炎热的天气和繁重的军务,加上战场进展不大的烦闷焦虑使得54岁的诸葛亮体质下降,健康恶化。诸葛亮自知余日不多,给后主刘禅留下遗言,于建兴十二年八月底病逝于五丈原前线军营中。因诸葛亮死去,蜀军随即迅速撤退。“蜀相西驱十万来,秋风原下久徘徊。长星不为英雄住,夜半流光落九垓。”从此秋风五丈原成为人们对一代伟人永恒追思的地方。

武侯墓碑
 


五丈原周围遗留不少三国遗迹。站在塬台上俯看,近处的开阔地是渭河谷地,是当年蜀魏两军相距的地段。前方的积石塬是当年郭淮军驻地,居高临下,可阻击蜀军。再往前的斜谷巍巍雄关,石头河两岸是万亩稻田,古称诸葛田。塬台往东的渭河边那口小腹阔的狭长沟谷,便是古葫芦峪遗址。五丈原最窄之处就是当年诸葛亮的中军帐遗址,如今称豁落城,相传在清光绪年间,这里还挖出了蜀汉军队的行军釜和钱币等物。这些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1700多年前那段令人伤怀的历史。

当然,五丈原上最明显的纪念性建筑就是台塬上那座青砖黛瓦、气势恢宏的诸葛亮庙。这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庙,代有维修,保存完好。庙院坐南朝北,占地18亩,分布着钟鼓楼、献殿、八卦亭、正殿以及落星亭、碑廊、诸葛亮衣冠冢等,整个建筑群排列在一条中轴线处,布置严谨,结构完整。诸葛正殿是诸葛亮庙中最重要的建筑,其神龛内的清代诸葛亮塑像描金绘彩,羽扇纶巾,仪表端正,神态祥和,一副儒相智将风姿。庙中“汉室孤忠”、“两蜀贤相”、“南阳纯孺”,以及“功媲伊吕”、“智高天下”等匾额题词,从不同方面颂扬了诸葛亮的功德,表达后人对其景仰之情。

历朝历代的修葺,千多年来的文化积淀,诸葛亮庙不仅是一处瞻仰诸葛亮的圣地,而且也是一处三国文史交融相映生辉的场所。庙中许多楹联文辞华美,富含哲理。大门两侧对联为“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说明诸葛亮的功德及其与五丈原的关系;英名千古殿的大门楹联“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风流于遗迹万古清高”,画龙点睛般刻画了诸葛亮的优秀品格;八卦亭上的楹联为“亭号八卦震宫龙巽宫鸡雕刻成象,原名五丈山在后水在前包围若屏”,将卦意与五丈原的形势结合起来。

献殿的墙壁上镶嵌着人称“三绝碑”的《出师表》石刻,更是远近闻名。诸葛亮的《出师表》内容感人至深,堪称一宝,此为一绝;《出师表》为南宋民族英雄岳飞书写,“纯正不曲,书如其人”(朱元璋语)乃稀世墨宝,此为二绝;刻石刀笔出自名驰西北的石雕工匠樊登云之手,其刀工纯精,镌刻出神,此为三绝。


祁山堡

在衣冠冢不远的后院中央,供奉着诸葛亮的“落星石”,这块青褐色的石头,镶在砖墙中,长2米、宽0.4米,表面凹凸不平,形似五丈原之地貌。边上说明:《晋阳秋》云:“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向西南而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据有关史料记载:诸葛亮死时,“会有长星坠亮之营”。看来落星与诸葛亮死是偶然巧合,但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却被必然地联系在一起了。为纪念诸葛亮驻军并卒于五丈原,当地人还在春秋两季举办盛大的庙会,如今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习俗。

诸葛亮弥留之际让人转告后主,他去世后,不必迁葬成都,直接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他的灵柩经斜褒道,过秦岭,历数百里才到达勉县城南的定军山。定军山郁郁葱葱,绵延数十里,因有十二峰,故号称十二连峰。主峰两座,海拔约800米,分东西而立,西侧主峰顶山北有一片开阔地带,是诸葛亮北伐曹魏时安营扎寨的地方,叫“武侯坪”(定军山就是因山上平坦可驻万军而得名)。定军山也是黄忠大战夏侯渊的古战场,山下的“斩将桥”便是黄忠斩夏侯渊的地方。

诸葛亮墓就在定军山下,整个陵园面积300多亩,芳草萋萋,树木森森。墓冢为覆斗状,高约5米、周长60米,砖砌花墙围护。墓侧有两株桂花树,还有传为诸葛亮所植的柏树。墓碑刻“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之墓”。

在勉县城西距武侯墓5公里处建有武侯祠,祠始建于景耀六年(263年)春,是历史上最早的武侯祠,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说。祠院占地30亩,青砖黛瓦,绿树掩映,亭台楼阁,布局适宜。大殿中供奉着诸葛亮塑像。拜殿两侧竖有历代名人李白、苏轼、王安石、陆游、顾炎武等诗文镌刻的碑石70多块。杜甫留诗曰:“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诸葛亮以汉中为根据地5次北伐,历时8年,最后鞠躬尽瘁,魂归汉中勉县。“生为兴刘尊汉室,死犹护蜀葬军山”,正是诸葛亮一生政治军事生涯及其归葬汉中定军山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