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6 15:3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谷 子

静水流深 满室溢香

——访画家黄继葵


黄继葵在家中

黄继葵,浙江浦江人,自幼聪慧,爱好读书写字。一本残缺不全的《芥子园画传》和恩师的点滴教诲,像种子一样播入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继葵先生的艺术创造和追求,始终承接地气,植根在乡土那纯朴的生活中:他把自己的书房布置得格调高雅、书香四溢。

他想动手做一尊香炉,于是从雕塑家周荷生先生处讨得一团泥,这团泥竟有了像青铜鼎般的光彩;他崇尚古风,闻鸡起舞,太极剑气也曾挑动曙色……

刻版画《人民胜利了》是 1976年中国现代历史性大变革来临之时,在已故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丁仃先生带领下,由黄继葵与《福建日报》美术摄影部众同事集体创作的。黄继葵承担了整个从草图到完成稿本的工作。这件作品充滿张力的黑白构成,从整体到细节的准确描绘,合理的取舍,适度的艺术夸张使它充满了人民创造历史的力量。一经问世,荣获全国美展优秀奖并在当时《美术》杂志作为封底发表。

在中国画大展获奖的《大宇和声》,可谓名至实归。

难能可贵的是,黄继葵在这幅画中,以硕大的器型和浓烈的色彩夺人眼球,简洁的黑白相间,节奏鲜明的画面上,引人入胜的笔墨带出了顾盼有致的群鸽。大宇和声点题极妙: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作者用浑厚而酣畅的行书题写于画面的右上方,那一大段文字所形成的调子,极大丰富和稳定了构图。如此成功的花鸟画创作,在当今画坛是比较少见的。

明代沈顥在《画尘·称性》一节中有“意到笔随,渍墨扫纸,便是拈花击竹”,强调画家性情与作品息息相关。黄继葵在第六届中国浦江书画艺术节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透露了他的创作理念:认为画一幅画,需要力求观众共鸣,就需于笔墨中倾注自己的感情。要把人心画出来,要让人感觉到你的心跳。与其说画是视觉艺术,倒不如称之为心灵艺术。“在我画画的一生中,‘生活’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循着画家的这种创作理念,我们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鲜活生动的形象和带着泥土芬芳的诗意。

为了更深入探讨黄继葵的写意中国画艺术,我们还是回到鸽子的话题。鸽子作为中国画一个常见的题材历史并不长。黄继葵自幼爱画鸽子,可能是受其乡贤、近代中国著名画家张书旂的影响。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张书旂为祝贺罗斯福三次连任美国总统就职盛典而创作的《百鸽图》挂进白宫,一时传诵为佳话。而以《流民图》著称于世的蒋兆和大师也画过鸽子,但囿于西洋素描的影响,虽有精准的造型,但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失落了。潘天寿大师和齐白石大师的鸽子都画出了自己心象。潘天寿画鸽以他特有的“强其骨”的指墨线条勾划鸽子的群象,令人过目不忘的是鸽子们都缩着头,作鹰伏状,强烈地表现出潘大师桀骜不驯的人格光彩;白石老人则烂漫天真,鸽子似乎是他童年的玩伴。继葵虚心向前辈画家学习,用自己的真性情认真地研读生活这本永远常读常新的奇书。他画的鸽子笔墨简约,造型优雅,干净有亲和力。我观赏之余,不觉入迷,仿佛误入邻家花园。观赏《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的群鸽图时,我突感时空错乱,好像身处第二故乡秘鲁利马的圣马丁广场,着急要找到半碗玉米芯,去喂食可爱的鸽群……

数年前我从南美回中国过境香港,和曾在立陶宛国际藏书票展上获得金奖的画家蔡金章先生餐聚,因为交往之深,我们的话题总是海阔天空。他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认真地对我说:“黄继葵最近画了一幅金门风情的画,他的鸽子画得特别好!”蔡先生是著名国际藏书票设计家,他的鉴赏能力我从不怀疑。蔡先生说的就是那幅题为《轩昂千秋》的画。这幅画正是继葵兄画作中我最喜爱的。

这次,为了我的访问,继葵兄还是一如既往的认真,在他两层的住宅,从客厅到书房到画室,挂满了从他历年来作品中的精品。这位八旬老人,亲力亲为对每件作品审视安放。夫人孙秀莲女士心疼地对我说:为了你要来,他已经忙了半个月了……

这样的朋友,几十年交往走过来,常常让我心里很舒服很温暖。也许是多年从事美术编辑工作,几千幅插画连环画创作经验,继葵对黑白构成情有独钟,像这种纯粹水墨的画作,如《焦墨花鸟四条屏》、《水墨花鸟四季屏》、《君子雅集》,把中国画写意精神,墨分五彩,状物于似与不似之间的特点,发挥到教学与欣赏的范本水平。尤其是焦墨四条屏中孔雀一帧,笔墨之精练堪称可与其和平鸽媲美的姐妹篇。

访问结束时,我再一次被高挂在老画家画室巨幅作品所吸引:苍鹰自信地扬起双翼,红日中天……继葵兄介绍说这是应电视台记者采访要求现场作画录像时画的。眼前不禁浮现出这般场景:在记者和摄像师以及朋友家人期盼的目光包围中,笔锋在画面上纵横,气韵在宣纸上流淌,老画家,步态轻盈,手握如椽大笔,四面出锋,如同怀抱舞伴正在投入一场华丽煽情的探戈……

人们的情思沉酣于老画家营造的境界中。画家忘我地挥洒才情,创造之手携带着这个浦江少年的初心,日复一日行走在圆梦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