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1 00:3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黎星


·闽人要籍百部评鉴·


    1.林蕴与《林邵州遗集》



林蕴是唐后期闽人明经及第、出仕为官且名列正史的先驱人物之一,官至邵州刺史。林蕴为林披之子,与其兄林藻、妹夫欧阳詹等,都是代表闽籍文士道德文章、学识才华的一时之杰。《新唐书·林蕴传》记载其生平大略,而其中不惧强横、力谏叛将刘的事迹,令人想见其刚正不阿、慷慨激昂之风采。林蕴的著述,多有散佚,今存《林邵州遗集》仅二卷,但仍然值得重视、珍惜。

 

《林邵州遗集》二卷,(唐)林蕴著。

《林邵州遗集》,或称《林邵州集》、《邵州遗文》,旧本又曾称《绍仁集》,今存二卷,唐·林蕴著。

林蕴(?—约826),字复梦,福建莆田人,出生于官宦之家,为林披第六子,林藻之弟。据清嘉庆年间陈寿祺《林邵州遗集》序文称:“闽越自汉建元、元封两徙其民江淮间,虚其地,故人文久湮。晋永嘉之乱,衣冠南渡,陈、郑、林、黄、詹、邱、何、胡八姓先入闽,属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故仕宦名迹鲜有闻。其以忠义文学奋乎百世之上,则自唐林邵州始。邵州贞元四年明经及第,兄藻贞元七年进士,闽越人无先之者。昌黎韩公以为始于欧阳詹,失之矣。”林蕴于唐德宗贞元四年(788)明经及第,其兄林藻于贞元七年(791)进士,林蕴妹夫欧阳詹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其先后间隔仅四、五年,要之,林蕴、林藻、欧阳詹皆为唐后期福建科甲之“破天荒”者。

欧阳修、宋祁所撰《新唐书》卷二百《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儒学下》有《林蕴传》,记载其生平之大略。林蕴被西川节度使韦皋征召为推官。西川的刘闢谋反,林蕴反复切谏,晓以大义,刘闢执迷不悟,将林蕴械于牢狱,并准备杀死他。临刑时,林蕴引《论语》中孔子的话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得死为幸矣!”刘闢心里多少还是叹服林蕴的秉性鲠直,暗地里交代行刑者只是用刀背磨他的脖子来威胁他,林蕴叱骂道:“死即死,我项岂顽奴砥石邪?”刘闢知道林蕴不可能降服,只得释放了他,贬为唐昌(今四川崇宁)尉。后来,刘闢谋反失败,林蕴因此前对刘闢的切谏和抗争而名重京师。

林蕴曾上书李吉甫、李绛、武元衡等前后几任宰相,评论朝廷的弊政,提出改革的建言,却不被重视。后,沧景节度使(唐德宗贞元三年设置,治所在沧州)程权征召为林蕴为掌书记。程权向朝廷上奏请求加派沧景节度使所管辖的沧州、景州、德州、棣州这四州的官吏,但当地的形同割据的大小军阀不愿受约束管辖,竟然挟持了节度使程权。林蕴对军队首领陈说君臣大义,为程权解围。

林蕴升迁为礼部员外郎,随后,刑部侍郎刘伯刍向朝廷推荐,林蕴出任邵州刺史。《新唐书》本传记载:“(蕴)尝杖杀客陶玄之,投尸江中,籍其妻为倡,复坐赃,杖流儋州而卒。”对此,清嘉庆年间侯官赵在翰曾作《林邵州论》,就《新唐书》的这段记载为林蕴辩白。据推算,林蕴去世,约在唐宪宗宝历二年(826)。

林蕴作为唐后期闽人明经及第、出仕为官且名列正史的先驱人物之一,其诗文著述虽多有散佚,今存仅有二卷,但仍然值得重视、珍惜。

《林邵州遗集》二卷,上卷为诗文,内容有:书三篇:《上宰相李绛李吉甫书》,《上宰相元衡宏靖书》,《上安邑李相公安边书》;谕一篇:《谕横海将士》;铭一篇:《泉山铭》;神道碑一篇:《睦州刺史二府君神道碑》;序一篇:《宗谱序》;图谱一篇:《续庆图》(图亡谱存);诗二首:《答颜太守》,《过秦松岭》;遗句一则:《应贤良方正策》。

上卷还附录了林蕴父、兄的诗文若干,计有:睦州(林蕴父林披)诗一首:《秋气尚高凉》;附江陵(林蕴之兄林藻)启一篇:《与郭少公启》;赋二篇:《水池照寒月赋》,《珠还合浦赋》;诗六首:《青云干吕》,《吴宫教战》,《夜》,《晚泊鄞阳》,《为樵》,《棃岭》。

下卷为附录,内容有:宋欧阳修宋祁《唐书·儒学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欧阳四门集》,唐《黄御史集》(以上交游事迹);唐王定宝《摭言》,唐无名氏《玉泉子》,宋林駉《源流至论》,国朝(清)周亮工《闽小纪》,国朝(清)郑方坤《全闽诗话》(以上杂家随笔);宋陈振孙《书录解题》,宋郑樵《通志艺文略》,明文嘉《钤山堂书画记》,明徐(火勃)《藏书目》(以上著述考证);宋林谕《广邵州续庆图序》,宋林大鼐《重广邵州续庆图序》,宋林大鼐《编年纪略》,明林俊《见素集》(以上家乘私志);宋李俊甫《莆阳比事》,明邵宝《容春堂集》(以上群书考据);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明何乔远《闽书》,国朝(清)谢道承等《福建通志》,国朝(清)沈廷芳等《福建续志》。

清嘉庆十八年福鼎王遐春刊本卷末还有福州陈寿祺的长篇《跋》文,及王遐春之子王学贞的《书后》一篇。

《林邵州遗集》中所收录的林蕴文三篇,均属上书当朝宰相的政论文。《上宰相李绛李吉甫书》,系从《新唐书》林蕴本传中辑录而来,虽非全文,但基本上可以看出林蕴上书的主旨,他尖锐地指出,唐朝后期拱卫京师长安的西北地区为藩镇所割据,“将帅纵侈”而“边兵菜色”,农夫农妇等竭力于下者“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国家处在危亡之际,而朝中高官却因循守旧、尸位素餐,必须加以整顿、改革。《上宰相元衡宏靖书》,原载《唐文粹》卷八十。据史书记载,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谋反,宪宗委任武元衡统领军队对淮西蔡州进行清剿,林蕴就在此期间上书宰相武元衡。他表达了“隳裂肝胆,为相公之腹心”的意愿,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从以顺讨逆、调度军队、任用贤将、体恤士卒、赏罚严明等几个方面建言献策,很有见地。《上安邑李相公安边书》,也原载于《唐文粹》卷八十。安邑李相公即宰相李吉甫。此文围绕“安边”亦即收复和安定西北边境的问题进行论述,与《上宰相李绛李吉甫书》主旨相同而阐析更详尽。他揭露、抨击了负责边疆守卫的节度使们“朝受命而夕寝行,日富贵而月骄慢,跨广衢而罗甲第,指长河而固胤嗣”,兼并土地,营私自肥,克剥士卒,压榨农民。他希望宰相李吉甫能够明察形势,选拔贤才,严肃法纪,革除积弊。文中“傥断然有一介之士敢露肺肝,相公复能特达奖拔,俾为千夫之长,得以自置于秦陇之外,接彼犬戎之域,三岁考绩,能则优奖,否则孥僇已乎?”隐然有慷慨自荐之意。

《谕横海将士》,乃林蕴任沧景节度使掌书记时所作。此篇引《周易》、《春秋》、《诗经》、《论语》诸经典之语,堂堂正正畅论君臣大义,列举刘闢等叛将最终败亡覆灭的事实,劝诫沧、景、德、棣四州的将领,可谓义正辞严。据史载,林蕴此谕,收到了实际效果,使沧景节度使程权得以解困。

《泉山铭》是林蕴为闽地人文昌明、科第兴盛所做的祝祷。“泉山,古泉州也,今福州据其地焉。”文中提及福建“自大历纪年,犹未以文进”,而林藻、欧阳詹“结志攻文”,“同指此山,誓必报山灵”,而后“不四五年,继踵登第,天下改观,大光州闾,美名馨香,鼓动群彦”,“三十年内,文星在闽,东堂桂枝,折无虚岁”。林蕴引以为豪,并以此激励闽地士子。

《睦州刺史二府君神道碑》,是林蕴为其父林披(殁后赠封睦州刺史)所写的神道碑,颂扬其父的才智功业、道德修养。《宗谱序》追叙林氏宗族源流,溯源至商王子比干,而入闽则自永嘉始。《续庆图》列出从西周至唐后期林氏宗族(入闽系列)传承之序。宋代林氏裔孙林谕曾加以校定,称:“右邵州《续庆图》也。文字讹舛,世次不完,谕参互各房所藏图本,加校定焉。”清嘉庆间陈寿祺认为仍“不免为后人所串乱”,遂于此篇之后,附列唐林宝的《元和姓纂》。

《林邵州遗集》存诗二首,其一,《答颜太守》,五律,咏怀之作,诗曰:“物力孤穷甚,无由蔽草庐。抱疴明盛世,丐食兵荒余。马革藏身拙,鸱夸报王疎。勉哉吾二子,太岁易消除。”其二,《过秦松岭》,五律,述行之作,诗曰;“散发长林下,松风入太清。空山容暮色,落叶起秋声。世险江天窄,云深草木平。从斯归故土,勿作失群鸣。”林蕴遗句《应贤良方正策》一则为:“臣远祖比干因谏而死,天不厌直,复生微臣。”

《林邵州遗集》上卷所附录的林蕴父林披、兄林藻的诗文若干,亦有保存文献之价值。

南宋陈振孙所撰《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六著录《林蕴集》一卷,“唐邵州刺史林蕴复梦撰。藻之弟也,见《儒学传》。蕴父披,苏州别驾,有子九人,世号‘九牧林氏’。其族至今衣冠诗礼,以蕴所为父墓碑考之,其八子为刺史、司马,其一号处士。而披之父为饶阳郡守,祖为瀛州刺史,盖亦盛矣。”林蕴后裔宋林大鼐曾刊刻其书,名为《绍仁集》。明成化、清康熙年间,亦有刻本,均已亡佚。现存本为清嘉庆十八年(1813)福鼎王遐春请福州陈寿祺考订后刊行,名《邵州遗集》,收入《王氏汇刻唐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