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6 12:0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很厉害”的郑庄公


郑庄公塑像

郑庄公是春秋时代的一个杰出人物。《古文观止》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写的就是他如何对待自己的弟弟叔段与母亲姜氏的故事。

熟悉中国历史的毛泽东,曾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一次谈话中说过这样的话:“春秋时候有个郑庄公,此人很历害”。毛泽东对历史人物的要求很苛刻,即使被视为“英雄人物”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在他看来,不是“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就是“只识弯弓射大雕”,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唯独这位郑庄公,让他佩服,说是“厉害”,而且是“很厉害”。

那么,郑庄公的“很厉害”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且让我们先看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写了些什么。

“郑伯”,即郑庄公,姬姓,名寤生。“段”,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郑庄公讨伐亲弟弟之举曾轰动春秋初期各诸侯国,孔老夫子的《春秋》对它作了记载。由于《春秋》只是“简单的备忘录”(郭沫若语),关于此事的内容仅有“(鲁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九个字。解读《春秋》的三传,即《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对此事分别有各自的见解。《左传》还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即《郑伯克段于鄢》。文章的大意是:

郑武公的儿子(郑庄公),因为难产,脚先出来,母亲姜氏分娩时非常痛苦,从而有厌恶之感。姜氏还偏爱小儿子段,要立他为世子,但遭到武公的否决。庄公继位后,母亲姜氏又出面要求将制邑封给叔段。庄公说,制邑是要害之地,不能封给弟弟,别的地方都可以按您的意思办。最后,叔段得到了京邑,人称“京城大叔”。大夫祭仲与公子吕认为,京邑大大超过一般的城池,封叔段于京邑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患。庄公说,母亲要这样做,儿子能有什么办法?但他断言,“多行不义必自毙”。之后,叔段不断地将一些不是他的受封之地占为己有。郑庄公对此依然采取容忍的态度,但再次表示,不义不亲,最终是要垮台的。果然,叔段占了土地之后即扩展军力,进而想攻打亲哥哥掌权的郑国(“将袭郑”),母亲姜氏则准备配合(“将启之”)。庄公发现后当即公开表态:是时候了,现在可以声讨叔段大逆不道的行为了。然后,命令子封率大军(车二百乘)伐京。京邑的老百姓早就不满叔段的所作所为,战争一开始便公开背弃他。叔段成了孤家寡人,见势不妙,当即跑到鄢地,庄公亲自带兵伐鄢,叔段只得逃往共地。庄公没有穷追,但对母亲姜氏的行为予以惩罚,将她弃置于颖,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然而姜氏毕竟是他的母亲,庄公很快就反悔了。大夫颖考叔知道后说,此事解决起来并不难,只要挖个隧道,见到地下泉水,就可以相见。这样,谁还能说您违背誓言呢!庄公听从颖考叔的建议,在挖好的隧道中与母亲姜氏相见,并赋诗道:“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氏见到了庄公,也赋诗道:“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母子终于捐弃前嫌,和好如初。

对“郑伯克段于鄢”这件事,历来有许多评论。《左传》作者认为,《春秋》一书用“郑伯”而不是“庄公”,用“克”而不是“伐”(司马迁的《史记》用了“伐”字),说明对此有异议。即郑庄公“失教”,造成了弟弟的贪与狂。《公羊传》、《榖梁传》大体也持这个观点,甚至认为是“大(彰显)郑伯(庄公)之恶也”。客观而言,说共叔段作乱是因庄公的“失教”,虽有一定道理,但不尽然,因为失教、纵容乃至于教唆的责任主要在于姜氏,庄公是不得已而“惯”了叔段。再如,《古文观止》的编撰者,抨击庄公是“奸雄”,“处心积虑,主于杀弟,封邑之始,已早计之也”,并说“是以兵机施于骨肉,真残忍之尤。”这种看法更属偏见。试想一下,如果庄公真的蓄意要加害叔段,为什么不乘胜追杀,而是让他在共地安度余生?为什么过些年后在说到许的国君逃亡时又提起这件事,并“检讨”自己让弟弟四方求食的责任?至于挖隧道与姜氏相会,更说明庄公是重亲情的,并非残忍之人。

通过“郑伯克段于鄢”这件事,人们看到了郑庄公的厉害,即处事沉稳、果断。当条件尚未成熟的时候注意忍让,同时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做到心中有数,而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又狠又准。不过,这件事仅是郑庄公的初试锋芒,此后在处理“国际纠纷”方面,他的智慧、谋略与勇气更是充分显现出来。

郑国古城墙

郑庄公在位时,中国正处于东周时代(这段历史大体上与孔子所修订的《春秋》年代相当),王室衰微,各路诸侯纷纷建立自己的国家,并展开一系列的纷争。当然,作为一个朝代,那时周天子名义上还是各诸侯国的盟主。郑庄公的祖父郑桓公就是周朝的司徒,父亲郑武公也是周朝的卿士。郑庄公继位后仍任周朝的卿士,协助周天子处理国事。他以“王命讨不庭”(“不庭”,即不朝于王庭,属于违反君臣上下之礼)为旗帜,联合齐、鲁,攻伐宋、卫,制服陈、蔡,并打败北戎,从而稳定了东周的政局,也乘机独霸了王室的权利。郑庄公的一系列作为,引起周天子(平王)的不满,转而想提拔虢公,以削弱庄公的权力,庄公对此非常愤怒。周平王发现后自感力量不济,只得以“无之”(即没想削弱庄公权力这回事)搪塞。同时,为了表示对庄公的信任,还将自己的王子狐派到郑国当人质,郑庄公也将公子忽送到周当人质,史称“周郑交质”。诸侯国之间互换人质在春秋时代是常有之事,但周郑这种中央王朝与诸侯国交换人质的事却相当罕见,它既说明周天子地位的下降,也看得出郑庄公的厉害。

周平王去世后,继位的周桓王准备让虢公取代郑庄公,还未实行之前,郑国军队就先后割了燕地的麦和成周的禾,周郑关系立即恶化起来,以致郑庄公很迟才去朝见周桓王。桓王则因为对郑国前些时候割周禾的事非常恼怒,便不以常礼接见。郑庄公自然吞不下这口气,即私自绕过中央王朝而与鲁国交换土地,甚至不再朝见周天子。周桓王看到郑庄公如此骄横,断然收回其权力,决心予以惩罚。其时,他取得陈、蔡、虢、卫等诸侯的同意之后,带着联军杀向郑国。郑庄公对此一点也不紧张,他与祭仲、高渠弥等臣属率领大军迎战,将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史上称此役为“繻葛之战”。交战过程中,周桓王被郑军的祝瞻射中手臂,祝瞻准备追上去,郑庄公把他叫住,并告诉他:“犯长且难之,况敢陵天子乎?”意思是,尊卑有序,周天子不能随便侵犯。当晚,庄公又派祭仲前去探视周桓王的伤情,给予慰问。(事见《史记·郑世家》等)

郑庄公还曾与齐、鲁联合进攻违背法度的许国,取得了胜利,许庄公逃到了卫国。联军占领许国后,齐侯想把它让给郑国,郑庄公没有接受。他叫许国的大臣百里陪着许君的弟弟在许国的东部边邑住下,并对他说,上天降祸于许国,借我的手予以惩罚,我怎敢将功劳据为己有?说不定过些时候,上天还要让许公继续执政呢。接着又派郑国的大臣公孙获住到许国的西部,临行前对他说,许人是四岳(传说中尧舜时代的部落首领)的后裔,我怎能与他们争夺土地呢。当时的有识之士对郑庄公的做法很欣赏,普遍认为,郑庄公的行为合乎礼。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稷、使老百姓有序、后代有利的工具。许国既然已服罪了,就应该宽恕,更不要连累后人,郑庄公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一再交代去许国的臣属要按照他的指示妥善处理这件事。(事见《左传·郑庄公戒饬守臣》)

郑庄公掘地见母

上述事件表明,郑庄公不仅处事沉稳、果断,而且能很好地掌握分寸,不把事情做绝。对周桓王是这样,对许国也如此,这样做的结果是,既取得实质性的利益,又避免留下负面影响,并在“舆论”上获得好评。正是因为有了郑庄公,疆域并不大的郑国才能够在各诸侯国当中傲视群雄,连“块头”比它大得多的齐国都像小伙计似的跟着东征西讨。据《左传》记载,庄公在位四十三年,郑国参与的大小战争有十几次,几乎都是有理的征伐,且都取得胜利,因此国内的老百姓没有怨言。不过,尽管郑国力量强大,庄公地位显赫,终因建国不久,兼之内部又有三个儿子(忽、突、子斖)的争位之斗,以致未能在列国中真正称霸。庄公之后,春秋时代才陆续出现了“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但可以说,他们都是郑庄公的“学生”,都从他那里学到了如何分析形势,掌握时机,克敌制胜,处理善后的战略策略。毛泽东说他“很厉害”,端的如此!

郑壮大公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