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0 10:2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司马迁留给后人的困惑

——读《史记》“本纪第一”、“本纪第二”


司马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从未间断过,这在世界几个文明古国当中绝无仅有。然而即便如此,所谓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也有三分之一左右是属于传说。例如人们常提到的“三皇五帝”,究竟哪三皇哪五帝,历来提法不一,版本颇多。

司马迁的洪篇巨著《史记》,开篇就是《本纪第一:五帝》。他所指的五帝,第一位是黄帝。“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司马迁对黄帝的描述,显然是神圣化了的。这也难怪,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哪能一般,当然要与众不同。不过,司马迁并非只是虚写,他接着就具体记述了黄帝的非凡一生。

黄帝之前,天下的掌权者是神农氏。根据《尚书大传》关于“三皇”的排列顺序,神农是最后一位(即燧人、伏羲、神农),但到了其后期,权势已经衰弱,诸侯之间互相侵伐,肆意暴虐老百姓,神农虽然看不下去,但也无可奈何。就在这个时候,公孙氏族的轩辕挺身而出,他决心救民于水火之中,便“习用干戈,以征不享”,即学习军事,以武力为后盾,征服那些不听话的诸侯。诸侯们慑于轩辕强大的军事力量与政治道义,都先后归附于他。

此时,崛起于姜水流域(今陕西境内)的姜姓部族首领炎帝(号烈山氏),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并且“欲侵陵诸侯”。作为盟主,黄帝有责任保护这些诸侯,但他不轻易用兵,而是作了周密的准备。《史记》称,“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意思是,轩辕注重德政,提升军队士气,重视农业,研究气候变化规律,种植五谷,安抚老百姓,详细了解周边环境,并让那些以“熊罴貔貅貙虎”为图腾的少数民族听从他的指挥调度,然后与炎帝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当时炎帝的力量也不小,双方经过了三次的殊死战斗,黄帝才最终取得了胜利。

轩辕虽然打败了炎帝,但另一部族的首领蚩尤不服,甚至作乱。据《史记》载,此人“最为暴,莫能伐”。已是如日中天的轩辕自然不允许有这样的敌对势力存在,他统率诸侯的部队出征,“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关于黄帝与蚩尤的这场战争,司马迁仅此寥寥十几个字,但在中国古代的许多典籍里,则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如《太平御览》:“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禽蚩尤。”据有关文章介绍,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黄帝十六经·正乱》叙述,黄帝擒杀了蚩尤,派人将蚩尤的皮剥下来当靶,让士兵练习射箭;将蚩尤的胃切下来,填充后做成鞠(球),让部下玩耍。如果这是事实,黄帝的行为显然不符合人道精神,是非常错误的。

既打败了炎帝,又征服了蚩尤,公孙轩辕实现了自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统一与安定,被诸侯共推为领袖———“天子”,接替神农氏。因为“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在位时曾巡视各地,司马迁对此作了如下的描述:“东至于海,登丸山(一名凡山,今山东青州境内),及岱宗(泰山)。西至于空桐(即甘肃的崆峒山),登鸡头(六盘山)。南至于江,登熊湘(湖南益阳县境内)。北逐荤粥,合符釜山(均在今内蒙古境内),而邑于涿鹿(今河北境内)之阿。” 可见黄帝治理下的疆域还是相当广大的,甚至超过后来的一些偏安朝代。

黄帝执政后,他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呢?根据《史记》的记载:“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即以云命名官职,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置左右大监(相当于左右丞相),监于万国(管理各部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即举办祭祀天地的盛典)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策(冶铜铸鼎,观测太阳运转,推算历法)。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推举此四人为大臣)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即根据四时运行规律,运用阴阳五行占卜,解决各种问题)。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也就是说,黄帝在吏治、礼仪、天文历法、农业、养殖业,乃至勤劳节约等美德的培育方面,都作出了显著的成绩。

虽然黄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统治者,但据《史记》记载:“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可见我们伟大的人文始祖对“不顺者”主要是靠武力解决,而非和平手段。因此他在取得天下之后,还是不能获得安宁,甚至于“迁徙往来无常处”,必须“以师兵为营卫”。这是笔者读《五帝本纪》时对黄帝的另一点异议。如果他能采取和平的方式,例如安抚、怀柔,使那些一时未能顺从者逐渐归心,难道还需“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吗?可见人无完人,即便是黄帝也有他的不足之处。

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与正妃螺祖生的两个,一曰玄嚣,二曰昌意。然而继承黄帝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孙子颛顼。

颛顼,即高阳,是黄帝的儿子昌意与蜀山氏女所生。或许有人要问,黄帝驾崩后,为什么不是他的儿子,而是孙子接替他的位置呢?《史记》没有解释,只说“高阳有盛德焉”。“有盛德”,即道德品行很好,在民众中拥有崇高的威望。这一点,直到战国时期,颛顼的后代、大诗人屈原还引以为豪,他在其代表作《离骚》中,一开始就高调声明,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

颛顼在位做了什么呢?司马迁这样写道:“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说这个人脑子特好使,做事很通达,尤其注重天时地利,发展农业生产,以及对人的教化和对鬼神的祭祀。在他的治理下,疆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北至于幽陵(即幽州,相当于今天的北京、河北一带),南至于交趾(今越南及我国的两广),西至于流沙(我国西北部沙漠地区),东至于蟠木(传说中的山名,或指扶桑)”。

有关颛顼的生平,《史记》没有更多的记载,但有关他的传说却很多,最著名的是,共工与颛顼为争夺帝位大战,共工失败后怒触不周山(昆仑山),以致“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多亏女娲采石补天,人类才避免了灭顶之灾。

颛顼死后,继承人是他的伯父玄嚣的孙子,即侄子高辛,而不是儿子穷蝉。高辛即帝喾。《史记》说他,“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致远,明以察微。顺天之意,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因此他在历史上的口碑很好,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曾写下《帝喾赞》:“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自名(一出生就能叫出自己的名字)。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宁宾。教四海,明并日月”。

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如畲、瑶)地区,还流传着一个与帝喾有关的民间故事,即“嫁女盘綔犬”(《搜神记》、《后汉书》也有记载)。传说当年犬戎房王作乱,帝喾征而不胜,便告示天下,说凡能取房王人头者,将赐千金,封万户,并把女儿嫁给他为妻。此时,一个头状如犬的青年站出来揭榜,此人叫盘瓠,智勇双全,果真取了房王的首级回来。帝喾没有食言,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将女儿嫁给了盘瓠。

与他的前辈不同,帝喾的继承人选择了他的儿子挚。然而挚不善于治理,只得由弟弟放勋接替,这就是帝尧。

司马迁对帝尧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赞美他“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说他以德治理国家,使百姓和睦相处。“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还介绍他制定历法,“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帝尧在位时,水患相当严重,大臣讙兜建议让共工出来治水,尧先是不同意,后来免强答应,事实证明,共工治水搞得一蹋糊涂。接着又有人说,鲧可以担当此任,尧听了还是不同意,但经不起众人的推荐,用了鲧,结果“九岁,功用不成”。当时还有三苗在江淮一带作乱。面对水患与叛逆,舜向帝尧提出建议,“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讙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这几项建议很有针对性,落实后“天下咸服”。

在选择继承人这件大事上,尧表现出公而无私的品德。他曾问左右,“谁可顺此事?”有人说,“嗣子丹朱开明”。没想到尧竟断然反对,他说,“吁!顽凶,不用。”因为他深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最后他看中了以孝闻名于世的舜,将两个女儿(传说中的娥皇与女英)许配给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然后召见他说:“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尧去世后,三年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即把皇位交给丹朱。然而此后出现的情况却大大出乎舜的意外,如诸侯朝觐,“不之丹朱而之舜”;打官司,也是“不之丹朱而之舜”;至于颂歌,更是只献给他。看到这样的情景,舜深深感到,由他继承帝尧乃是天意,这才“践天子之位”。

那么,舜何许人也?按司马迁的记载,舜,即虞舜,名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也就是说,舜也是黄帝的后裔。细算起来,应是第九代孙。但是,自穷蝉到舜之前,这一支“皆微为庶人”。

司马迁对舜的介绍特别详细,对于他的为人处事,更是如讲故事般的生动。

据《史记》载,舜的母亲早逝,父亲瞽叟是个盲人,顽固而又愚蠢,继母为人嚣张,同父异母的弟弟象很狂妄。在这样的家庭里,舜的处境可想而知,但他以孝著称,不予计较,而是“耕历山,渔雷泽,陶河边,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勤勤恳恳,“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然而顽冥的瞽叟及其后妻、小儿子,还是不满意,甚至多次想杀害他。有一天,舜帮助家里凿井,挖到深处,瞽叟等人却丧心病狂地往下面填土,企图将他活埋,幸亏舜早有防备,预先挖了一个洞,然后从那里逃生。对于父亲等人的这些有悖亲情的动作,舜似乎不当回事,依旧“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几千年来,他的这个故事,作为孝的典范,广泛流传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直到今天。

舜在继位之前,就曾为民除去“四凶”。何谓“四凶”?即“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按现在的话说,这是几个为非作歹的恶少。族人既怕之,又拿他们没办法。舜无法容忍这帮人为非作歹,他决心除凶,而采取的办法则非常巧妙,就是亲自到这四个族群去,将这批恶少流放到偏远地区,“以御魑魅”(让他们防御外族入侵)。此法堪称“以毒攻毒”,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从此,“四门辟,毋言凶人也”。即这四个族群的社会秩序好了起来,再不要说有坏人了。

当然,舜的主要功绩还不在这里,而是“行厚德,远佞人”,知人善任。当时许多著名人物———“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都分别得到重用。如弃(即后稷)为农官,伯夷为秩宗,契为司徒,皋陶为大理,夔管典乐,并作出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禹治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舜也因此将帝位传给了禹,即所谓“禅让”。

《本记第一:五帝》记述到舜为止。司马迁接着写道:“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然而翻开下一页《本纪第二:夏》,却看到这样的记述:“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这一下把我搞糊涂了。按照《本纪第二》的介绍,禹在黄帝的族谱里是第五代,辈分与尧(玄嚣这一支)、敬康(昌意这一支)相同,比舜要高出四代。如果说不同分支的第五代尧传给第九代舜有可能,那么,同一分支的第九代舜传给第五代禹就不大可能了。其次是年龄,第九代的舜活到一百岁,第五代的禹接替他时该多少岁?按正常的话,大概不少于两百岁吧,这显然也是不可能。另一个问题是,近代史学家都说禹把帝位传给儿子,开了“家天下”的先例,但依照司马迁的记述,开创“家天下”的怎么算也轮不到禹,而应追溯到他的先辈轩辕黄帝。正是黄帝,把帝位传给了他的家族,即在他与正妃螺祖所生的儿子玄嚣与昌意的后裔之间传承(长子玄嚣这一支有帝喾、帝尧,次子昌意这一支有颛顼、舜、禹)。尽管尧与舜采取了禅让制,但“让”来“让”去,都没有跳出黄帝这个家族的圈子。

我不知该如何解释这些存疑。或许只能说,五帝乃至夏禹,原本就是传说中的帝王,他们的辈分与年龄也只能归于猜测,因此古代典籍对他们的记载经常不一致。例如颛顼,《史记》说他是黄帝的孙子(即黄帝———昌意———颛顼),《山海经·海内经》却说他是黄帝的曾孙(即黄帝———昌意———韩流———颛顼),后人很难判断谁对谁错。

司马迁在《本纪第一:五帝》的末尾这样写道:“学者多称五帝,尚矣(即年代太遥远了)。然《尚书》独载尧以来(即《尚书》只记载帝尧,不提其他四位)。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紳先生难言之(即诸子百家虽然也谈黄帝,但其中夹杂鬼怪之说,现代的有识之士都不愿去说它)。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即当今‘儒者’对其真实性有所怀疑,所以不加以介绍)”。可见,对于五帝以及夏禹的了解,司马迁所能掌握的历史资料是比较缺乏的,难怪他的记述不免有些混乱,以致给后人留下了困惑。

笔者不是学历史的,没有专门研究,以上所云,或许别人早已说过,或许说得不对。究竟如何?仅此就教于读者。



司马迁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