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7 09:2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富于政治远见的杨荣



杨荣画像


明代福建籍的重要人物,人们原先比较熟悉的是明末的郑成功、施琅、黄道周、洪承畴、李贽等,对明初的杨荣似乎了解不多。笔者更是如此,直到2010年随省炎黄采风团去了一趟建瓯,才发现这位先贤很值得认识。那几天,一提起杨荣,当地很多人都“略知一二”,且充满敬意,称之为“太师”。这不仅因为他是著名的“万木林”创建者杨达卿的嫡孙,对保护万木林做过一些值得称赞的事,更因为他是一位文韬武略,驰骋宦海,当官四十载,作出过一定贡献的建瓯老乡。

杨荣,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初名道应,他的祖父杨达卿闻其啼声,兴奋地说道:“雄哉,是子必荣显吾家!”于是将之更名为子荣,字勉仁。建文二年(1400年),杨荣考取进士,授编修。在任期间,他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读了大量经史著作,为日后进入朝廷中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文四年(1402年),早已心怀异志的燕王朱棣(明成祖)以清君侧为名,带领大军一路南下,最终攻进都城南京。绝等聪明的杨荣,知道这大批人马的来意,既没有畏惧自杀,也没有撒腿逃跑,他等在半路上,不卑不亢地对着踌躇满志的朱棣说:“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这句问话暗藏玄机,即在提醒朱棣,如果先即位,就难免有谋篡之嫌;如果先谒陵而后即位则名正言顺。朱棣也是个聪明人,他选择先谒陵。

因为有了这次非同寻常的接触,杨荣受到了朱棣的赏识与重用,入选文渊阁,名字也从原先的“子荣”改为“荣”。当时的文渊阁是处理国家大事的中枢,阁员共有七个,杨荣年纪最轻,但他机警敏捷,处事沉着。有天晚上,宁夏方面传来消息,说是遭到敌人的围困,明成祖当即宣召阁员商讨对策,然而阁员们“皆已出,独荣在”,于是将告急的奏疏递给杨荣。杨荣看后很有把握地说,“宁夏城坚,人皆习战,奏上已十余日,围解也。”到了夜半,果然再传消息,说围已经解了。此时的明成祖以称赞的口吻对杨荣说,“何料之审也!”

由于种种突出的表现,杨荣在内阁中最受明成祖的亲近与信任。据《明史·杨荣传》记载,明成祖为人不苟言笑,“威严,与诸大臣议事未决,或至发怒。”但是杨荣一到,皇上“辄为霁颜”(即很快转怒为喜),且“事亦遂决”。可见杨荣在明成祖心目中的地位,是其他大臣所无法企及的。但是,也正因为明成祖对他的重视,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满与忌妒,他们想疏远杨荣与明成祖的关系,便不怀好意地推荐他为“祭酒”(学官,国子监的主要管理者)。明成祖识破那些人的用意,又不想当面揭穿,便以征求意见的方式说,杨荣学问渊博,为人正派,当祭酒完全可以胜任,但如今他掌管翰林院,空出来的位置你们哪一位可以顶替呢?这一问,把那些人问住了,“诸大臣乃不敢言。”

元朝灭亡之后,蒙古部落退至漠北,虽然内部存在一定的不和,但他们都没有归顺明朝。明成祖对这一大隐患保持警惕,一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分化他们之间的关系;另方面着力经营西北与东北地区,使其形成嵌制对方的态势。杨荣曾因此奉命前往甘肃、宁夏等地。他恪尽职守,深入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山川形势,军事配备,军民士气,城堡建设,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明成祖对此给予充分的肯定。

为了更好地应对北方的蒙古部落,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决定把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当时朝廷的官员多为南方人,要他们离开南方去北方生活,的确有些困难,某些人便以此为借口,反对北迁。杨荣在这个问题上,独具慧眼。他看到迁都有利于应对蒙古部落的威胁,便义无反顾地站在明成祖一边,明确指出,“迨我皇上继承大统,又以蓟燕左环苍海,右拥太行,内跨中原,外控朔漠,宜为天下都会乃诏建北京焉。”(《题北京八景卷后》)由于他和一些大臣的积极支持,使原本遇到严重阻力的迁都之事,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还值得一提的是,杨荣时任工部尚书(掌管工程、水利、交通等政令的长官),随后开始的举世闻名的北京紫禁城的浩大工程,无疑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

明成祖执政期间,杨荣曾五次跟随他北征,参与所有的军务研究部署,皇上对他言听计从,君臣之间配合得相当默契,明成祖甚至放下“皇上”的架子,称他为“杨学士”,而不呼其名,可见对他的尊重。特别有几次,杨荣的意见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一次是永乐十二年,明成祖率大军五十万出征,途中与杨荣讨论军队粮食供应问题。杨荣认为,“择将屯田,训练由方,耕有时,即兵食足矣。”提出了一整套军屯的计划,为明成祖所采纳。另一次是永乐二十年,北征凯旋后,明成祖“复下诏征阿鲁台”,并准备调江西民兵前往。杨荣不以为然,他直言不讳地说,“陛下许民复业且二十年,一旦复征之,非示天下信。”明成祖觉得有道理,便爽快地接受,断然取消调用江西民兵的打算。再一次是永乐二十一年,明成祖“复从北征”,然而“士卒饥冻,馈运不继,死亡十二三”,而大军抵达兰纳木儿河,又看不见敌人,这让他感到问题严重,便征求群臣的意见,看看是否还要继续前进,“群臣唯唯”,没有人敢说真话。唯独杨荣和另一个大臣幼孜“从容言宜班师”。明成祖当即拍板,把军队撤回,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

回京路上,明成祖驾崩,中官马云等不知所措,秘密同杨荣、幼孜商议。他们二人认为,“六师在外,去京师尚远”,如果皇上去世的消息公布出去,可能造成局势不稳,因此应当“秘不发丧”。决定作出之后,为了不让人觉察到发生了什么大事,途中“朝夕进膳如常仪”,并“益严军令”,一切做得非常周密,从而保证了军心稳定,局势不出问题,皇位继承得以顺利进行。

明成祖去世后,先后继位的是朱高炽(仁宗)、朱瞻基(宣宗)、朱祁镇(英宗)。因为继位时他们的年纪都比较小,就由朝中大臣辅助。杨荣最先担当此任,之后还有杨士奇与杨溥,世称“三杨”(杨荣因居地所处,称为“东杨”)。可以说,明成祖去世后的杨荣依然在政治决策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明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高煦(宣宗的叔叔、英宗的弟弟)企图谋反,皇上召集一班大臣商量该如何处治。杨荣提出建议,请皇上亲征,他的理由是:皇上刚刚登基,高煦想不到您会亲自出征。“今出不意,以天威临之,事无不济。”宣宗同意这个建议,当即亲率大军前往,大队人马才到乐安(今山东广饶),高煦就主动投降了。由于决策成功,杨荣受到了皇上的奖赏。宣德三年,杨荣随皇上出巡边塞,到了遵化,传来消息,说是兀良哈(蒙古部落)将“寇边”,宣宗当即决定,所有随行的文臣均留在大本营,唯独让杨荣跟在身边,然后轻骑出喜峰口,指挥大军破敌,最终取得胜利。

然而岁月不饶人,明正统五年(1440年),杨荣因年老体衰,辞官返乡,朝廷“命中官奉行”,但行至半路老人即不幸去世,享年七十。死后被追赠太师,谥文敏,授世袭都指挥使。

杨荣虽然以武略见长,但也颇具文才。据《明史·艺文志》载,杨荣留世的著作有《训子编》一卷、《北征记》一卷、《两京类稿》三十卷、《玉堂遗稿》十二卷。他与杨士奇、杨溥的诗,则被称为“台阁体”(因三人均是台阁重臣),形式上追求“雍容典雅”,题材多为“颂圣德,歌太平”。例如他的《围猎》:

关塞霜清晓色明,銮舆校猎处边城。

六龙扶辇旌旗合,万骑连营鼓角鸣。

远火依微秋草薄,惊沙寂历暮云平。

小臣躬睹三驱乐,愿效嵩呼播颂声。

在修史方面,杨荣有特别的贡献,朝廷重修《太祖实录》及太宗、仁、宣三朝实录,他都任“总裁官”,先后受到的奖赐不可胜计。

《明史》对杨荣的为人处事作了这样的描述:“性喜宾客,虽贵盛无稍崖岸,士多归心焉”。对他在处理国家大事方面的作为,更是大加称赞,说杨荣“谋而有断”,不逊于唐代的姚崇(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的宰相),而作风上“不拘小节,亦颇类之”。

读《明史·杨荣传》,有两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是永乐末年,浙江、福建等地先后有“山贼起”(即生活无路的农民被迫铤而走险),朝廷议论,立即发兵镇压。当时明成祖北征,正在塞外,有关镇压“山贼”的奏折传至,他阅后拿给杨荣看,征求其意见。杨荣反对镇压,主张安抚。他说,“愚民苦有司,不得已相聚自保,兵出,将益聚不可解。遣使招抚,当不烦兵。”明成祖认为杨荣的意见正确,便予以采纳,结果“山贼”们自动停止活动,不再骚扰。

另一是有关安南(今越南)的事,明宣宗时,朝廷派兵驻扎安南(永乐五年,在那里置交趾省,宣德二年该省复独立建国),时间久了,出现某些争端,有人提议撤兵,但遭到一些大臣尤其是武将们的反对。就在双方相持不下的关键时刻,杨荣力言必须撤兵,他认为,“不宜以荒服疲中国”,即不能因不必要的争端发动战事拖累国家,而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宣宗接受这个建议,从安南撤出了全部军队。

通过以上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杨荣为官,处处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富有政治远见。换成今天的话说,他身上有一股“以民为本”的正气,很值得肯定。

笔者在建瓯采风期间,特意前往杨荣的故里漈村探访。其时已近黄昏,寂静的山村,禾苗茁壮,荷花盛开。走过村头的一座廊桥,转身便可看到当年朝廷为杨荣所立的“登瀛”牌坊。站在古老的坊前,缅怀这位建瓯籍的明代重臣,让人既感受到岁月沧桑,也体验到历史的公正。不管是谁,只要他生前为人民做过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的。杨荣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