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8 15:4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

纸上谈兵的赵括


赵括是战国时代人。他之所以能够“留名千古”,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出众的才华或巨大的贡献,而是他只知照搬兵书,不懂灵活运用,结果一到战场,就陷于对手的圈套之中,导致全军覆没,自己也搭上了一条命。司马迁想必是为了教育后来者,才不惜笔墨,在《史记?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列传》里,对这样一个死读书又自以为是的反面典型作了介绍。

与赵括相反,他的父亲赵奢是一位善于思考,懂政治、经济又懂军事的人。赵相平原君在接触过程中,发现赵奢是个人才,便推荐给赵惠文王。赵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公元前270年,秦国派兵攻打韩国,并包围了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阏与的守将告急,赵王召集诸大臣研究对策,询问阏与“可救不?”包括廉颇在内的人都认为,“道远险狭,难救。”唯独赵奢另有见解。他说,“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赵王听了非常高兴,当即命令赵奢领兵前往救援。赵奢用计谋、出奇兵,终于“大破秦军”,解了阏与之围。胜利之后,赵王赐赵奢号“马服君”,其地位迅速飚升,与廉颇、蔺相如同列。

聪明的赵括从小跟在父亲身边,读了不少兵书。许多人看到他谈得头头是道,便夸奖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赵括听了,飘飘然不知天高地厚,总觉得“言兵事”,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了他。赵奢很了解自己的儿子,认为他只会夸夸其谈,没有真正的本事,因而从不称赞一句。赵括的母亲对此很不理解,曾问过丈夫,为什么别人那样夸我们的儿子,你作为父亲,却一言不发呢?赵奢回答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意思是,战争是拿性命来拼搏的,非常危险,赵括却把它说成轻而易举,这也太随意了,如果国家不用赵括带兵,也就罢了。要是真的让这小子带兵作战,最后赵国的军队肯定断送在他的手里。你一定要记住我的这番话,该出来说的时候就要说。

公元前261年,秦国派大将王龁领兵攻打赵国。当时赵奢已经病故,就由老将廉颇率领20万大军前往迎战。双方力量悬殊,赵军数次被秦军打败,廉颇审时度势,采取“固壁不战”的策略,即任秦军如何叫骂,都坚决不主动出城,以此消耗秦军的锐气。秦军几次挑战均无果而还。王龁对此无可奈何。此时,秦王采纳丞相范睢的离间计,派人带重金收买赵孝成王身边的人,散布谣言,说是廉颇太老了,胆子变得小了,总是龟缩在城里,这种统帅容易对付。秦军最惧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那个年轻人兵法娴熟,可了不得,一旦他带兵,情况必定发生变化。

赵孝成王原本就不满意廉颇“固壁不战”的做法,听了谣言后,便派人到前线催促廉颇出城迎战。廉颇认为此时不宜草率行动,没有执行命令。赵王知道后非常生气,准备换帅,让赵括代替廉颇。蔺相如知道后出面阻止。他对赵王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然而赵王不听,还是任命赵括为赵军统帅。

就在赵括准备去长平的前夕,他的母亲上书赵王,说是“括不可使将!”老人家的这一行动,让赵王甚感意外,便找她来弄个明白。赵王问道,你为什么反对赵括带兵作战?他可是你的亲儿子呀。赵母回答,知子莫若父,先夫在世时就对我说,赵括虽然熟读兵书,但不会用,而且把战争当儿戏。这种人绝对不能让他带兵打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赵王说,我看未必。赵母于是又说,赵括为人的品质也不适合作为统帅。赵王问,此话怎讲?赵母回答,“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者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赵母的这番陈述,大意有两点,一是赵奢为了国家的安全,一旦受命就不顾自家的事,得到赏赐也都分给了部下,赵括则充满贪婪,大王赏赐给他的金帛,他全都拿回家,整天盘算着买房置田的事;二是赵奢亲近部属,赵括当官摆谱。可见父子俩的思想、作风完全不一样,赵括一点也不像他父亲,大王绝对不能派他去代替廉颇老将军。赵母的这番话很有道理,像赵括这样的人,既不能忠心为国,又要在部属面前作威作福,加上只会纸上谈兵,一旦领兵作战,肯定是要打败仗的。然而赵王还是听不进去,他对赵母说,“母置之,吾已决矣”。赵母眼看事情已无法挽回,便对赵王说道,如果大王还是要派赵括作为赵军统帅,我只能丑话说在前,以后出了什么事,可不能找我老太婆算账。赵王答应了这个请求,并立即调拨20万人马交付赵括,令他速速前去长平接替廉颇。

秦相范睢知道赵王中计,暗暗称喜。他悄悄地增派白起去长平关,与王龁一起对付赵括。年少气盛又毫无作战经验的赵括,统领40万大军,可真是威风八面,不可一世。他首先改变廉颇原来“固壁不战”的策略,然后照着兵书,重新作出部署,并更换了所有的军吏。白起洞悉这一切,立即采取新的战术,让秦军主动出战,又故意装作被打败的样子,一路后退。赵括不知是计,以为秦军也不过如此,便命令赵军放开手脚穷追不舍。这时,白起早已布置的另一支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后路抄袭过来,把赵军拦腰斩断,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赵括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中计了。无奈之中,只得就地筑营,采取守势,希望赵王能再派援兵前来救助。

赵军被围困了40多天后,粮草供应不上,士兵缺吃少喝的,上下埋怨,军心涣散,情况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候,赵括铤而走险,组织力量,轮番突围,企图杀出一条血路,但是每次都没有成功。不得已,赵括只得骑上战马,亲自披挂上阵。没有真刀真枪打过仗的他,左冲右突,盲目四闯,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失去了主帅的赵军,全都无心作战,“数十万之众遂降秦”。但是,已经成为俘虏的赵军将士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最后的命运竟是被秦军活活埋掉。《史记》这样写道,“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这样大规模的屠杀,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发指。

第二年,秦军乘胜追击,包围赵国的首都邯郸。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赵国始终脱离不了险境。最后还是多亏了楚国与魏国派兵前来救援,才得以解围。但长平一仗,赵国的元气确实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尽管战争失败的主要责任在于赵括,但赵母早在劝阻无效时就有言在先,不得对她秋后算账,赵王因而没敢有什么追究,况且他也明白,重用赵括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赵括的失败,给后人留下的教训是,读书(包括兵书),不能死读,要吃透实质,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才能避免在实际中碰壁。这个故事后来被提炼为成语“纸上谈兵”。虽然有人说,它来自明代翰林学士刘三吾的《湘南杂咏》(第二首):“遣使频年赴帝京,名为计事岂真情。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诸镇一如唐末岁,孤忠谁是李长城。山河依旧天如水,愁听寒鸦日暮声”。另有的说,《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也有这句成语。但不管如何,人们一提起“纸上谈兵”,最先想到的还是战国时期的赵括。

赵括的故事和成语“纸上谈兵”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都相当熟悉。但是,他的父母——赵奢夫妇,人们可能就比较陌生了。其实,这是一对很值得天下所有做父母的人学习的榜样。他们非常了解自己的儿子赵括,知道他只知死读书,不能承担重任,尤其是赵母,关键时刻亲自出面陈述自己儿子的许多致命缺陷和错误,劝阻赵王不要派他带兵作战,否则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是很了不起的。不要说古代,就是今天,有些做父母的人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或是对自己的孩子没有真正的了解,或是有所了解,却又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给以帮助。一旦孩子出了问题,常常不是与之坐下来,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而是推给客观,甚至无原则地袒护。对比赵奢夫妇,这样的父母,我们只能感叹:今人尚不如古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