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5 08:5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他们仍有借鉴的意义


管仲与鲍叔牙


读历史,与古人接触,常常能发现他们之中的个别贤者,虽然距离今天已经很久很久了,但某些思想品德与人格精神,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被彻底淡化,他们的风范仍有值得学习之处。这是一种历史的继承,尽管被继承者在许多方面与我们不同。

鲍叔牙与齐桓公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有个叫管仲的人,帮助齐国从危难中走向强大,并在诸侯中称霸一时。两千多年来,他的成就一直受到人们的赞誉。但在管仲心里,却常怀感恩之情,其中有两个人他最为难忘。一个是成就他事业的齐桓公,另一个是处处关心他的鲍叔牙。特别是后者,管仲说了这样一句发自肺腑的话:“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管仲与鲍叔牙亲密无间、彼此信任、互相帮助的故事,在历史上成为美谈,并因此有了“管鲍之交”的成语。

鮑叔牙与管仲从小是朋友,曾经一起做过买卖。但他们的关系非常特别,做买卖出钱的是鮑叔牙,分红多的却是管仲,因为鮑叔牙知道管仲家穷,需要帮助。有时买卖做亏了,虽然是管仲出的主意,鮑叔牙也从不责怪,反尔替他找客观原因。管仲仕途曾三次见逐于君,鲍叔牙不仅没有说他“不肖”,还为其辩护,称是时运不济。管仲战场上曾三次逃跑,鲍叔牙没有指责他怕死,因为他知道管仲有八旬老母需要他赡养。

曾经一起做过买卖的管仲与鲍叔牙,后来分别扶助公子纠和小白。齐襄公死后,斗争的结果是,小白当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鲍叔牙受到重用;公子纠死在鲁国,管仲被囚。这个时候,鲍叔牙作出了一件不可思议却又让人十分感动的事——他力劝齐桓公把管仲请回来帮助治理国家。

管仲曾在齐桓公(小白)从莒回齐的途中拦阻他,并用箭射杀,幸亏没有射到要害部位。对于齐桓公来说,管仲是个仇人,要迎回他并予以重用,开始怎么也想不通。鲍叔牙知道齐桓公心中的疙瘩是什么,便对他说,人臣各为其主,这是常理,管仲当时那样做是为了公子纠,并不是对您有什么特别的仇恨,何况事情已经过去了,如果您现在重用管仲,他一定也会对你竭尽忠诚。齐桓公听了还是没有答应,因为他觉得,身边有鲍叔牙辅佐就够了,不需要再来个管仲。此时鲍叔牙又说,管仲在治理国家、带兵作战等方面,都远比他强,放弃管仲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他劝齐桓公应抛弃个人的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迎回管仲,发挥其治国安邦的才能。

这番话令齐桓公深为感动,觉得鲍叔牙高风亮节,心如明镜,终于接受他的意见,迎回管仲。正如鲍叔牙事前所料,管仲也感受到齐桓公的过人之处,认为这是一个有为之君,便竭尽全力辅佐。他从“富国强兵”的目的出发,提出修订旧法,选用优秀人才,尊重老百姓的权利,帮助穷人发展生产等一系列治国原则,认真进行了各项改革,很快收到了“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效果,国力日益强盛,连续消灭了一些小国,使国土大大扩充。之后,齐桓公又在管仲的谋划和帮助下,针对周王室既已衰微又拥有共主地位的特殊情况,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从而在诸侯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曹、郑、许“八国联军”,先是讨伐依附楚国的蔡,蔡人望风而逃,联军乘胜追击,逼近楚境,楚成王见势不妙,赶快派人讲和。齐桓公便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与楚订立盟约,从而取得了霸主的地位。

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里,对管仲作出了很高的评价:“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可以说,管仲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杰出政治家,他的业绩名留青史。然而笔者下面想着重谈的并不是他,而是鲍叔牙和齐桓公。这两个人很不简单,前者知人,竭力推荐比他本事大的管仲取代自己的位置;后者能够捐弃前嫌,重用以前的仇人管仲来治理国家。

我们常说,了解一个人不容易,而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这个人的升迁铺路就更不容易,鲍叔牙做到了,而且是那样的真诚,那样的不折不扣,那样的全力以赴,这在中外历史上尤其政坛上是极其罕见的,说明他具有高尚的政治品质和无与伦比的人格精神。我们还常说,善于用人不容易,而能够重用曾经欲置自己于死地的仇人,更不容易,齐桓公做到了,而且是真正的捐弃前嫌,真正的用人不疑,始终放手让管仲去处理国家大事,说明他具有宽阔的胸怀和富有远见的政治头脑。(中国历史上或许只有唐太宗重用曾经的“政敌”魏征可与之相提并论)。我想,这两个人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他们都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作为古代统治者,能达到这样的品德高度是很不容易的,虽然只是个例,却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廉颇与蔺相如

廉颇与蔺相如是战国时代的名人,他们的故事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著名的京戏《将相和》,反映的就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它取材于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事情要从公元前283年说起,那时赵惠文王得到楚国的美玉“和氏璧”,消息传到秦国,秦昭王向赵国提出,“愿以十五城易璧”。赵王与大臣们商议这件事,觉得有两种可能,一是把美玉给了秦国,所说的十五城却得不到,因为强秦一向不讲诚信;二是不給,必然得罪秦国,遭到报复,后果不堪设想。正在为难时,“宦者”令缪贤说,“臣舍人蔺相如可使”。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胜任使者?令缪贤回答,臣曾经有罪,想逃亡燕国,蔺相如问臣,“君何以知燕王?”我说,当年臣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会面时,燕王曾私下对我说,愿意和我交朋友,由此知道燕王会接纳我。蔺相如说:“夫赵强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按他所说的做,结果得到了大王的宽恕。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有智有勇有谋,完全可以充当使者。赵王听了令繆贤的话,当即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并保证说,“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蔺相如奉赵王之命到了秦国,发现对方“传以示美人及其左右”,根本不想割城给赵国,就谎称璧有瑕,要指出来。秦王不知是计,将璧交给他。蔺相如一拿到壁,就痛斥秦王没有诚意。秦王为了表示诚意,将管地图的官员叫来,指着地图,说要将某某十五郡割给赵国。蔺相如料秦王“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也编出谎话骗他,说和氏璧很贵重,赵王送璧时,曾斋戒五日。秦王您也应该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庭。秦王只得答应。蔺相如深知秦王是不会把城交给赵国的,便让随从“怀其璧”逃回赵国。五天后,当秦王“设九宾礼于庭”,让相如交璧时,蔺相如直截了当地说,大王只想要璧不愿交城,我已经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要杀要烹请便吧。秦王起初非常生气,要杀他,但冷静下来想,杀了蔺相如,和氏璧还是得不到,而且伤害了两国关系,倒不如“厚遇之,使归赵”。

蔺相如回国,赵王非常高兴,封他为上大夫。

过了几年(公元前279年),秦昭王约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相会。宴席上,秦王乘着酒兴,无理地对赵王说,“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勉强弹了一曲,秦王立即让史官记录在案:“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令赵王鼓瑟。”这明显是在羞辱赵王,蔺相如当即走到秦王面前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不予理会,蔺相如遂拿起盆缻,步步紧逼,怒气冲冲地对秦王说,“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这一下,把秦王给镇住了,只得在盆缻上随便敲一下。蔺相如马上吩咐赵国的史官记上一笔:“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国的大臣见这一招不行,又心生歹意,他们请赵王献十五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即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提出让秦国献出首都咸阳为赵王祝寿。结果双方打成平手,秦国捞不到丝毫的好处。

蔺相如立了大功之后,被封为上卿,老将廉颇却很不痛快。因为同为上卿,蔺相如位列前面。你想,廉颇何许人也?他是赵国名将,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朝野的威望极高。现在,蔺相如居然“爬到头上”,这叫他怎么服气?在廉颇看来,“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于是公开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知道后,并没有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而是处处躲避,这使得那些跟随他的人很失望,以为他胆小,准备离去。蔺相如加以挽留,并问道,依你们之见,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回答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弩,独畏廉颇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念而后私仇也。”听了蔺相如的一席话,这些准备离去的人恍然大悟,原来丞相不是怕廉颇将军,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蔺相如的话也传到廉颇那里,老将军感到十分震惊,他“肉袒负荆”,亲自到蔺相如家请罪,诚恳地对他说,我是一个粗人,心眼小,不知先生如此的宽宏大量,实在惭愧得很。蔺相如赶紧把老将军扶起来。从此两人成为生死与共的好朋友。

廉颇、蔺相如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一心,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据《史记》载,“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几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

毫无疑问,廉颇、蔺相如都是赵国的栋梁之臣,他们都有高尚的政治品格。首先是蔺相如,他不仅有智有勇有谋,敢于承担责任,出色完成难度极高的任务,而且在处理大臣之间的矛盾时,能够顾全大局,把国家利益放在前面,采取宽厚待人的态度,从而出现了将相和的大好局面,有利于对军队的正确指挥。司马迁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可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其次,也要赞扬老将军廉颇,虽然他曾摆老资格,闹“个人主义”,不服蔺相如,甚至想制造矛盾羞辱他,但一旦发现自己做错了事,就真心诚意地改,决不遮遮掩掩,显示出坦荡无私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