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1 00:0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郑阿忠

陈耆与闽南“都江堰”


儒塘宫内供奉的陈耆夫妇神牌位 (戴坤益摄)

每当人们提及长泰的农业水利建设时,总会说起宋代先贤陈耆,因为他兴修被誉为“闽南都江堰”的双圳坡水利工程。

陈耆(1195-1264年),南宋时长泰县彰信里(今陈巷镇)双芹社人。他承袭祖业数百亩良田,家财万贯,但急公好义,轻财乐施,凡是公益事业,即使捐耗巨资,也在所不惜。对贫苦农民,也处处给予同情接济,百姓尊之为“陈耆公”。

宋宁宗年间(1195-1200年),长泰县经常发生旱灾,特别是人和(今武安镇)与彰信二里尤其严重。大旱之年,田洋龟裂,禾苗枯焦,农户颗粒无收。

关心农民生计的陈耆,决定兴修水利,解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水源问题,为百姓造福。他的这个决定得到妻子颜氏的理解和鼎力支持。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他聘请水利名师,并亲自陪同,足迹踏遍旌孝、石铭、恭顺、人和等5个里山川,勘测地势,设计画图,拟订了“双圳陂”工程:从岩溪珪山之麓、龙津溪乌石潭处,筑坝截流,引水入古仓造陂,名曰“开禧”。“双圳陂”经过他的祖田,他慨然捐田240余亩,开圳建陂。他的这一举动大大激发了当地兴修水利的热情。


双圳陂引水源头挡水坝 (戴坤益摄)

“双圳陂”水利工程,采取东西双圳分流:东圳,筑陂8处:陈坑陂、陈塘陂、田仔陂、洋陂、长背陂、莲塘陂、陈洋陂、大夫坊陂。西圳,筑陂8处:上源陂、竹木陂、后溪陂、汤湖陂、洋溪陂、山重陂、罗鼓陂、新塘陂。后来,山重陂塌陷,仅留15处,因此双圳陂,又名“十五户陂”。圳水流经彰信里、仁和里的15个村,计开凿池塘36处,圳沟300余条。因工程浩繁,历时11年,至嘉熙元年(1237年)才全部建成,全长20余里,总灌溉面积1万多亩,是长泰古代个人出资兴建的最大农田水利工程。途中经过易被洪涝冲毁之处,还因地势设堰立闸,加以导流,使旱涝得以调剂备泄。双圳建成后,为了充分发挥水利效益,陈耆精心挑选一批热心公益的人,充当各陂陂长,长年累月加以巡视、管理与维护。

修圳期间,周围各里群众,深为陈耆公的善心义行所感动,纷纷自发地携带锄头、畚箕,自备口粮,不计报酬,前来参加义务劳动。

双圳水引自珪山,开圳至侍郎坂与戴墘村交界处温井地段,遇到一坵沈姓的良田,沈某固执不允,成了拦路虎。陈耆提出将自己的良田与他交换,沈某仍拒绝。该圳只好绕过沈姓的田,多花了许多人力物力。如今,人们看到的弯弓渠道,就是当年留下的。这一个大弯,却成了当年同是有钱有地的两位财主不同的为人之道的鲜明对照。

陈耆倡修双圳陂水利工程,彪炳千秋。各里的百姓有感于陈耆夫妇的恩德,在彰信里陈耆故里兴建一座陈公祠,以祭祀之。祠因岁久倾圮。清雍正元年(1723年),陈耆的神位附祀于县忠孝祠,以示纪念。陈耆之后,长泰县地方官员多次对双圳加以维修。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长泰县令涂坤申请兴复双圳陂,未果而调任平和县。乾隆十三年,福建抚宪潘思矩、长泰县令张懋建又与众乡绅共谋兴修之策,亲临陂道督促,重新疏通,始得以畅通复旧。并由潘思矩撰《抚宪潘公饬禁佔垦双圳陂碑》、张懋建撰《知长泰县张彦清理双圳碑记》,这二通碑记记载陈耆兴修双圳始末,及后续重新清理双圳陂的全过程。这两通碑立,现于陈巷镇戴墘村陈公祠前,于1983年4月由长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沿途新建的排水站

乾隆十四年,县令张懋建重修陈公祠宇。里民深感张懋建、涂坤的功德,也将二人的神位入祀于陈耆公祠。当时长泰县廪膳生员陈于道撰写了《张邑侯清理双圳陂恭纪》,并在纪中赞叹道:“双芹遗迹久堙沉,谁使群黎赋作霜。知是我侯明德远,溶溶新泽漾冰心。”彰信、人和二里的百姓还怀着感恩的心,自发将陈耆夫妇的神牌位入祀在所在社的庵庙,享庙祀,让子孙后代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带来的恩惠。民国23年、34年也曾有修理,但规模都不大。新中国成立后,十五户陂仍被沿用。为提高水利效益,对水渠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多次改建扩建,其渠道配套进一步完善。1958年,在原陂上游1.5公里处,修建长159米、高1.6米砌石拦河坝,以增蓄水源。1972年,县里继续完成总干渠和支干渠的改扩建工程,增长渠道9.6公里,使总干渠长度达15.54公里,并起到排灌两用。各村新开挖灌溉支渠9条、长22公里,使干支渠形成水利网,实现全灌区防洪、排涝、灌溉配套,使整个灌区成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产粮区。由于双圳水利工程设施的完善与配套,1999年9月,陈巷镇的十五户陂灌区,被列入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土资源部万亩土地生态整治项目,并创办了“雪美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陈耆自发耗巨资兴修的民生工程——双圳陂,为百姓造福万代。他与兴修“都江堰”工程的李冰父子一样,名垂青史。关于他的事迹,《漳州府志》和《长泰县志》均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