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3 16:2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文武兼备的辛弃疾


辛弃疾(国画).jpg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郭沫若为济南大明湖畔“稼轩祠”写的一副楹联。意思是,在文学艺术上,辛弃疾词风雄浑,是继苏轼之后的又一个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在政治军事上,辛弃疾忠心耿耿,主张收复失地、反对一再南迁,是抗金派的中坚分子。应该说,这副楹联所表达的看法是准确的。

辛弃疾,字幼安,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市郊)。其时北方(包括山东)已经为女真族所占领。他的祖父辛赞在金国任职,但“身在曹营心在汉”,始终没有忘记故国,盼望着有一天能报“不共戴天之愤”。祖父还经常带着他“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年幼的辛弃疾看到汉人在女真统治者压迫下过着屈辱悲惨的生活,从小立志报效国家,要为恢复中原而竭尽全力。正是这种环境的熏染,辛弃疾身上有一种豪情满怀的燕赵之风。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入侵南方的金主完颜亮遇弒身亡,“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太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此时年仅21岁的辛弃疾也参与其事,并担任“掌书记”(掌管印册文书)之职。当时有个叫义端的僧人,也拉起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后在辛弃疾的说服下归顺了耿京。但此人心术不正,有天晚上竟偷走军印逃往金营。耿京知道后迁怒于辛弃疾,要杀他。辛弃疾说,“匃(给)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然后骑上马迅速追赶,终于抓到了义端,“斩其首归报”,耿京因此更加信任他,第二年便派他“奉表归宋”。宋高宗在建康(今南京)接见他,并正式授予他“承务郎、太平节度掌书记”。归途中,辛弃疾却听说张安国和邵进杀了耿京投降金国,深感问题严重,便立刻带着部分忠义军“径趋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酣饮,辛弃疾等人像天兵天将似的闯了进来,不待他惊魂稍定,“即众中缚之以归”,然后将其斩首示众。辛弃疾这种过人的胆略与勇气,使他声名鹊起,与他同时代并年长他17岁的洪迈(1123-1202年),在《稼轩记》一文中这样写道,“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辛弃疾《南乡子》词意.jpg


辛弃疾于乾道四年(1168年)任建康府通判,虽然还是个年轻人,但对当时国家所处的形势却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乾道六年(1170年),他在延和殿向宋孝宗献了《九议》、《应问》三篇以及《美芹十论》(“美芹”是个典故,指所献的芹菜虽然菲薄,但此心是真诚的),分析敌我情势,断言大宋必胜,金寇必败,力主抗金到底。《宋史》对此作了很高的评价,称其“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然而这一番救国救民的言论却得不到当局的采纳,辛弃疾深感失望,他在登建康赏心亭时写下了《水龙吟》,表达满腔的愁恨,其中有这么几句: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过了两年,辛弃疾出知滁州(今安徽滁县),这地方位于前线,因战争的破坏,经济十分萧条,他上任后“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半年内就取得了成效。《滁州奠枕楼记》这样写道:“自是流逋四来,商旅毕集,人情愉愉,上下绥泰,乐生兴事,民用富庶”。半年内就“民用富庶”可能言过其实,但情况朝着好的方向转化则是肯定无疑的,这也说明辛弃疾具有很强的从政能力。

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到淳熙六年(1179年),辛弃疾先后任江东安抚使、江西提点刑狱、京西转运判官、大理少卿、湖北转运副使等职。在江西造口(今江西万安县)时,他览胜怀古,为抗金救国的壮志未酬而不胜感慨,写下了著名的《菩萨蛮》一词: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淳熙七年(1180年),辛弃疾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任内他招募士兵,修建营房,添备战马铁甲,创建“飞虎军”,并严加训练,“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对于辛弃疾的这支队伍,连劲敌金人都有所畏惧,称之为“虎儿军”,然而却不为南宋当局所用。

辛弃疾纪念馆.jpg


第二年,辛弃疾调任江西安抚使,他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便做好归隐的准备,在江西上饶的带湖边修建了园榭。他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未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并为他的居处题名“稼轩”,意思是种田人的住所。这年的冬天,不幸的事终于发生,有人上书弹劾辛弃疾,朝廷根本没有作深入的调查,就把他的官给免掉。

被罢了官的辛弃疾回到了带湖的稼轩,作词遣怀,寄情于山林田野之间,曾写下《青玉案》一词以自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然而田园虽美,并没有消磨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有一天,陈亮(字同甫,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来访,这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唱和,辛弃疾彻夜难眠,写下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内心的激情: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在带湖一住就是十年,直到绍熙二年(1191年),才被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接着“迁大理少卿,加集英殿修撰、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鉴于福建当时的形势,他“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以应付时局,也为了长远的抗金需要,但是却遭到台臣王蔺的弹劾,说他“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旦夕望端坐闽王殿”,结果又被罢了官。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辛弃疾在闽期间,曾三次主管武夷冲佑宫,常与朱熹同游武夷山,并写下了一些赞美武夷山的诗,其中《幔亭峰》是这样写的:“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朱熹去世时,“伪学禁方严”,为了不被牵连,许多门生故旧都不敢去送葬,然而重义气的辛弃疾却写了追思文章,前往哭悼:“所不朽者,垂名万世。孰为公死,凛凛犹生!”

公元1194年,宋宁宗登基,外戚韩侂胄以“定策功”掌握朝政,他主张抗金,并起用了辛弃疾、叶适等一些主战派。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辛弃疾被委任镇江知府,虽然此时的他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仍奋不顾身,招募兵丁,打造军需,积极做好抗金的各种准备。但韩侂胄急功近利,匆忙决定北伐,辛弃疾对此不以为然,劝其慎重行事,反遭不满与排挤。失望的老人有一天登上京口北固亭,抚今追昔,不胜伤感,写下了《永遇乐》: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韩侂胄的轻率军事行动,在金兵的反攻下一败涂地,宋廷连忙向金国求和,得势的金人却以索取韩侂胄的头颅为条件,激起韩侂胄的愤怒,宁宗开禧二年(1207年)他再次对金用兵,并想请已被免职回沿山的辛弃疾出山声援,然而诏命到达之日,辛弃疾已经重病不起,无法应命。九月十日,这位爱国词人终于离开人世,享年68岁。

辛弃疾已经离开人世八百余年。在中国文学史上,像他这样文武兼备、能带兵作战的诗人并不多,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众多令人荡气回肠的词作,而且有充满激情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