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1 15:4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东汉壁画


中国古代史,有所谓中兴一说,即某个封建王朝,由盛而衰之后,又柳暗花明,出现转机,从而开启新的发展时期。但实事求是地说,这种情况并不多,一些戴着“中兴”桂冠的,或只是昙花一现,或有名而无实。真正有说服力的当数刘秀的“光武中兴”。他在汉王朝(即西汉)被王莽的“新”所取代后,经过多年的征战,消灭了王莽及其他势力后统一了国家,使这个已经消亡的刘氏王朝又得以重生(后世称之为东汉),并延续了195年。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有所作为的皇帝之一。

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县西南)人,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景帝”。也就是说,他属于汉景帝刘启这一支。父亲刘钦,曾任南顿县(今河南项城西)县令,由于过早亡故,刘秀从9岁开始就“养于叔父良”。

年轻时的刘秀,生活在王莽的新朝。天凤年间(公元9-14年),他到了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可以看出,刘秀的文化程度一般,最多算是个小知识分子。王莽末年,“天下连岁灾蝗,寇盗蜂起。”老百姓无路可走,纷纷起来造反。刘秀却依旧在做他的粮食买卖。有个叫李通的人,“以图讖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意思是,上天让你这个刘氏的子孙出来恢复大汉江山,我这个姓李的人自当尽力帮助。刘秀一听吓坏了,连忙说我哪敢有这种非分之想,表现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不过到了地皇三年(公元22年),王莽政权败亡的迹象非常明显之时,刘秀还是听从李通的话,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打着匡复汉室的旗号起兵。那年他28岁。

光武帝


起初,刘秀的军队人数少,装备差,连匹战马都没有,史书说,“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虽然也打过小的胜仗,然而经不起较大规模战事的考验,多次被王莽的军队击败,无奈中只得投奔堂兄刘玄,被封为太常偏将军。

刘玄起义军的力量迅速壮大,发展到十万余人。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月,义军在清阳(河南南阳南)拥立刘玄为皇帝,恢复汉的国号,改元更始。王莽见状非常恐惧,立即“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百万,其甲士四十二万人”进行疯狂的反扑。五月,王邑的十万大军把义军占领的昆阳城(今河南叶县)围得个水泄不通。

说起王莽的军队,《后汉书》这样写道,“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皆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时有长人巨无霸。长一丈,大十围,以为垒尉;又驱之猛兽,虎豹犀牛之属,以助威武。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显然,这是一支数量庞大素质相当不错的军队。反观昆阳城中的义军,只有八九千人,两相比较,力量十分悬殊,许多义军头头因此“皆惶怖,忧念妻孥,欲散归诸城。”可以预见,这个时候义军如不战而散,后果将不堪设想。关键时刻,刘秀挺身而出。他分析形势说,虽然现在敌强我弱,但只要我们努力作战,或许还有取胜的可能,如果我们主动放弃,分散逃跑,那就“势无俱全”,连性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妻孥财物?最终说服了义军的头头们,纷纷投入战斗。

光武帝·刘秀


昆阳之战,由于王莽军的领导人轻敌(“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更由于刘秀身先士卒,带动部队,人人“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最终义军打败了几乎不可战胜的王莽军队,“尽获其军实辎重,车甲珍宝,不可胜算”。这一仗,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对王莽新朝的复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刘秀的功劳最大。然而,刘秀的亲哥哥——战功赫赫的刘伯升,却莫名其妙地被刘玄所害。刘秀虽然悲痛万分,但善于韬光养晦的他不仅没有“自伐昆阳之功”,还“不敢为伯升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这让刘玄感到惭愧,遂“拜光武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更始二年(公元24年)2月,刘玄迁都长安,过着奢糜的宫廷生活,又滥杀有功将领,搞得“关中离心,四方怨叛”。更始三年(公元25年)9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不久便被绞死。也就是这个时候,被派往河北镇抚州郡的刘秀却消灭了在邯郸称帝的王郎割据势力,收编了河北地区的铜马等部义军,实力猛增,声势浩大,许多部将都劝他称帝,说是,“大王初征昆阳,王莽自溃,后拔邯郸,北州弥定,三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抗,天命不可以谦拒。惟大王以社为计,万姓为心。”刘秀虽然也想当皇帝,但他说,“寇贼未平,四面受敌,何遽欲正号位乎?” 给人的印象似乎并不着急。部属耿纯因此进言,“大王留时逆众,不正号位,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留之思,无为久自苦也。大众一散,难可复合。时不可留,众不可逆”。意思是,您不当皇帝,跟您的人走了,再复合就难了,时间不等人,众将士的愿望不可违背呀。话说到这个份上,刘秀也就不好意思再演戏了,他回答道,“吾将思之”。不久,到了鄗(今河北柏乡北),部将们又上奏说,“今上无天子,海内淆乱。符瑞之应,昭然著闻。宜答天神,以塞群望。”刘秀欣然答应,并“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六月已未,即皇帝位”。年号建武,定都洛阳。

刘秀称帝时,虽然“三分天下有其二”,但还有许多地方派别不受约束,尤其是赤眉军,力量不可小视。因此,王朝建立后,他继续在军事上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剿灭这些与之分庭抗礼的割据势力,直至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最后一个地方实力派的头头卢芳投降,才完成了统一大业,时间前后达15年。可以说,刘秀的江山得来很不容易。

在“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同时,当上皇帝的刘秀深知打江山不易坐江山更难,因此不等统一,就开始了对国家的全面治理,做了许多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这样几点:

一是政治上,刘秀没有杀功臣,而是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从而避免西汉初年高祖刘邦杀功臣的悲剧发生,但他又怕功臣掌握实权难以驾驭,于是“退功臣而进文吏”。也就是说,这些功臣可以舒舒服服过日子,却没有实际权力。对于外戚,也是尽量厚待,但不准他们干预朝政,也不给他们尊贵的地位。对于宗室,虽然在群臣“重奏连岁”的情况下,封皇子为王,但封地很小,政治上没有治民权,成不了气候。与此同时,他还对政府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精兵简政,加强监察制度,赋予监察官以较大的权力,以防官吏腐败。

二是军事上,刘秀最怕地方豪强势力控制军队,进而威胁中央,因此他下令废除地方部队,裁撤郡都尉,由太守兼管军政,同时取消每年一度的“都试”之制,国家军队的指挥权牢牢掌握在中央即皇帝的手里。

三是文化教育上,提倡经学,广开仕路。王朝刚刚建立、前方还在打仗的时候,刘秀就着手建立太学,设置博士,传授经学,注重培养人材。他自己还亲临太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

四是经济上,刘秀采取许多措施恢复生产,如清查土地户口,抑制土地兼并,释放奴婢,垦荒屯田,教民耕植,轻徭薄赋,赈济贫民,安置流民等等。仅释放奴婢的诏令就先后颁布了七次,可见他对这件工作的重视。因为他懂得,这既可缓和社会矛盾,又能促进生产。

刘秀的这些措施,大多是吸取前朝(尤其是西汉和王莽新朝)的教训而采取的,因此很有针对性,效果也相当不错,明显的变化是,社会经济从西汉末年破败的谷底恢复发展起来。后世史家因此称这个时期(公元25年-57年)为“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的主角刘秀,是一个勤于政务的皇帝。他“每旦视朝,日侧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皇太子看他那样辛劳,很不忍心,就找个机会对他说,“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意思是,父皇治国有方,却不注意休养,我看您不要太累了,还是悠着点好。刘秀听了回应道,“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刘秀,其思想、情感,无疑都打上他所属阶级的烙印。但实事求是地说,像刘秀这样勤奋而有所作为的皇帝,历史上并不多见。难怪《后汉书》的编撰者最后要发一通议论,说他“虽身济大业,兢兢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