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5 09:2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心系天下的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话,出自他的《岳阳楼记》。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反复引用这句名言,以激励自己在从政道路上,做一个与民同甘共苦并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的人。

范仲淹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思想,写下这样的文章词句,并非偶然,而是与他的身世、经历密不可分。

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范仲淹出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两岁时父亲就死了,留下孤儿寡母。母亲改嫁到山东一个姓朱的人家,他也因此随继父改姓朱。长大后的某一天,他在偶然的情况下知道,自己并非朱家人而是范家的后代,不禁伤心落泪,觉得既已认清身世,就应该走出这个家门,到外面去奋斗,便毅然告辞母亲,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一所名校求学。从此,他发奋读书,“昼夜不息,冬月疲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五年之后,不仅学识大增,而且培养出认真做事的作风、勤劳节俭的美德以及顽强不屈的意志。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考中进士,先是接回母亲,继而奏明朝廷,恢复范姓。

范仲淹的从政之路是从基层开始的。他先后任广德军司理参军,集庆军节度推官,泰州西溪盐税监官,大理寺丞,楚州粮料院监官,后因母亲病故回家守孝。晏殊知应天府时,因仰慕他的声名,热情邀请他到府学任教。在此期间,他向朝廷上万言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僭,慎选举,抚将帅”。可以看出,刚刚从政不久的范仲淹就已经发现当时政治上和社会上的许多弊端,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守孝期满后,经晏殊的推荐,范仲淹任秘阁校理。由于他精通六经,特别是对《易》有很深的研究,许多学者遇到疑难问题向他请教时,他都“执经讲解,无所倦”。他还经常纵论天下大事,身怀国家百姓,激昂慷慨,奋不顾身,使得“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

宋仁宗天圣七年(公元1229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范仲淹认为此举不妥,他说,“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也就是说,你章献太后要做寿,可以在后宫,不能在朝廷,否则是不对的。接着,他又上书朝廷,请太后还政。虽然他的奏折没有被呈上,但从中可以看出范仲淹的胆量。或许正是这种敢于忠谏的行为给仁宗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章献太后驾崩后,范仲淹被召为右司谏。

那时,江淮一带,尤其是京城的东面,旱灾与蝗灾十分严重,范仲淹建议朝廷派员到下面了解情况,可是那些官僚们,根本不把人民的灾难当回事,他的奏书竟然没有被呈上。这一下,范仲淹急了,他对皇上说,“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仁宗听了“恻然”,就派他前往灾区安抚。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赈济灾民。

随后,范仲淹到睦州任知府,一年后又转任苏州。当时正逢苏州发大水,老百姓的田没法耕作。范仲淹大规模兴修水利,召募民工,“疏五河,导太湖注入海”。然而工程还没有结束,上面又要调他去明州。这时转运使上奏朝廷,建议让他把工程搞完才去上任。朝廷同意这个建议。

此后,范仲淹历任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判国子监、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等职。吕夷简当宰相时,“进用者多出其门”,可谓任人唯亲,专横拔扈。许多人看在眼里,敢怒而不敢言,范仲淹却偏偏对着干,他亲手绘制《百官图》,详细标明众官的升降情况,呈给宋仁宗,并指着图说,“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意思是,与吕夷简关系好的人升了官,关系不好的人遭到了贬抑,这样的用人显然是不公的,今后官员的进退,不宜都由宰相一个人说了算。吕夷简对此很不高兴,便从中找岔,诬告范仲淹对时政的批评是“离间陛下君臣,所引用,皆朋党也”,然后把他调出京城,外放到饶州。

范仲淹在饶州呆了一年多,又先后调到润州、越州任职。后来西夏元昊造反,入侵西北边地,他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当时守将无能,“延州诸砦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主动到第一线指挥作战。他发现,原有的军事体制很不合理,即不管西夏来多少人马,一律由低级军官领兵作战。范仲淹认为,“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他把延州一万八千兵马分为六部,每部三千,各由自己的将官统领。每一仗,根据来敌的多寡,派选将领和队伍应对。从而大大增强了部队的作战能力。此外,他还针对塞外的天气特点,灵活地掌握作战的时机。因此,西夏的多次进攻,都被宋军打败。为了有备无患,范仲淹还修筑城堡,屯兵种粮。西夏当权者看到这种情况,知道范仲淹的厉害,不敢轻易来犯,原有兵戎相见的边地变成了比较宽松的环境,“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调回京城,任枢密副使。谏官欧阳修等人“言仲淹有相材”,可以担当大任。仁宗欣然接受这个建议,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主持朝廷日常工作。对于当时的朝政,范仲淹有很深刻的了解,他曾对人说,“久安之弊,非朝夕可革也。”然而他是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人,觉得既已接受朝廷的重任,就应该把事情做好。不久,他向宋仁宗上了《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十项改革措施。一是明黜陟,二是抑侥幸,三是精贡举,四是择长官,五是均公田,六是厚农桑,七是修武备,八是推恩信,九是重命令,十是减傜役。内容涵盖政治、军事、法律、民生等方面。宋仁宗采纳他的主张,并“皆以诏书画一颁下”,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比王安石的变法早了二十几年。但是由于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新政未果而终,范仲淹也遭排斥被贬为陕西四路宣抚使。

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到邓州(今河南南阳一带)任职,这一年他已经五十八岁了,改革失败,又遭贬谪,打击一个接一个,但他并未气馁,仍然是伏枥的老骥,志在国家人民。第二年,交情甚深的老朋友滕子京给他送来一幅重修的岳阳楼图样,说是要将历代文人吟咏岳阳楼的诗文刻上,请他能为重修岳阳楼写一篇记文。

岳阳楼始建于唐。唐宋的时候,被贬的官吏大多远谪西南,岳阳楼便成了这些失意的官吏或文人游会登临之所。范仲淹接到信后,思绪万千,想起了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想起了历代受贬的官员和浪游文人以及他们留下的诗文。他既能理解这些人失意、伤感的心情,又有与之不同的思想境界,于是他想在记文中别出生面,抒发自己心系天下,情为人民的胸怀。经过一番思考,他提起笔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岳阳楼记》。其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此后几年,范仲淹在杭州、青州等地做官。虽然年老体衰,还是尽其所能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好事。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朝廷又“下调令”让他去颍州任职,结果,病故于赴任途中,终年六十四岁。

范仲淹不仅文章写得好,诗词的水平也是一流的。现存的诗311首,人们熟悉的五言绝句《江上渔者》就是他写的:“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渔夫表现出了无限的同情与敬意。他的词虽然只留存5首,但每一首都是精品,尤其是《渔家傲》,慷慨悲歌,写出了他多年为国戍边的感怀: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勤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读《宋史·范仲淹传》和他的诗文,深深地为他的高尚品德所折服。一个距离今天已经近千年的封建官吏,能够时时处处想到国家和人民,并努力为之服务。这种精神太可贵了,它可以超越时空,超越阶级,为我们所继承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