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6 16:0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张锦才

 

称“派”需慎重

张锦才

 

 前不久,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发有以《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一书(2014年出版),荣获文学理论评论奖。我省一家媒体作了报道。由于这位获奖者的原籍是福建(上杭),记者称,“这是继曾镇南、陈晓明、南帆、张炯之后,闽派批评家第五次获鲁迅文学理论评论奖。”黄发有也不无感慨地说,“‘闽派批评’是中国文学批评界无法忽视的力量。‘闽派批评’大有作为。相信会有更多的闽派批评家获得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祝愿‘闽派批评’欣欣向荣。”

笔者以为,获大奖值得祝贺,称“派”则需慎重。

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界称“派”的,虽不排除有籍贯相同的情况,如清代中期散文领域的“桐城派”,成员都为安徽桐城人。然而,桐城派形成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彼此间是老乡,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创作理念,即以宋代朱熹理学为思想基础,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努力服务于清王朝。再如清乾隆年间的“扬州八怪”,虽然冠上扬州之名,但成员来自各地。他们当中,既有江苏的(如郑板桥),也有安徽的(如汪士慎)、浙江的(如金农),还有福建的(如黄慎)。之所以把这些画家(不仅八人)统称为“扬州八怪”,是因为他们的创作生涯在扬州,形成了共同的独特画风——不落俗套,又极富怪异。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学界出现的“京派”与“海派”,原因也在于一个生活于大学公寓,一个生活于租界亭子间,文化差异而形成。还有,宋代诗坛,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以柳永、秦观为代表的“婉约派”,二者区分的依据更是与籍贯无关,而在于创作风格的迥然不同。

近些年来,福建籍的文学艺术评论家,累获鲁迅文学奖,这是事实。但是否意味着因此有一个“闽派批评”,就值得追问。首先要问的是,福建的文学艺术评论,在全国范围内是否别具一格,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其次要问的是,获奖的这些福建籍评论家,是否因关注的问题、评论的指导思想以及行文之道,拥有某些共同点而被读者所认知?如果有,称“闽派批评”当然可以;如果没有,仅仅因为是福建籍,获奖次数多,就称之为“闽派批评”,未免显得牵强。据我所知,福建省文学艺术界对“闽派”的提出与宣传,看法并非一致,不赞成的人也大有人在。至于记者报道中所说——“不论朱熹、李贽、严复等著名闽籍思想家,还是严羽、魏庆之、刘克庄等文化批评学者,抑或辜鸿铭、林纾、林语堂等文化大师,都为独树一帜的‘闽派批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思想资源”,也值得商榷。因为历史上的这些人物,虽然都是福建老乡、先贤,但所处的时代不同,彼此间的思想行为、创作表现,差别很大,他们对当今福建籍的文学艺术批评家是否有影响,影响多大,能不能因此形成一个派?无疑存在着很大的疑问。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还要问,当今中国文坛究竟存在哪些不同的派别?按籍贯划派是否可行?倘若可行,仅省、市、自治区一级,全国就有三四十个,倘若延伸到省以下,那也未免太多了。说实话,笔者之所以对当下一再提“闽派批评”存有异议,并非要否定福建籍文学理论评论家的成就。恰恰相反,我十分赞赏这些年来他们为福建增光添彩的出色表现。但是,在“闽派批评”这一内涵还没有充分、明确的阐述之前,在省内文学界对这一提法尚有分歧的情况下,谈闽籍的文学艺术评论家,说他是福建人实事求是地介绍就行了,不要动辄以“闽派”称呼之。因为,那样做既无助于提高他们的声誉,还可能引某些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