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8 16:0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说客蒯通的该说与不该说

 

 

蒯 通画像.jpg

蒯通画像

 

中国历史上,有些人既富有智慧又能言善辩。他们常常以说客的身份出现,对当时的政局或战争形势作出分析,提出建议,而且往往能起到某种作用。汉初的蒯通,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个。

有关蒯通的故事散见于司马迁《史记》中的《张耳、陈馀列传》、《淮阴侯列传》,班固撰《汉书》时则把它们集中在一起,编成了《蒯通传》。

蒯通,范阳(今河北徐水)人,原名彻,因“与武帝同讳”而改为通。至于他的出身,受过何等教育,有过哪些经历,《史记》与《汉书》都不见介绍,只是说他为谁献了什么计策,结果怎么样,且仅记了三次。

第一次,发生于秦末,其时陈胜起义军中的武臣(号武信君),攻占赵地十城,正准备向范阳进击。蒯通眼见自己的家乡将面临一场厄运,便主动跑到范阳令那里,先是吓唬他:“窃闻公之将死,故吊之。”意思是,县令,听说你就要死了,所以我来吊唁。接着又安慰他:“虽然,贺公得通而生也。”不过,也可以说我来这里,是祝贺你因得到我而重生。这番话让范阳令听得一头雾水,便问道,你说我就要死了,这话从何而来?蒯通回答:你当范阳令已经十年了,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谁都想宰掉你以扬名,只因害怕秦法的严厉制裁,才让你免于一死。现在,天下大乱,秦法没用了,你的死期不就到了吗?所以我来吊唁。范阳令又问,为什么又说我得了你就可以重生呢?蒯通说,武信君觉得我这个人不错,近日将派使者前来问吉凶,到时我会劝他,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做到不打仗就即可占领土地,拿下城池。如果他问,这怎么可能呢?我就对他说,范阳令怕死又贪富贵,正在整顿他的军队守城。原因是,如果他不打就投降,又得不到善待,其他城的主事者就会互相转告,说“范阳令先降而先死”,于是都会“婴城固守(据守城池,牢固设防),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所以我建议,对范阳令要以礼相待,用“黄屋朱轮”在燕赵之郊迎接他。这一来,其他城池的主事者就会奔走相告,说是“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争着出来投降。蒯通拟对武臣说的这一番话,让范阳令听了一下子开窍,觉得还是投降为好,并立即送蒯通到武臣那里。武臣果然听从建议,并“因使蒯通赐范阳令侯印,赵地闻之,不战以城下者三十余。”

蒯通此番游说的高明之处在于,先是让准备迎战的范阳令懂得,投降可以换取自身的安全与不错的前途,继而让决定挥师征伐的武臣明白,以礼对待投降者可以产生最佳的连锁反应,收到不费一兵一卒攻城略地的效果。由于成功地说服了攻防两边的主事者,情况就按着他的设计进展。即范阳令投降之后,赵地有三十几座城的主事者跟着先后举起白旗,归顺武臣,从而防止了即将发生的战争,使老百姓免于遭受屠杀的灾难。

第二次,发生于韩信“虏魏王,破赵、代,降燕,定三国,引兵东击齐”的准备阶段。听说汉王刘邦已派郦食其前去说降齐王,便决定停止出兵。蒯通知道后,对韩信说,将军您此番征讨齐国是奉命行事,虽然汉王让郦食其去劝降,但没有下诏让您不出击呀,您为什么自行停止进军呢?何况这个郦食其,只不过是一介书生,凭三寸不烂之舌,“下齐七十余城”。您率领数万大军,只下赵五十余城。一位统兵这么多年的将军,却不如一个书呆子的功劳。您咽得了这口气吗?蒯通的激将法让韩信突然改变决定,立即发兵渡河攻打齐国。此时,齐王田广(田横之侄)已听从郦食其的游说,准备投降汉王,并设酒宴款待来客,因此放松对汉军的防卫,使得韩信的军队能够势如破竹,很快逼近齐国的首都。齐王听说汉兵打过来,觉得郦食其骗了他,于是在逃走之前,将其烹杀。韩信则在轻而易举地占领齐地之后,“自立为假(代理)齐王”。刘邦听从张良与陈平的意见,派张良前去安抚,并正式封韩信为齐王。

如果说,蒯通对范阳令与武臣所作的游说收到了积极成效,避免了即将发生的战争,救了老百姓,值得一赞。那么,用话刺激韩信,使原来可能“和平解放”的齐国又陷入战争的旋涡,让老百姓深受其苦,则是很不应该的。蒯通此举,原因很可能出于同行之间的妒忌与竞争。因为郦食其也是谋士、说客。蒯通为了不让他的游说得以成功,故而劝韩信出兵。可怜的郦食其因此被烹杀,而蒯通的这种自私心态非常糟糕,无疑应该受到批判。

第三次,发生在韩信的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蒯通为了劝他拥兵自重,脱离刘邦,独立出去,先是用隐晦的语言对他说:我曾学过相人之术。“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贵而不可言。”韩信问,你这话什么意思?蒯通稍停一会儿说道,当年天下群雄并起,为的是亡秦。现在秦亡了,却出现刘项之争,战乱依然不停,老百姓“流离中野,不可胜数”。接着,进一步分析刘邦与项羽双方存在的种种问题。然后说,“当今之时,两主县(悬)命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为楚则楚胜。”我想对您表示忠心,出个主意,结果肯定比目前更好,就怕不能被您采纳。韩信看了蒯通一眼说道,那就谈谈你有什么主意。蒯通郑重地说道,“方今为足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叁分天下,鼎足而立”。即将军独立出去,三足鼎立,楚汉双方都不敢先有动作。此后,凭您的大才大德,又拥有强大的军队,天下还有谁敢不听从您?!到时,肯定是“天下君王相率而朝”。如果您不这样做,就会像古人所说的,“天与勿取,反受其咎;时至弗行,反受其殃”。希望您能认真考虑我的意见。

听了蒯通的一番分析,韩信神色凝重地说,“汉王待我不薄,吾岂可见利而背恩乎?”蒯通对此不以为然。他告诉韩信,常山王张耳与成安君陈馀,原来有刎颈之交,感情非常深厚,最后两人却闹到“卒相灭亡”。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现在您与汉王的交情,对比张陈二人,我看还差得远。因此,认为汉王对您不会有危害之事,显然是过于乐观了。春秋时,大夫文种竭尽忠心,恢复已经灭亡的越国,让勾践得以称霸,最终却“立功名而身死”,这不正是“野禽殚,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证明吗?说实在,论交情,您深不过张耳陈馀;论忠心,您诚不过文种对勾践。可他们的最后下场却非常可悲,这足以说明,交情再深、忠心再诚,也敌不过利害关系。何况我听说,“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您这些年来征战无数,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天下无人可比,您的谋略也没有谁能超过。可以说,您现在是“挟不赏之功,戴震主之威”的人,“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原因是,您处于人臣的位置,却有着超过天下所有人的巨大声名,我为将军您的未来感到不安啊。蒯通说到这里,韩信连忙加以制止:先生,别再说了,让我再考虑考虑吧!

过了几天,蒯通又找到了韩信,劝他必须当机立断,不要再犹疑了,否则机会失去,时不再来。此时的韩信还是不忍背叛刘邦,而且认为自己忠心耿耿,劳苦功高,不会有什么大的危险,于是对蒯通的好意表示了一番感谢之后,断然拒绝了他的建议。蒯通此时感到,自己将会有一场大祸降临,便假装成疯疯癫癫的样子,躲避起来。后来的事实是,刘邦拥有天下之后,韩信以罪被贬为淮阴侯,继而又以“谋反”之名被杀。韩信临终前大呼:“悔不用蒯通之言,死于女子(指吕后)之手。”

韩信死后,蒯通也被抓起来。刘邦准备把这个“教唆犯”给烹了,于是问他,你为什么要唆使韩信谋反?此时的蒯通并不害怕,他沉着镇静地回答,“狗各吠非其主。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即他之所以替韩信出谋划策,是因为各为其主,且当时只知韩信,不知陛下您。言下之意是,如果刘邦是他的主子,他也会效劳。蒯通进而说,现在天下有许多人想做陛下所做的事业(即起来造反),只是力不从心,难道您能把他们都烹了吗?这话虽然很重,但说到了关键处。刘邦觉得蒯通的话很有道理,听进去了,便不再追究其罪责,让人把他放了。

应该指出,蒯通对韩信的游说之所以没有被采纳,并非他的建议有什么错,而是韩信优柔寡断的原因。如果当时韩信听蒯通的话,从刘邦那里分裂出去,形成楚、汉、齐三分天下,最后鹿死谁手很难预料。当然,历史没有“如果”。作这样分析,只是替韩信感到惋惜罢了。

除了上述的三次游说,蒯通还推荐过两位隐逸之人,即齐处士东郭先生和梁石君。那是汉孝惠帝时,曹参当相国,礼下贤人,蒯通被奉为上宾。有个客人向他介绍这两位隐士,希望能把他们推荐给曹参。蒯通认为这两个人有节气,“未曾卑节下意以求仕”,便答应了。曹参也因此“敬受命”,奉他们为上宾。但齐处士东郭先生和梁石君后来有什么作为,则没有交待。

关于蒯通,司马迁在《史记·田儋、田横列传》的篇末有过议论,大意是:蒯通的智慧谋略太厉害了,他既搞乱了齐国又骄纵了韩信,最终又害死了韩信和田横。还说,蒯通擅长于纵横之论,曾写书阐述战国的权变方策,共八十一篇。班固《汉书》对此有明确记载,说这本书名为《隽永》。

 

古之金城汤池.jpg

古之金城汤池

 

蒯 通讲束蕴请火的故事.jpg

蒯通讲束蕴请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