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4 16:1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

何谓“新常态”


所谓“新常态”,就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意味着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其核心是“增长模式的转换”。

“中高速”,指的是增长速度的换挡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7%,这是百年中国人的“百米赛跑”跑得最快的30年,同时也带来了若干向题,诸如产能过剩、地方融资底盘过大、环境生态透支巨大、收入差距扩大。这种高速增长是不可能长期特续的,是难以为继的。当下中国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必须将增长速度调整到正常合理区间。

“优结构”,指的是通过转型升级,实现从结构失衡到结构优化的再平衡的转变。第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从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强国转变。2013年GDP中服务业占比第一次超过了工业。随着收入的资本存量的增长,中国正在从投资和出口型向消费主导型经济过渡。从历史经验看,这必将明显提高服务业的需求,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当前工业部门产能过剩与服务部门供应不足并存,是核心矛盾。因此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其从失衡到再平衡。第二是“质量结构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挤掉水分,实现有效益有质量的增长。投资领域要加快产能过剩领域的改革;消费领域要打击铺张浪费、无益于人民福祉的消费;出口领域要把虚假贸易的水分大幅挤出。第三是“区域结构的调整”,要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发展,打造区域经济新格局,在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一弓双箭”的战略布局。“一弓”是指贯穿我国东部一线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津冀经济圈和海上丝绸之路;“双箭”是指横贯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第四是“金融结构的调整”,要打破金融垄断,让利实体经济,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使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的比重显著提高。第五是“人口结构的调整”。过去30年,人口红利带给我们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推动了高储蓄、高投资的经济增速。目前,人口红利正在加速衰退,势必导致经济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换挡。人口结构的变化会拉低潜在增速。首先是拉低储蓄率,而储蓄率和经济增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次是会抬高国内劳动力成本,使我国逐步丧失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

“多挑战”,是指在我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内外环境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矛盾和风险挑战增多,一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有一个过程。二是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挠和破坏,三是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厘清,既要简政放权实现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强化政府的服务管理职能,加强监督,不断创新监管和服务方式。从国际上看,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引进来”为主,给外资很多优惠条件,继而又与国际规则接轨(加入WTO),因而矛盾和冲突就比较少。现在我们要“走出去”,要加强对外投资、占领国外市场,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因而矛盾和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

“新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靠的即是投资、进出口和消费的拉动。客观在变,除了继续依靠“三驾马车”外,必须寻找新的发展动力,这个“新动力”就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全面创新。

(小敏摘自《群言》2014年11期冯之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