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信仰问题上的两个误区
要把理想信念融于日常行为,必须克服在理想信念问题上的两种错误倾向。
一要克服热衷于“实惠”,缺乏远大理想、抱负的倾向。
据调查,在理想信念的具体内容上,当今不少人的人生目标更多的是为家庭或个人带来幸福,可观的收入、成功的事业是理想信念的首选内容,而对社会、国家的担当想得不多。这说明,许多人理想信念的层次还需要提升。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国家的理想目标挂钩,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达到核心价值观所提及的国家、社会、个人三层次价值目标的统一。
二要克服对真理“羞羞答答”,对错误思想不敢“亮剑”的倾向。
时下一些地方一些场合尤其是网上存在着“真理不敌歪理”、“正义反遭嘲讽”的现象,让人担忧。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比如讲信仰、讲真理,本是正义所在,但在一些人嘴里却成了“笑料”;讲正气、护公义,本是社会公德,但在一些人那里却成了“禁区”。与此相反,一些违背核心价值观的灰色段子和歪理却灼热炽烈,俨然成了一种氛围一种气场。这种情况直接威胁到核心价值观的践履。
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确立正确的是非观是践履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当今世俗熙熙攘攘,五花八门。其中,反映时代趋向、现代社会进步和高尚道德风貌者有之;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党性原则,反映封建观念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者也有之。要保持坚定的操守,就必须在纷杂的世俗包围中管住自己、把握自己。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保持敏锐嗅觉,善于区分本质与现象、主流与支流、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善于辨别风向,顶住逆风。要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敢于对歪理说“不”,敢于对各种错误思想“亮剑”,切实加大真理、正义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主导社会潮流、引领社会风尚。
(小夏摘自《文汇报》2014年9月17日贺善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