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4 10:0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

大师何以诞生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会不会诞生真正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大师呢?大师一般应循何种路径产生?或者说,怎样的社会机制才是孕育大师的温床?

因为社会需要出现的是作为“符号”意义存在的大师,最好能够拥有一切中西文化的荣誉头衔,而一旦拥有,社会会希望他怎么自处呢?自然是以永远保持这一“符号”的中立态度而存在,做社会的“大师”,而不是大师自身成长轨迹里不断嬗变的那个具体的人。

只有那种深切浸润在学术传统中,并能结合眼前的世道人心做新的发掘与变革,引领风气迁转,却又深知“但开风气不为师”的人物,才可能是真正的大师,比如王阳明,比如章太炎,比如胡适之。真正的大师降临,往往是让侪辈与后来人都齐声发出“世间原未有斯人”的感叹的。

所谓“真正的大师”恐怕就是这个气派,生当衰世明能激荡风雷,唤醒“万马”,生逢盛世时则洞悉世运,扭转乾坤,引向新的增长点。

大师何以诞生?他(她)总是诞生在那些渐渐明白何以为真正的大师的时代与社会中,它可以是盛世,也可以是衰世,这不是决定性的条件。关键或许更在于:整个社会充满了对人生的理解与对知识的尊重。

   (初春摘自《文汇报》2012年2月25日李海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