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的妙用
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但小小标点开始使用之后,却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郭沫若说过,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一个标点符号用得恰到好处,不仅可以使语言记录更加准确、生动,耐人寻味,还可画龙点睛。
19世纪,德国著名作家台奥多尔?冯达诺在柏林当编辑时,收到一个青年作家寄来的几首没有标点符号的诗,附言中说:“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如采用请您自己填吧。”“冯达诺很快就将稿退回,并附言说:“我对诗向来是不在乎的,下次请你寄些标点来,诗由我填好了。”
古今中外,此类趣闻颇多。国共两党在南京谈判时,仅几个回合,周恩来就把国民党方面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他们恼羞成怒,恶语伤人,说这场论战是“对牛弹琴”。周恩来听后,淡淡一笑,随即慢条斯理地说:“对……牛弹琴”!一个省略号,强有力地维护了我党尊严,且起到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艺术效果,在场的人们无不为周恩来的敏捷才思拍案叫绝。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不见回音,就给出版社去了一信,信中只有一个问号。很快他就收到回信,信上只有一个感叹号。不久,轰动文坛的《悲惨世界》便与读者见面了。
标点符号有时还被用来评价历史人物。以怀疑资本主义社会合理性而出名的剧作家易卜生就被称为天才的“问号”。英国文豪萧伯纳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嘴脸,统治者恨之入骨,贫民却为之而高兴,称他为伟大的“惊叹号”。(平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