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7 16:1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

晋江迁界碑:清政府为收复台湾实施海禁见证


在福建晋江市永和镇古厝村一座巨石的东南面,赫然出现“奉旨迁界”4个字。经过考证,这块石刻的年代为清朝初期。当时的清廷为了收复台湾,实施“迁界”政策,在界石的迁界范围内的沿海居民必须离开故土,迁往界外。清朝于1683年收复台湾后,迁界海禁政策得以逐步解除。这块石刻记录了这一历史。

据悉,该石刻坐西北向东南。其上竖刻两行四字,左侧为“奉”字,右侧为“旨迁界”。字径15-20厘米,字体楷书,字迹风化较重,但依稀可辨。据史料记载,1661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随后,郑成功及其子郑经以台湾为基地,闽南沿海为跳板,开展反清复明的斗争,为此,清政府与明郑势力在福建沿海展开漫长的拉锯战。

清政府为了孤立明郑军队的群众基础,打败明郑军队在福建的势力,实施了迁界政策。从顺治十八年到康熙二十二年的长达20多年时间内,“迁界”政策给沿海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无数家庭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迁界”政策直到清廷收复台湾才废止。直到清末,闽南地区的经济才随着沿海通商再度繁荣起来。

该石刻反映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政府为了阻断郑成功与大陆百姓的联系,实行野蛮的“迁界”政策的那段历史,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田朴摘自《收藏快报》2011年8月17日洪亚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