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0 00:0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

朱老总的“扁担”缘何“借给了”林彪?


过去的小学课本上有一篇《朱德的扁担》。内容很简单,说的是1928年,朱德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后,东西不够吃,只好派人去来回有五六十里的茅坪挑粮。那路可是山路,非常难走。可肚子要紧,所以,贵为军长的朱德也跟战士们一块儿挑粮。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起来。不料朱德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大字。就这么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这是一个平凡的故事,可是这平凡中,我们可以看出朱总司令的朴实与平易近人。然而,就因为这点,引出各路人马都在打他的主意。

大诗人郭沫若一马当先:他1965年6月中下旬在广东出游。毛泽东建议他从粤北进入江西,访问井冈山。对毛泽东的建议,郭沫若心领神会,于是在6月24日携夫人于立群前往井冈山,在井冈山住了两天后,跑遍了江西全省,写出了《井冈山巡礼》27首词。7月1日,他写了《井冈山巡礼》组词的《黄洋界》一诗,诗云:“海拔一千六百米,汪洋万岭望黄洋。雄关如铁旌旗壮,小径挑粮领袖忙。五里横排遗槲树,千秋蔽芾胜甘棠。杜鹃今已花时过,百战壕边草木香。”

因为《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太深入人心了,为了防止人家在对其中“雄关如铁旌旗壮,小径挑粮领袖忙”发生“误会”,把这“小径挑粮领袖忙”的领袖误解为斯时已经被毛主席视为“老右”、“老糊涂”的朱德,就专门在诗下加注“黄洋界上旧有小路,曰五里横排。路旁有槲树一株,毛主席当年挑粮上山时,曾在此树下歇肩。”意思是:俺这可是拍张三的马屁,不是李四。大家不要误会,浪费俺一片芳心。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把朱德的扁担夺走,但很明显,“毛主席挑粮上山”能不用扁担?所以,这是一种不夺之夺——也许因为郭沫若是文人,才没有那么明火执仗;或许因为郭沫若跟朱德是四川老乡,所以手下留情。

追随诗人芳心,有关单位也行动起来,他们可没有诗人这么“文质彬彬”,而是更加直截了当——在井冈山纪念馆里有一张1929年1月红四军关于向赣南闽西进军的布告,落款处署有“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到1966年,“军长朱德”这4个字就成了该抹去的东西,大家想办法把这布告改一改,有人提出将这4个字拆掉,然后翻拍成照片展出,因过于露骨未被采纳;有人建议用香火烧去,只要动作徐缓、细致,烧出来的小洞,颇像被虫子蛀出来的。此建议立即引起与会者的赞同,有人还补充,如果布告的四沿再烧去一些,可以分散某些观众的过分好奇,造成一种整张布告未被保存好的真实感。于是,就这么用香火改写了这段历史。至于纪念馆中原有的朱德的扁担,当然就要被抢夺了——扁担上的“朱德的扁担”五个字,换成了“林彪的扁担”。1967年2月,新出版的《红小兵》(小学课本),亦将原来《朱德的扁担》的课文,改成《林彪的扁担》。

据说,朱德听说这事后,这位一直坐冷板凳的元帅笑道:“扁担可以先借给他用几天,迟早还是要还的嘛。”当然,现在这扁担真还给他了——不信,你去井冈山看看。

清袁枚有诗云“一肩担尽古今愁”,朱德扁担,庶几近之。

(正德摘自《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