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陈永栽是怎样成为菲律宾“航空大王”的
胡沧泽
陈永栽先生是著名的爱国华侨巨商,祖籍福建晋江。2004年登上《福布斯》杂志富豪榜,成为菲律宾首富。201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他作为海外华人的五位代表之一登上天安门城楼。2016年获颁中央电视台第五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2019年获颁授中国新闻社“2019全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是一位誉满全球的华侨领袖。他事业最大的亮点乃是他与菲律宾航空公司的不解之缘。
一个民营企业家,与一个经营国际和国内航空业务的、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的国营交通部门,应该说是不会有什么交集的。然而,时代的浪潮却偏偏将陈永栽先生神差鬼使般地推到风口浪尖上,让他与国营的菲律宾航空公司结下缘分。
陈永栽先生(下同)
菲律宾航空公司(以下简称“菲航”)始建于1941年,是亚洲最早成立的航空公司,经营国内和国际航空业务。菲航是国营企业,是菲律宾的国家形象之一,同时航空事业是国家经济大动脉中的重要一环,地位十分重要。因此,菲航历来为政府官僚和主流社会西班牙裔财团所控制。然而由于长期的经营不善和腐败痼疾,菲航亏损严重。20世纪90年代,菲律宾政府推行国营企业民营化计划,菲航列入其中。1992年,以华裔大亨小安东尼奥·许寰哥为首的PR控股公司(PR Holdings)参与这一民营化进程。1993年许寰哥以96亿比索取得了菲航67%的股权,其余33%股权分别为三家国营机构和其他公司占有。许寰哥的公司成为最大股东,然而在筹集首期付款时,却遇到了困难。根据菲中央银行单户借款不能超过银行资产净值25%的规定,而当时菲律宾三家最大的民营商业银行的资产净值平均只有30亿比索,因此,许寰哥不可能向金融机构借贷,也就是说,PR控股公司无法支付首期款项,投资面临夭折。
在这危急之际,许寰哥托人找到陈永栽,陈永栽感到这是个施展拳脚的大好机会,便答应下来,随后以超人的信誉和能力,在短短的几天内筹集到巨资支付首付,占PR首期付款的68%。这笔巨款中有陈永栽直接注入PR控股的41亿比索,有他控制的联盟银行贷给许寰哥的10亿比索,总计51亿比索。双方约定,以后公司的重大决定,必须事先咨询陈永栽。由此陈永栽出巨资掌握了菲航的重大决策权。
关于陈永栽注资菲航,菲律宾舆论界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菲航已是个病入膏肓的沉疴大毒瘤,千万不能注资,并给陈永栽详细分析:菲航的国内外业务与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业务相当,然而新航年年盈利,菲航却年年亏损,为何?第一,冗员太多,新航员工仅5000多,菲航却有13000多。第二,管理太差,菲航员工多为“皇亲国戚”,工作懈怠,纪律松散。第三,职工工资福利与工作不匹配,由于人浮于事却又高福利,造成严重亏损的无底洞。有鉴于此,大多数人都认为,菲航是个大泥潭,踩进去拔不出,最终会遭灭顶之灾,陈永栽这个绝顶聪明的人,怎么会这么傻呢,是不是吃了什么迷魂药?
然而,陈永栽并不为所动,他认为,菲航是菲律宾的门面,只能搞好,不能搞坏。他还具体分析:菲律宾位于远东的中心,而且有500万海外劳工,国内航线占龙头地位,拥有巨大的潜力,肯定能搞得好,不会亏本。陈永栽愿以自己的资金和智慧,为菲航、为菲律宾作贡献。
随后,陈永栽和许寰哥在菲航发展的定位、购买飞机的型号及数量、董事安排等方面产生重大分歧。陈永栽主张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反对好大喜功。许寰哥则大权独揽,购买不合实际需要的长程大飞机,且暗中收取飞机销售公司的“佣金”。双方矛盾曝光后,经过一番激烈的舌战,由于陈永栽光明磊落、理直气壮且团队业务娴熟,经过政府的调停,陈永栽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出任副董事长,并控制菲航董事会的四个董事席。
菲律宾政府推行国营企业民营化,实际上只出售了一部分股权,仍直接或间接拥有菲航的部分股权,菲航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也仍必须由政府指派。然而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亏损严重,1993年3月至12月,菲航的净收入降至5690万比索(约合210万美元),比1992年同期减少95%。在这严峻时刻,为了改变经营不善的状况,1994年初,陈永栽提出菲航进一步民营化的设想,要求对菲航管理拥有更大的权力,并提扶西·牙细亚任菲航新总经理。
1995年1月,面对连年亏损的菲律宾航空公司,陈永栽一举购下其控股权,接着亲自披挂上阵出任菲航董事长兼行政总裁。他要改革菲航,重振菲航。他说:“我要证明华人也能办航空事业”。[1]
然而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树大招风,各种困难、各种状况不断袭来。当年陈永栽不动声色地坐上“烟草大王”宝座时,并未引起人们太多的嫉妒和怨恨,但自从1992年陈永栽注巨资于菲航,特别是1995年任菲航董事长以来,各种矛盾便接踵而至。
菲航原为一家国营企业,其巨额亏损的原因之一是被迫雇用许多政府官员,这些政府官员利用他们在菲航的地位,滥用职权,自己甚至家庭成员经常免费乘机到国外旅行。菲航政治色彩浓厚,内部管理不善,冗员太多且人浮于事,效率十分低下,不仅如此,甚至连偷窃飞机零件倒卖之事也时有发生。现在菲航国营企业民营化,虽仍是国家的航空公司但已变为私人和政府共同合股,这体制的转变使得公司效益变得十分重要。因为这牵涉到控股投资各方的利益以及投资方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希望掌有菲航的控制权,至于它的负债累累则不愿承担。在这种体制下,就出现很多匪夷所思、对菲航营收十分不利的操作来。
首先,时任总统拉莫斯签发了“开放天空”、出卖航线的政府第219号行政令。“开放天空”是指任何国家的飞机,不需要经过签订合同,便可进入菲律宾的机场。同时政府还与香港国泰航空公司签约,大大降低国泰直飞马尼拉和宿务的收费,使菲航在这条“黄金航线”上的收益锐减。政府还允许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以及韩国等国家的航空公司削减票价、超额运载。其次,政府出卖国外航线,允许其他航运公司加入竞争,授予其他航空公司使用菲律宾国内盈利额高的如宿务、纳卯的航线,挤占菲航的市场。第三,取消菲航为外国航空公司提供地勤与伙食服务,减少菲航收入。其四,拟另委其他航空公司为国家航空公司,以此作为要挟,要菲航听话、就范。
由于拉莫斯政府对菲航的不友善政策,使菲航面临重大的危机,有人以跑马场的马主为比喻,指政府“开放天空”政策是要将自己的马杀了,让他人的马跑头位。陈永栽表示,面对困难自己决不会后退,他说:“那么多人为菲律宾牺牲,我陈永栽为菲航牺牲又有何妨?”
1995年陈永栽任董事长时,菲航已是债台高筑,他以超人的毅力,忍受政府巨大的压力和企业巨额的亏损,提出并推行32亿美元的更新机队方案,唤起了菲航员工的信心。然而时运不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菲航也未能幸免,加上罢工潮不断,菲航一度停止经营。1997年9月13日午夜,菲航关闭,9月23日停飞,不久后向政券署提交复兴计划。
1998年6月,在菲航经历625位机师罢工、陷于瘫痪的严峻时刻,有记者问陈永栽:“你经历阿基诺夫人、拉莫斯两个政权十二年的考验,两个政权都要对付你,但你却是越斗越勇,是什么精神使你敢面对两个政权十二年来不友善的挑战?”
陈永栽回答:“‘心正不怕邪’,你若心正,走到什么地方都气壮如山,不怕任何东西。这十二年来的历炼,使我大彻大悟,我不生气,不发怒,我现在是‘四大皆空’。佛家的学说真是伟大,特别是心经和金刚经,我只要熟念心经与金刚经,心境就会平静,外来的冲击都全消失于无形。”[2]多么宽广的胸怀和度量。
1999年,陈永栽筹得2亿美元新资金注资菲航。为了解决内部罢工问题,在总统埃斯特拉达的亲自斡旋下,陈永栽把30%的股权(相当于菲航资本净值的20%)转移给菲航雇员,让了三个董事席给工会代表,以换取工会放弃罢工十年。这一举措解决了菲航劳资双方长期不和的问题,在菲律宾劳工史上创造了“人和”的先例,为菲航复兴提供了劳资双方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基础。
解决了劳资双方的纠纷之后,为了融资,陈永栽随即与拟入股菲航四成股份的香港国泰航空公司进行谈判。国泰提出,要辞掉二百名机师才肯入股。这二百名机师在工作期间站在陈永栽一边,陈永栽曾答应要保障他们的工作,他说,“我欠这些机师人情,若达成的协议不好,将会踢走这些在困难时期仍忠于自己的人,我不想这样做”,“宁可协议不成,资金缺口,也不会忘恩负义”。因此这次融资无果而终。这就是陈永栽,一个有情有义的华人企业家。
菲航求借无门,陈永栽每天要亏损2500万比索(约62.5万美元),所以时任总统埃斯特拉达说:“陈永栽为了我们人民的利益与福利,他牺牲了,每天要承受2500万的损失,有哪一位生意人肯这样做?因此陈永栽也是一位英雄。”[3]估计陈永栽当时已为菲航亏掉200亿比索(约4亿美元)。
由于陈永栽坚忍不拔的努力,加上他高瞻远瞩的运筹帷幄,在菲航全体职工的齐心协力下,菲航增加新航线,增买新飞机,控制开支,提高效率,到2000年,菲航当年录得4420万比索盈利。菲航终于否极泰来,走上了坦途。
2001年之后,陈永栽以非凡的勇气继续开拓马尼拉至上海、曼谷、墨尔本等多条航线,2002年开拓宿务至上海等多条航线,2005年菲航直航北京。马尼拉直航北京,加强了菲律宾与中国的联系,加深两国人民和政府间的往来,也使菲航在经济上收获颇丰。
菲航的财政收入也增长迅速,2005年财政年度菲航录得1760万美元的盈利,2006年这个数字为2870万美元,2007年更上一层楼,纯利高达14030万美元,为菲航成立66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菲航在菲律宾国内航线的市场占有率也达到6成以上。2007年,菲航共载客760万人次,其中有300多万是到菲律宾观光的外国游客,这些外国游客有一半以上是乘坐菲航的飞机。
一个华人企业家接管一国的国家航空公司,这在世界民航史上绝无先例。陈永栽自1999年注资2亿美元开始,经过8年脚踏实地的耕耘,终于在2007年让菲航退出菲律宾证券署的接管。菲航2007年会计年度首季取得16.1亿比索的综合纯利。证券署在裁决书中指出:菲航的“经营和它的财务状况已正常化并稳定下来,同其1998年的复兴计划相符”。
由于善于经营,陈永栽当年注资的2亿美元实际上并未动用,仍原封不动地放在那边,人们称“那是陈永栽先生要托起菲航振翅雄飞的承诺”。
总部设在澳大利亚悉尼的亚太航空中心(CAPA)评审菲航是“2007年扭转业绩最佳的航空公司”,并于当年10月31日在新加坡颁发奖牌。
菲航在2007年10月4日退出菲证券署“破产在管”之后,陈永栽开始推行耗资23亿美元的菲航机队现代化方案,购置了A340—300S空中巴士、A320型、B777型等很多新型的现代化客机,淘汰不合适的飞机,同时优化、增删很多国内和国际航线,如专注于中国、美国、日本、亚洲和澳大利亚市场,停止欧洲航线,使菲航盈利大增。菲航这家亚洲历史最悠久的航空公司终于真正脱胎换骨,成为区内机龄最年轻的航空公司。
陈永栽心怀坦荡,对个人的声誉荣辱早已看淡,有记者问陈永栽:“1995年你出任菲航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是个人所得到的最高荣誉吗?菲航是国家的航空公司,长期亏损,当时你投资进去打算怎么扭转乾坤?”
陈永栽回答:“我投资菲航是为名誉,不是为赚钱。菲航的问题主要由政治和人所造成,其弊病当时我已了然于胸。当时我认为,只要尽量动脑筋,没有什么是不能解决的。青蛙放在热水中立刻跳起来,不会死;放在冷水中渐渐加温,则必死无疑。中国汉朝名将班超弃笔从戎后出使邻国,在匈奴大军压境时,杀了匈奴大使,逼使鄯善国的国王无后退余地,只得与汉结盟,同御匈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没有置诸死地的决心,哪有死而后生的变数?”[4]
陈永栽有着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卓绝的智慧。在菲航亏损严重、债台高筑、内部罢工潮不断的多个艰难时刻,很多股东、亲戚、朋友都劝说陈永栽要趁早脱手这烫手的山芋。陈永栽不为所动,反倒以《孙子兵法·九地》篇开导他们“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意志十分坚定。他还常引用闽南俗语“存(准备)坏才会不坏,存(准备)死才会不死,怕死一定会死”向亲朋好友解释,并告诉他们“我们要处变不惊,想尽办法,扭转不利形势,反败为胜”。
在掌舵菲航时,陈永栽还十分注重人心,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他向职工宣布:“我不会卖掉菲航的股份。菲航只有你们这些职工,希望大家合作起来。世间没有不治之症,只要我们找到药,就能解决问题。用不着的菲航员工原拟退休,但人是最大的财富,你如果好好照顾他,他的心就会向着你。为了保留这些冗多员工的职位,我推行机队更新计划,期以扩充来支持菲航的局面。”[5]
陈永栽将投资菲航视为他一生最大的决定。他说:自己幸运能在菲律宾生活并创业成功,将菲航转换为服务菲律宾大众交通需求的有效率航空公司,这是他回馈菲律宾社会的一点心意。他以坚强的毅力和非凡的营商能力,使菲航转亏为盈,在自己的人生中写下辉煌的一页。他在一次菲航雇员感恩晚宴上致词说:“保持菲航在空中载着菲律宾国旗飞往世界所有城市,是我一生中的最后挑战。”陈永栽为菲律宾的航空事业做出了自己杰出的贡献,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菲律宾“航空大王”。
为了更好地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率,2012年,陈永栽将菲航49%股权和90%的经营权以5亿美元出售给仙未讫集团(即生力集团)。陈先生仍担任菲航董事长,仙未讫总裁则担任管理菲航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经过两年的运营,2014年9月,陈永栽先生认为改善经营管理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在7天内以现金10亿美元的高价(实际支付为13亿美元)从仙未讫集团回购其所占有的49%的菲航股权,将菲航继续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陈先生继续担任菲航董事长,重新获得菲航控制权,拟将菲航这块“回锅肉”烹调得更香更可口。
在庆祝成功回购的派对上,陈永栽说,他对重获菲航完全控制权感到高兴,他形容菲航对他很“特别”。他说:“菲航对我来说不仅是一家航空公司,而是超出投资,就像是家庭。菲航从来没有远离我的脑海。”可见他对菲航的感情至深至厚。
之后,担任菲航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有杰米·包提斯塔、陈永栽的女儿陈怡娜(Vivienne Tan)、吉尔伯特·圣玛利亚(Gilbert Santa Maria)等。陈永栽继续担任菲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永栽主有的菲航作为促进菲律宾国家建设的支持者和旗舰运营商,以为客户提供始终如一的优质服务为宗旨,带着菲律宾的国旗,代表着菲律宾的国家形象继续在世界各地忙碌地翱翔。
陈永栽重视接班人的培养,他先是培养儿子陈俊望,然天有不测风云,陈俊望在一次打球时猝然离世。陈永栽强忍悲痛,将陈俊望的儿子陈耀廷(Lucio Hun Hun TanIII)召来身边,让他在自己的商业帝国内担当起重要的角色。陈耀廷自小在陈永栽身边长大,聪明好学、成绩优异,2015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电气工程学士学位,2017年在同一所学校获得了电脑科学硕士学位。陈永栽首先给他压担子,让他担任董事。2019年12月18日,陈永栽集团向证券交易署提交的文件显示,其董事会已选举陈耀廷担任董事,接替上个月去世的父亲陈俊望[6]。
在另一份监管文件中,菲律宾航空公司的上市母公司PAL Holdings Inc也在12月18日宣布,陈耀廷将接替其已故父亲留下的董事职位。他还将担任菲律宾航空公司和菲鹰航空公司的董事。
2023年5月3日,陈永栽集团(LT Group Inc)在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任命陈永栽30岁孙子陈耀廷为集团的新总裁,陈耀廷表示:“我非常荣幸接受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任命。”
陈永栽掌有的菲律宾航空公司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
(本文原载于《炎黄纵横》杂志2025年第1期,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
[1]陈永栽、黄炳辉著:《椰风窗前共琢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4页。
[2][3][4][5]黄栋星:《菲华大班陈永栽》,香港明报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178页、第116页、第184页、第186页。
[6][菲]《商报》2019年12月19日。